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型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大胆探究、大胆实践,力求理论知识广泛应用于实践之中,如何把物理知识应用于实践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只有狠抓物理实验教学,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笔者认为物理实验教学在探究性教学中,一定要突出实验教学,大胆实验,反复实验切切实实地加强实验,才能从实验过程中深刻领会知识,掌握原理,得以验证。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没有强烈的兴趣,也就没有热切的求知欲,没有好奇心,也就没有探究心。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无论什么实验,只有通过观察,学生自己才能认可,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观察愈细腻,认识愈深刻,观察愈准确,认识愈到位。只有这样引导学生全面细致地观察,才能成功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而且更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多做小制作,加深理解教学内容

小制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既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又是进一步加深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巩固途径。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制作、小实验过程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高,动手能力强,以便进一步探索问题。采用等效代替法将一些物理量不直观或不易测量的可用较直观、易测量又有等效效果的量来替代,从而简化问题。如两个发生碰撞的小球的速度不易直接测量可用水平位移替代水平速度研究。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小制作,有很强的趣味性和知识性,十分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本身好奇、好问、好动、好学的心理特征。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小实验、小制作,特别奇妙、精致的要大力表扬,以利他们多思善想会动手。

三、大胆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即将从事科学实验的新启蒙。因此,我们在物理实验课教学活动中,必须要突出实验过程,反复、细致、耐心地开展好实验活动,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当然我们在做实验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是我们的实验目的。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善于独立动手操作,打好实验的基础,方可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一带而过的物理知识。这样经常实验,反复实验,会使学生领会许多物理知识。同时通过观察许许多多的实验现象,完全可以分析和解决许多实验中的实际问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

事实上,我们把握好实验的分组与归类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能将实验正确地分开组,归好类,备好物,细化到知识的应用与储备,才能有机地全面开展各种物理实验。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人的思维的敏捷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是以思维的条理性为前提的,只有系统性、条理性强的知识,才便于掌握和迁移。根据课文知识的章节顺序结构,学生所学过实验方面的知识繁多,应对各章节的实验内容要做一个统筹合理的安排。有时候,为了学生便于掌握所学知识,可将原教材中实验内容的章节次序打乱,重新归类成如下几个部分即观察物理现象、基本仪器的使用、基本物理量的测量、验证物理规律等。让学生分组实验,正确运用其实验方法,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过程到结果进行实验总结。同时还有一个好处就是避免学生套用一种固定模式或方法进行实验,让他们灵活运用各种物理仪器,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解决实际问题,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综上所述,观察物理现象和模型,进行各种物理实验,应用画图、识图的训练等,都是发展学生思维,发挥学生潜能,提高学生技能的有效措施。所以,我们无论是以分组归类的实验还是对比与综合性的实验,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愿把所有精力从单纯传授物理知识转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提高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