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结构逐渐被打破。大批农村青年离开家乡进入城市谋求发展,在城市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农民工群体,随之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农民工子女群体。笔者通过对所在地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调查显示,截至2011年底,在笔者所在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就读的农民工子女有1300多人,占本地区接受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25%左右。由于农民工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经济投入、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方面相对贫乏,过激的管教方式、父母相对落后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使得家庭无法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多数农民工子女都出现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卑、孤僻、任性、偏激、冷漠等不健康的心理。如何解决这些儿童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笔者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平等相处,构建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

农民工子女进入学校后,有些学校会给这些学生贴上“外地生、农民工子弟子女、借读生”等人为的标签,这无形中为这些孩子营造了“不平等”的氛围。在教学过程中,农民工子女容易受到城里孩子的歧视甚至是老师的不公平对待,同学当面或是背后的议论,会给农民工子女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学校端正态度,改变“不平等”的校风,构建平等、民主、信任、和谐的校园环境,形成融洽的教学氛围。相信师生共同的爱能逐步消除农民工子女在入学时的焦虑情绪和自卑感,以开朗、合群、乐学的精神状态投入到集体生活中来,获得最大的心理安全度。

二、加强人际融合,促进心理和谐发展

人际融合主要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长之间的有效接纳和彼此认同。农民工子女来自不同的地区,在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上都存在差异,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来正确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磨练意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整他们种种的不满情绪。安排本地学生与农民工子女结对子,在生活、学习上给予朋友式的交流、关怀,通过这种结对子活动,能随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还可以组织一些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说说我的家乡”、“我是谁”、“师生之间”、“我爱新家园”、“我的情绪我做主”等,让他们增进了解,尽快适应新环境。

三、实施激励教育,维护心理健康发展

农民工子女生活不稳定,经常转学,学习上存在着很多断层,刚来城市跟不上城市学校的教学进度,同时由于父母文化水平低但是对孩子期望过高,由此给农民工子女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产生学习焦虑,进而在心理上缺乏自信。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多角度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农民工子女的点滴进步都要予以肯定、表扬。如我校改革旧的三好生评比制度,建立每月一次的“向阳之花”、“向阳小能手”评价活动,使激励机制系列化。班级设劳动最佳、进步最佳、体育最佳等的“十花”评比,有劳动实践、科技制作、电脑操作、棋艺比赛等的“小能手评比”……不仅学校评,班级也评,如此多角度、大范围的评选,基本上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能“榜上有名”。学校的宣传橱窗里有“向阳小能手”、“每月一星”等栏目,介绍学校个性发展突出的同学;班级里专门开辟了“露一手”、“你行我行他也行”等园地,或展出学生作品,或介绍学生的事迹……每一位农民工子女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一展才能的天地。这些点点滴滴的成功,帮他们逐步建立了自信心,并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有效地预防了农民工子女心理问题的发生。

四、在教学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重视行为矫正,让农民工子女摒弃不良行为习惯,还要以德育为先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小学是人生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人的各种习惯都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心理可塑性很强。但也是心理危险期,各方面处于弱势的农民工子女心理偏激、叛逆,极易产生心理问题。所以教师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尊重、理解和关爱农民工子女,经常与他们谈心交流,培养他们自信、乐观的性格,以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

以上是笔者在学校教育领域对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提出的一些措施和建议。如何使农民工子女形成健康的人格,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工程,单凭学校教育还远远不够,这需要全社会从制度完善、政策落实和人文环境等方面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