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孩子离开校园,回到各自家中,经过短暂的“蜜月期”后,亲子之间可能会因为学习作业、生活习惯、年节安排等,产生一些意见摩擦,甚至出现“不谈学习,母慈子孝;一谈学习,鸡飞狗跳”的情况,那么,家长可以做些什么,既能帮助孩子渡过一个劳逸结合、富有意义的假期,又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呢?

以下“五有”供家长朋友参考:

01

诸事有规划

《礼记·中庸》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寒假期间,各个学科都会布置作业,加上农历春节,各项事务繁多,如果不提前规划,做好安排,届时很有可能一件事没做好,另一件事又赶上来了,手忙脚乱,忙里出错。

因此,父母可以组织一次家庭会议,说一说年底家里有哪些事情,询问孩子如何规划自己的假期,有没有特别想要做的事,等等,大家在一起科学合理安排时间,将寒假作业、春节事宜、个人计划等进行统筹,设定好每个阶段应该完成的任务,引导、督促孩子做一个“心里有数、行动及时”的人。

具体比如,春节前,孩子可以自主安排,开开心心畅玩几天,然后有效完成各科作业,抽空和父母一起置办年货、大扫除、写春联等,迎接新春到来;春节到来,走家串户见朋友,完全沉浸在喜庆和欢愉之中;临开学前几天,孩子完成各科还未做完的作业,并进行适当的复习和预习,迎接开学。

寒假期间,身体锻炼必不可少,可穿插安排在每一天。如果有家庭出行计划,在春节期间是不错的。

02

遇事有耐心

寒假期间,大多数父母白天上班,无暇顾及孩子,又担心孩子贪玩,往往求全责备,但孩子又不爱听;又或者父母孩子朝夕相对,时间一长可能会对孩子的某些行为看不惯,提醒几次,孩子如果没有改变,父母就忍不住要生气……

这些问题一般并不紧急,但往往累积在一起,到某个时刻便会突然爆发,这种一到假期亲子关系就“亮红灯”的情况并不少见。

此时作为家长,首先要做到“两不一要”——不暴躁、不指责、要耐心,保持情绪稳定,这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开始。

同时,选择一个合适的契机,比如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或者一家人其乐融融时,父母主动找孩子交流,对孩子“多听少说”,始终保持一个聆听的状态,了解孩子的想法和缘由,激发孩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大多数时候只是缺乏自控力、行动力,道理总是明白的,他们需要我们的耐心、细心;如果因为我们的忙碌、急躁,就对孩子失去耐心,对孩子粗言相向,这一定是对彼此的伤害。

03

事事有反馈

“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心理学上“正强化”概念也提醒我们,父母可以通过给予孩子正面的关注和肯定,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并通过适当的奖励和鼓励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而且,父母对孩子的积极反馈,在孩子心目中的分量是不一样的,他们特别希望获得父母的肯定。

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把事情做好,那么就不能认为孩子做好一件事是理所当然的,父母在孩子做出积极的行为后,要给予他们正面的反馈,进行正强化。

无论在完成作业方面,还是春节期间的零碎事情,只要孩子做得好,父母就不要吝啬言语上的夸赞,甚至物质上的奖励。

同时,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给出的话题及时给予积极的回应,注意观察、发掘并表扬孩子的优点,让优点成为成长正能量。

04

无事有沟通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威尔把“交流沟通”分为五个层次:一般性交谈、陈述事实的沟通、分享个人的观点和判断、分享感受和完全敞开。

他认为,只有到了分享感受这个层次,才开始有“信任、关心、责任、理解”,即在这个层次才有爱的流动;最后达到人际沟通的高峰体验,彼此心有灵犀,完全敞开,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亲密体验。

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长大后,逐渐不怎么和父母交流,更不会和父母聊心里话。

此时,父母应该想想:和孩子交流时,话题是不是只有学习?关注点是不是只有分数?或者是不是穿少了?缺钱吗?如果没有一个问题是真正走进孩子内心、关注孩子情感需求的,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一般性交谈、陈述事实的沟”,甚至连“分享个人的观点和判断”都不算,更不可能达到“分享感受和完全敞开”的层次。

那么,父母和孩子可以沟通什么呢?有事没事和孩子“吹吹牛”,闲摆“龙门阵”,聊聊国家大事,分享最近的生活和困惑,共同规划家庭的安排等,拉进彼此心理距离。

春节时,和孩子一起看望、陪伴长辈,“围炉煮茶”,父母讲讲自己年轻时的故事,听孩子讲讲他在学校的故事,大家一起畅享新年,关注孩子的新年愿望,争取在未来一年里,帮助他们去实现这些新年愿望。

这些看似“无用”的事情,在促进亲子关系方面往往有“大用”。

05

做事有示范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对孩子来讲,父母的言行具有强烈的外在示范性与内在感染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就应该无条件做到。

假期父母子女生活在一起,父母要特别注重“言传身教”,如果不希望孩子打游戏,父母就不要整天手机不离手;如果不希望孩子拖拖拉拉,父母做事情就要干净利落;如果不希望孩子抱怨学习,父母就不要常抱怨工作;如果不希望孩子性格暴躁,一说就炸,父母就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争执……

凡事父母首先做到,会给孩子树立榜样,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对于生活作息等方面的规则,比如几点吃饭、几点睡觉、几点回家等,父母和孩子也要一起遵守。

“陪伴是最长期的告白。”寒假时间并不长,父母孩子彼此多些理解,多些沟通,莫让琐事占了时间,磨了情感。

做“五有”父母,度美好假期,迎温暖春节。

责任编辑:胡晋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