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包含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文核心素养的确立为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指明了方向,具有极其重要的时代意义。而核心素养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旨在要求教师用学科素养构建素养型课堂。下面,笔者以《兰亭集序》教学体验为案例,进一步探究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路径,以期能为深入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有所借鉴之用。

一、反复诵译,促进语言建构与运用

教师可以以诵读和翻译交错的方式,引导学生认真品味《兰亭集序》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这一过程可以分为四步进行(在诵译环节只做直译,不深入剖析思想内容):第一步是听录音诵读,听录音时学生可以小声跟读,边听边改正自己预习时弄错的字音、句读,并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句,听完录音后再集体讨论。第二步是结合文言知识复位诵译,先交流课前自己预习过程中对教辅资料文言基础部分练习时的一些具体情况,教师可以统一点拨处理学生遇到的共同难点,一定要注意把每个知识点放回原文进行翻译。第三步是合作分段诵译,先分解段落进行翻译,后小组合作翻译,并勾画出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再集中点拨处理学生有疑问的地方。第四步是自主整体诵译,学生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在作业本上通译全文,要做到字字落实且流畅自如,在这一过程中不得参考任何的翻译资料。随堂未完成的学生,课后继续完成。安排课后背诵全文。在反复诵译的过程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古代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不同的语法特征,同时教授学生两种语法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运用。

二、问题牵引,促进思维发展与提升

《兰亭集序》条理清晰,结构缜密,便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围绕“作序缘起”(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作诗情形”(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成书过程”(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诗集意义”(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四个方面,引导学生把握序文体裁的必备内容和文法特征;围绕“由何而乐” “因何而痛” “为何而悲”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情感线索,学习独特的行文构思。然后重点分析两个难点问题:一是“第三段作者情感怎样由乐转痛?”这个问题,主要分析两种世俗的交往方式,一种是与朋友居一室空谈玄思,一种是放荡不羁寄情山水。作者以为这两种方式都是虚度时光,所以厌倦之后都会产生“不知老之将至”的感慨,这种兴尽悲来所产生的痛惜之情,又值得缀集收藏,以启后人。二是“选读《庄子》的《德充符》与《齐物论》,分析王羲之的死生观与庄子的有何不同?”在“死生亦大矣”的看法上,王羲之与庄子是不一致的,庄子侧重讲生死情结存在的普遍性,告诫人们理性地对待生死,不要以死为痛,从而获得这一永恒情结的解脱,所以庄子主张“一死生,齐彭殇”的观点。而王羲之所谈死生都是大事,承认生命短暂之痛苦,但反对庄子用消极观点、超然态度来解脱生命短暂之痛的做法。王羲之一向认为“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在他看来,只有干事创业的务实之举才是解决死生之痛的积极态度。

理清王羲之与庄子对死生的看法是准确理解课文思想的关键。可以说“死生亦大矣”就是一句歧义句,在庄子笔下,“死(原文死生是偏义复词)也是普遍的事情,不必为此伤痛。”而在王羲之笔下,“死(原文死生是偏义复词)也是大事情,难道不令人痛惜吗?”由此看来,《兰亭集序》原文“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这里的“古人”不包括庄子;“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这里的“昔人”也不包括庄子。这样“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才顺理成章。让学生课后梳理出课文的思维导图,便于进一步训练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

三、深度赏析,促进审美鉴赏与创造

就《兰亭集序》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其在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方面都具有很丰富的美学内涵。语言之美体现为整句与散句错落有致,简笔与繁笔相得益彰,淳朴与高雅逸趣雅致。从整句与散句看,或整或散,整则旋律优美,散则错落有致,整散相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各扬其长。从繁笔与简笔看,繁简得当,行文严谨。繁笔之语,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并用帝王纪年与干支纪年,繁复而矜持,颇具艺术匠心;再如“俯仰”二字,不避其繁,却旨趣深远,令人解颐。简笔之语,如“一觞一咏”省去了许多笔墨,但张力巨大,展现了名士贤才尽情、尽兴、尽致的个性风采,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再如“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简约至极,直抒情怀。 从纯朴与高雅方面看,绘景叙事,兴感述志,淳朴笃厚,如“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毫无润色,自然洒脱,语脉清晰;而议论、抒情善于巧借形象,高雅脱俗,如“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等语,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二是思想内容之美。余秋雨在《中国文脉》中评述:晋代玄谈文士们“胡辩瞎谈的当然也有不少,但毕竟有几个是在玄思之中找到了自己,获得了个体文化的自立。其中最好的例子要算东晋的王羲之了”。教师可以以这一评述为话题,并提供一些玄学定义材料及其产生的背景材料,引导学生从中探索王羲之与晋代空谈玄学的士大夫的区别:王羲之以积极的人生态度谈玄学,用批判的眼光看待玄学的蓝本《老子》《庄子》中的一些消极观点,这和当时的许多信赖老庄观点空谈玄学的消沉士大夫是很不同的。

美是人格力量的对象化,王羲之正是用语言的精致和思索的精致,把自己的人格对象化地表达出来。让学生欣赏《兰亭集序》中关于美的表达,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种美的表达方式,最终学会对美的体悟与表达。

四、合理探究,促进文化传承与理解

《兰亭集序》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有书法艺术、干支纪年、晋人的自然观、晋人生死观等。就书法艺术而言,《兰亭集序》的行书艺术成就在中国书法文化史上堪比昆仑。因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梳理关于《兰亭集序》的史话,一方面可以安排学生临摹和拓写《兰亭集序》,体会《兰亭集序》的文化魅力、艺术魅力等,通过领略勾勾画画、点横撇捺描绘中的线条艺术所呈现出的生命姿态、精神张扬和流淌于点划勾捺之间的活力和内蕴,有效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就干支纪年而言,给学生介绍干支纪年计算方式,通过计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让学生了解干支纪年方式在现行碑文中的一些情况,其作为一种文化仍在传承。从晋人的自然观切入,安排学生探究王羲之《兰亭集序》对陶渊明、谢灵运的影响,不难发现《兰亭集序》笔墨不多的写景,启发了后来晋代文人对田园、山水别样的热爱,并且衍生出了田园诗和山水诗两类重要的诗歌流派。就晋人生死观而言,可以从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了解晋人在高压政治形势下嗜酒、吃药、清谈等所表现出的一种怪诞风度、一种轻生死观念、一种消沉的文化状态。在这种消沉的文化状态下,王羲之重死生的观念就更加显得无比珍贵了。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引领下,教师应积极尝试新教学模式,采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这与以前的三维目标相比,方向会变得更加明确,操作会变得更加灵活。

作者单位    陕西省延安中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