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充分发挥了在生物教学中的导学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自己在教学中看到的现象谈谈应用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利与弊。

一、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

1.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近亲结婚与遗传疾病的典型例子“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家史”和“达尔文的悲剧”。课堂上,当讲到“禁止近亲结婚”时,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中国有句古话:近亲结婚,亲上加亲。可是国家婚姻法却明确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笔者列举了这样两个事例:1840年2月,21岁的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表哥(舅舅的二子)阿尔伯特结婚,婚后给她的个人生活带来了巨大不幸。他们生下的9个孩子中,有3个患有遗传病——血友病,其他人是血友病基因的携带者。无独有偶,1839年,30岁的达尔文与他的表妹爱玛结婚,爱玛是他舅舅的女儿。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6个孩子中竟有3人中途夭亡,其余3人又终身不育。到了晚年,达尔文在研究植物的生物进化过程时发现,异花授粉的个体比白花授粉的个体结出的果实又大又多,而且白花授粉的个体非常容易被大自然淘汰。这时,达尔文才恍然大悟:大自然讨厌近亲结婚。向学生讲解这些名人的沉痛教训,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近亲结婚会导致遗传病,所以是应当禁止的。

2.利用动画技术,化微观为宏观,化抽象的想象为具体的图像,突破重点和难点。例如,在讲自由组合定律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规律学生很难理解,利用Flash动画来显示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课件中设置有播放、暂停及重播按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进行控制,可以重播,也可以暂停插入讲解。当讲授“细胞”一节时涉及到细胞的生理活动,即细胞的吸水与失水。用Flash动画来显示整个细胞吸水与失水的过程,既简单又快捷,而且由于使用大屏幕投影,即使后排的学生也看得真切、看得明白。必要时加上教师的讲解,整个教学难点就迎刃而解了。

3.利用多媒体展示可突破学生的经验盲区。例如,可以自制“水螅的出芽生殖”“细菌的分裂生殖”等。动画中,水螅的母体上渐渐长出一个小芽,小芽长大,当长成一个小水螅后,从母体上脱落下来,从此这个小水螅开始了新生活。又如人类遗传病中,白化病的特征,红绿色盲的特征及遗传特点等都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比较少的。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一目了然。

4.利用多媒体可突破学生的知识盲区。如讲授“人的神经系统”一节课时,由于神经系统比较抽象,且概念较多,学生平时很少接触这些东西,不好理解,所以把“神经元的结构模式图”“脑和脊髓里的灰质和白质”“神经冲动传导的示意图”等制成PowerPoint课件,利用它们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看到色彩鲜明的图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视觉和听觉并用。

5.增大信息来源,扩展教学内容。由于互联网的应用,网上信息丰富而新颖,可以从网络及其他信息源中获得大量的相关知识,根据教师的提取、整合,得到最新最全面且贴近生活,联系实际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从而增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非常利于学生的学习。

二、多媒体在生物教学中的不足

1.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对于一些实验操作,如果为了简洁方便,用实验视频录像或动画模拟实验来代替老师的演示实验甚至学生自己动手的操作实验,对学生操作能力及动手能力的提高是一种阻碍。有的教师把板书设计在多媒体课件中,课堂小结时展示一下完事,知识的全面性或者层次性不能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一堂课下来,学生对多媒体课件中的图片、声音、动画有较强的记忆,而他们所记忆的知识点是零散的,不完整的,不系统的。

2.滥用多媒体,过于强调视觉和听觉刺激。如果整个教学过程从头到尾充斥着大量复杂的信息、盲目增大课件容量,把多媒体变成“填鸭式”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思维速度,像电视或电影画面那样一闪而过,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这样的“填鸭式”教学形式会引起学生的“消化不良”。

3.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脱离实际。多媒体课件是教师事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的教学软件,其执行的过程是不变的。在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同,上课的反映就不同,多媒体课件肯定也不可能设计到课堂教学变化的各种情况,以及根据各种情况所做的各种变化,所以,运用多媒体一定要因材施教,切勿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