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倡导素养导向的教学,强调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真实生活相融合,完成真实任务时整体地综合运用知识、体现能力与情感态度的水平,注重知行合一;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在实践的体验感悟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通过开展“无围墙”教育实践,充分挖掘校本资源,破解了场域受限、多说少教实践、专业师资不足等难题,增强了学生的参与体验,突出了教育的综合实践性,促进了新课标任务的落实。

一、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困难

目前,多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在形式上还是传统授课模式,以讲授教材为主,即使引入了多媒体去创设情境,但仍然是虚拟空间、仿真体验,参与面有限;在场地上局限于校园内,学校耗费大量物力财力建设相关场馆、部室,为课程实施营造氛围创设条件,但涉及课程领域范围相对固定、有限,同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学校受建筑面积、资金等限制,校内课程资源不能满足教育需要;在师资方面,多数为语文教师和班主任兼职道法教师,在备课、专业素养方面存在时间精力不足、专业不强等问题,缺地、缺资金、缺教师,课程发展遇到瓶颈。新课标指出,不断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加大学生实践体验是道德与法治教学变革的重要主题,如何突破课程实施的瓶颈已成为我们立足实际践行新课改的重要任务。

二、突破瓶颈,开展“无围墙”教育实践

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努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思政教学“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创新思路与方法,突破学校围墙的局限,突破单一主题的限制,突破学科的壁垒,提出“无围墙”教育理念。“无围墙”教育实践是通过校内与校外、三个课堂相结合,学、做、思、悟相结合,实施大思政、大课堂、大实践的综合教育,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三全育人”新格局,在破解难题的同时创新了教育方式,符合未来思政课程的发展方向。

三、课程创新,丰富“无围墙”教育实践

(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无围墙”教育的课堂实践中,教师将道德与法治的三个课堂紧密结合起来,以第一课堂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挖掘学校周边的课程资源,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在课程内容和课堂形式上依据道德与法治的学科素养要求,把实践内容拓展到安全、适宜的社会场馆中,在真实的场域、场景中让学生开启一场真实的、沉浸式的体验探究;在师资方面,我们实行“双师教学”,即专业教师承担道法课的教学,兼职的人员担任某一项专业技能的传授,以此相互补充;在课时上,优化课表安排,在需要的时候采用灵活机动的“连排”策略,解决实践课所需时长的问题;在课程模式上采用行前、行中、行后三段式结构,教、学、评一体推进,显性的主题式课程教育和隐性的素养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和情感态度,以达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

小学道德与法治“无围墙”教育实践以“拿来主义”的思想,通过挖掘、优化、统整、融合、借力的策略有效解决了场地、师资、设施设备不足等瓶颈问题,以素养为导向,在真实的场景中让学生实践体验、 探究感悟,知行合一,有效地落实了新课标的内涵精神。

(二)三个课堂相统一

在“无围墙”教育实践中,我们提出了“无围墙”课程圈的建设思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点,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校为本,精选有助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学科素养全面发展的典型的、适切的课程资源,以伞状架构同心圆,形成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五位一体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圈。课程圈分为三级,分别是“十分钟”课程圈、“一小时”课程圈、“三十日”课程圈。“十分钟课程圈”以学校周边的实践课程基地为单元,将第一课堂的内容拓展到第二课堂实施;“一小时课程圈”以实践任务周为单元,学生可自主结成学习小组,第二课堂教师予以指导,第三课堂家长轮流带领学生在课外拓展、体验和探究;“三十日课程圈”以学期、学年为单元,第二、三课堂结合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自愿结成项目组分工完成。通过长短学习周期结合的学习方式,深化课堂教育,统整三个课堂,采用开放式学习模式让学生经历探究体验的过程,实现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探索。

课程圈活动情境丰富多样,趣味性强,这些真实而鲜活、典型而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资源使学生置身于现实情境,学生在生动愉悦和富有创造性的学习环境中受到熏陶,水到渠成地获得心灵启迪、成长感悟,素养也得以提升。

四、“无围墙”教育实践的设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这给学校思政课,尤其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创新发展提供了研究视角和实践路径。用大思政课理念推动课程创新和发展,是我们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基于课程综合性的特点,重构学习过程是目前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难点。

作者单位   西安市碑林区东厅门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