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改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常规工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提高。对于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案,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来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学效果,并以此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内容。针对上述问题,本人在平时的语文作业批改方面做了一些尝试,想从以下三方面作一些交流:

一、丰富作业批改方式

除了最基本的全批全改外,我还尝试了多种多样的作业批改方法,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灵活选择,以便发挥作业的实效。

1.变换批改地点的方式。作业批改一般都在办公室,但有时也可以利用一些辅导课、早读课、早上或午间课前十几分钟时间在教室里批改,这样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让学生看到教师工作的辛苦,用教师认真的工作态度感化学生。

2.注重当堂批改的方式。因为上课时间有限,对于课堂作业可以选择有难度的题目进行批改。在批改时,对做得好的和有进步的同学应给予及时表扬、鼓励;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大范围出现的错误应当堂改正,这样,既节省了教师批改作业、学生订正作业的时间,又提高了效率。

3.尝试互批互改的方式。互批互改可分两种:一是同桌互批;二是小组互批。无论是同桌互批还是小组互批,最后教师都要全面了解学生“批”和“改”的情况。这样做不仅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作业的责任心,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使教师及时而全面地掌握信息。

二、丰富作业批改符号

“√”和“×”是教师批改作业中最常用的符号。曾经有不少人提议学生作业本中尽量不要出现“×”,这样会让学生幼小的心灵受挫。其实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重点,关键是教师要根据实际丰富作业批改符号,要让学生充分理解老师在批改作业时运用的符号的意义。当学生拿到老师批改的作业时,一看就明白自己的作业哪儿是正确的,哪儿是错误的,好在什么地方,错又错在什么地方,便于学生加以订正。例如我在语文作业批改中尝试着运用了以下几种批改符号:

1.“√”表示全部正确。

2.“√!”表示完全正确而且方法巧妙独特或语言生动,并且视学生方法创新或语言生动程度酌情加“☆”。以此来激发学生作业时认真思考的积极性。

3.“▲”表示最普通、最明显的错误,学生直接就能明白错处,提醒学生赶快订正。

4.“?”表示遗漏。粗心是学生作业时的一种通病,他们常常会丢三落四。针对这种现象,教师批改时,可在遗漏处打上一个小问号,通知学生及时补救。

5.“……”表示补充。有些学生由于偷懒或思考不深入等原因,在完成写句子或片段等作业时,会出现不够完整、不够具体等现象,这时教师在合适的位置用“……”,提醒学生可以在此处将句子或片段写得更完整、具体,提高作业的质量。

三、丰富作业批改语言

1.严格要求,积极鼓励,养成好习惯。对学生作业的批改不仅要判断正误,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注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书写、格式以及书面整洁等方面要严格把关。

2.热情洋溢,情感交流,激发进取心。用亲切的第二人称代替冷冰冰的指责;用情真意切的语言代替严厉的训斥;用诗化的语言、散文般的风格,向学生送去柔柔的春风,融融的阳光;用赞扬、鼓励、期盼、惋惜等热情的语言代替生硬的分数标记;用商量的口气,在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中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批改作文、日记等作业时,和学生用书面语言进行沟通,学生更乐意接受,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应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地看待学生的作业,应在多角度的审视中,关注学生作业中反映出来的飞扬个性。只要老师心中装着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组织学生的作业批改,“蹲”下身去,以尊重、欣赏的心态去面对批改,我们就会心存感动,愉悦身心,就会从批改的劳累走向批改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