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和“叶子”的启示      吴利强

在《我要的是葫芦》这则寓言故事中,一个人一心想要大葫芦,却不治叶子上的蚜虫,结果连小葫芦都掉光了。这个人的愿望之所以落空,是因为他不懂得“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必然联系,叶子一旦被损坏,葫芦就会失去营养,导致枯萎和掉落。这个故事正如家庭和学校的育人问题:“葫芦”好比成绩,“叶子”好比成长,如果孩子在成长中出现了问题,我们还能指望他有一个好成绩吗?所以,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我们都不能一味地追求成绩而不顾及孩子的健康成长。

但是部分家长往往看重的是孩子的成绩,却忽略了孩子的教育问题,并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整天在想什么,在做什么。许多时候,成绩只是一个外在表现,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只有健康成长才会好好学习,才能有好成绩。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许多孩子出现问题,是因为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缺少陪伴,孩子遭受冷落,从心理角度来说,孩子缺少爱,缺少安全感,性格容易变得乖张叛逆,缺乏自控力,缺少自信心和责任意识;行为上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上课容易走神,怕遭耻笑而不敢举手发言,不敢与人交流,也不敢请求别人的帮助等。有些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观念,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当孩子犯了错误,或没有考出好成绩时,管教孩子的方式简单粗暴,非打即骂,缺少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不能正确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久而久之,孩子有可能变得性格内向,自我封闭。而有些家长却放任自流,认为孩子还小,长大了自然就懂事了,没必要管得那么严。

以上家庭教育的种种问题,都会导致孩子思想和心理上出现问题,继而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责任心和上进心。因此,当孩子成绩不理想,学习有所退步时,我们应首先思考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面对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我们要进行理性分析,找出问题,对症下药。作为老师、家长,我们应该帮助孩子分析问题,从思想和心理上正确引导孩子,在学习方法上指导孩子,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追求进步。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南坡小学


教师是学生脚前的灯    吕雪萱

两位热心的教师来信分享他们的故事,并提出问题:“我的学生是反社会人格吗?这种人格是天生的吗?”“教师特别关心某位学生,会被告吗?”

首先,不是有反社会行为就是反社会人格,反社会人格的比例极低。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有相同的潜能成就最伟大的梦想,也有相同的可能成为社会最可怕的梦魇,社会如何对待我们,我们便可能会以此看待社会。

“为什么讨厌上学?”

“因为学校只是好学生的学校。”

“你想当好学生吗?”

“老师,有人想当坏学生吗?”

的确,我们常常仰望群星,却忘了屋里还有小灯等着被点亮!

少年的叛逆很多是教学问题的延伸,是对制式教育的反抗。如果教师愿意多跟学生聊一聊,可能打开他的心扉,让问题症结更清楚,甚至成为引导他的光。大部分学生其实很诚实,很愿意努力。

小学二年级时,有天晚上弟弟要我陪他玩,他说:“你敢不敢不写功课?”我把本子合上:“不写就不写!”第二天到校,硬着头皮交出生字本。上课前全班到操场开朝会、做早操,班主任留我下来,叫到她面前:“为什么没有写功课?”我说不出话来,手心直冒汗。等了一会,她忽然把手放在我肩上,慢慢蹲下来,温柔地说:“你不想写功课,不想说理由,都没有关系。但是你要答应老师下次不再这样,回座位把功课写完吧。”我默默回到位子上。那天,我发誓以后不做让老师伤心的事。

教育是志业,教师是学生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我们要提醒自己,不要太急于“把书教好”,而要关注学生内心,做“好教师”。

作者单位:重庆市万州清泉中学


古诗话旱     霍寿喜

洪涝和干旱自古就是农业生产的两大自然灾害。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复杂,水旱灾害每年时有发生。“寒暑不时则疾,风雨不节则饥。”由于古代统治阶级不太重视水利建设,农作物的丰歉只能取决于“天”。“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就是古代农业受天制约的形象写照。

我国古代许多诗人关心政治和人民疾苦的感情,也突出表现在一些反映自然灾害(包括干旱)的诗作中。

早在西晋,傅玄的《诗·炎旱历三时》问世。诗人开篇便写旱情久长和天气的异常:“炎旱历三时,天运失其道。”这里的“三时”指冬春夏三季,可见旱时之长。接着又写旱象:“河中飞尘起,野田无生草。”连草都不长,灾民的生活就可想而知了:“一食重丘山,哀哀以终老。君无半粒储,形影不相保。”

唐代大诗人杜甫特别关心民生疾苦,他一生写了许多有关风灾、雨灾和旱灾的诗作,《夏日叹》就是其中一首。公元759年夏,关中一带久旱无雨,造成严重灾荒。“上苍久无雷”表明无雨的时间很长。长时间的晴热干旱使得动物也难生存:“飞鸟苦热死,池鱼涸其泥。”同时,大量的灾民流离失所:“万人尚流冗,举目唯蒿莱。”旱灾加上战乱,杜甫忧心忡忡:“对食不能餐,我心殊未谐。”表达了诗人对灾民的同情和对腐败朝政的不满。

南宋杨万里也写过一首《悯农》:“稻云不雨不多黄,荞麦空花早着霜。已分忍饥度残岁,更堪岁里闰添长!”其中第一句就是写旱象:那连成一片的稻田因为干旱太久,黄熟的稻穗已经不多。最后两句,诗人更是写尽农民的苦楚:早已经料定今年要忍饥挨饿,偏偏又是闰年,还要多忍受一个月的煎熬!

旱灾不仅在夏季发生,其他季节也可能出现。唐代李约的七绝《观祈雨》,写的就是春旱。“桑条无叶土生烟,箫管迎龙水庙前。”面对如此严重的旱情,那些老爷太太、公子佳人正在干什么呢?“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原来啊,春旱对农民是灾,对富人们却是好天气,这些有钱人还害怕阴雨天影响乐器演奏呢!这首诗,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是封建社会阶级压迫的真实写照。

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市气象局


一节赛教课引起的争议     宋雪红

一年一度的赛教课,正在如火如荼、紧张有序地进行着。年轻教师个个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一节节设计新颖、别开生面的赛教课,呈现给台下的评委老师和自己的学生。

“今天,我们要听的是三年级的一节数学课《平移与旋转》。”授课教师导课新颖,有趣自然,水到渠成地引出了平移与旋转的运动现象。然后通过观察、对比,总结出了平移与旋转的定义。“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所做的运动现象叫作旋转。”话音刚落,评委区一片哗然。有的教师对此定义认同,而有的教师强烈反对,认为旋转必须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所做的圆周运动”。

为此,我们备课组利用每周四的集体备课时间,展开了激烈的讨论。老师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平移与旋转这两种运动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概念,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比如“荡秋千”“开门”“摆钟”等都没有转够360°,有可能转了30°,也有可能转了60°,虽然没有转到360°,但都是“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所做的运动现象”,都应该属于旋转运动。

作者单位: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仓房巷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