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长江口北岸的海门素有“江海门户”之称,千百年来,勤劳的海门人拥有独特鲜明个性的地域文化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海门山歌就是其中的一项民间文化瑰宝。它于2008年6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传承海门山歌的时候,我们要认清源头,对海门山歌有简单的认识和了解,让它走进校园,走进我们的生活,把本土文化海门山歌传播出去,被更多人所熟知和喜爱。

海门山歌是清代大批崇明及江南移民带来的方言习俗及民歌俚调发展而来的,与江南吴歌一脉相承,是吴歌伸向苏北的一个分支。海门山歌分即兴山歌和叙事山歌两大类。在音乐上,以山歌调和对花调为主,也包括大量的民间小调。在演唱方法上,主要是独唱和对唱,它的语言纯朴自然,音乐清纯甜美,海门山歌所具有的“山味”蕴含着特有的美。海门山歌的代表作有《淘米记》《俩媳妇》等。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海门山歌也注入了新的血液,不断焕发着新的生机。海门的中小学将海门山歌纳入到了学校的校本课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海门山歌得到了一定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调查了解到,学生都能讲海门方言,但是会唱海门山歌的只有6%,大部分的学生几乎没有听过海门山歌。为此,地方传承人同学校教师共同努力,将各校的校本文化当地资源与区域文化相结合,营造良好的校内山歌文化,进行海门山歌进校园、进课堂的教学实践活动,让本土文化海门山歌真正地走进校园,走近孩子,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一、海门山歌的课程缘起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海门山歌,作者翻阅了很多资料,听取了国家级传承人宋卫香老师的讲座,跟着市级传承人崔立民老师学唱海门山歌,并认真分析了海门山歌的渊源,不仅对海门山歌的文化产生了认同,而且有了很多感悟。

海门山歌《对花调》“江有船过浪花多,河有荷花鱼儿多,竹有高杆鸟巢多,人有礼貌朋友多”中可以看出,歌词工整,韵脚统一,节奏温和,没有大跳音程,这和本土的沙地方言有直接关系。如《看牛郎》中“拔勒你看牛郎耕耕种种,种种耕耕……”用叠词的形式,构成了山歌语言回环往复的韵律美;《东北风起海连天》中“天连海,海连天,海水烧菜不用盐,青石磨刀不用水,妹妹嫁人不要钱”这样的偶句押韵,一韵到底,在海门山歌中最为普遍;《哪来这白米饭到眼前》中“耥网篙对天,小耥网超前,水花分两边,唔得我小耥网朝前,哪来这大鲫鱼眼前”句句入韵,凸显韵脚,利于传唱。海门山歌在韵律搭配、句式结构上没有固定的形式,多样化的手法更加彰显了地域文化的独特,体现出了节奏旋律的别样美。

海门山歌现流行于海门南部一带,海门山歌的“山味”则是相对于海门本地“原住民”而言的,众所周知,海门现有人口中有很多海门北部一带江北人,虽经受到文化洗礼,但海门原有的沙地人依旧带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和厚重的文化烙印。如海门山歌中细腻甜美的旋律一般,悠扬婉转。海门山歌以中国传统的五声性调式为主,其中D羽调的山歌数量偏多,其次是徵调式,音调比较抒情委婉,一般用自由腔的变节拍、变速度及装饰性的润腔来叙事抒情。在音乐上以山歌调和对花调为主,彰显着海门本地的文化,加上方言音韵的特色,使得海门山歌更具有地域风味。

二、海门山歌进校园的教学实践

1.学情及教材分析

笔者选取了四年级作为海门山歌进校园的实践年级,这个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经验。但对海门山歌的认识,他们可谓少之又少,一年级的时候曾经在校园巡演中接触过海门山歌,也会用普通话学习一两句,对于学生而言,用海门“沙地话”来演唱山歌特别有趣。

我们选取了一首比较简单的海门山歌——《山歌不唱忘记多》作为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

20230921105604120-55-2d206.jpg

这首山歌由盛永康编曲,2/4拍,一段体式,节奏自由,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学会用普通话来演唱这首歌曲并不难,难就难在要用海门“沙地话”唱出这首山歌的味道。

2.目标和重难点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能用“沙地话”和舒缓的情绪演唱《山歌不唱忘记多》,表现原住民对山歌的喜爱,通过体验、合作、探索、模仿等初步感知,表现出海门山歌的“山味”重点是用“沙地话”演唱歌曲,难点就是要唱出山歌的“山味”。原生态的海门山歌是民间歌手随口即兴哼唱出来的,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唱出这种原生态山歌的本色很难,尤其是刚接触海门山歌的学生,他们在学之前语言就是第一个难关,准确的发音是学唱前的必备条件,其中就包括一些拗口的字音。我们这样进行教学设计:

(1)准备阶段:学习用“沙地话”朗读歌词

教师布置课前作业,为不会说“沙地话”的学生找好“小老师”。作业内容:请“小老师”背诵歌词并教会同伴熟练朗读歌词,有些音色特别好的学生很爱唱海门山歌,教师可以让他们一起参与学习,“小老师”便成了海门山歌进课堂的探路人。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不能少,学生不仅仅要熟悉歌词,还要能体会到山歌声韵的柔和美。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只需要把一些拗口的字加以修正,然后完整地把歌词用海门方言读出来,外籍孩子对于方言的发音还存在一定困难,尤其是在不理解歌词意思的前提下更难咬准字音,还有一些陈词等,这个阶段“小老师”的作用就十分显著了。

(2)导入阶段:营造氛围,体会“山味”

听着海门的歌声,欣赏着海门本地人的劳动场景,体会着海门人的淳朴和热情,大家可以很自然地体会到海门山歌的委婉、抒情。学生发现用“沙地话”来演唱海门山歌有着别样的味道,真正原生态的一些乐曲是没有伴奏的,这些都是由民间歌手清唱的,“原滋原味”的歌词让学生在学唱的时候忍不住笑出声来。对于海门山歌学生充满了好奇,在教学前,笔者即兴演唱了一些关于本土的山歌,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能看得出来他们都想跟上教师的节奏一起高歌。

(3)教学阶段:学习山歌,感受“山味”

①节奏练习:学习这首歌曲之前,我们要先找出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切分音、附点节奏等,x xx  xxxx |xxx  xx x |,教师先示范,随后请学生模仿,慢慢地从四分音符到十六分音符一步步提速,等学生能准确拍出节奏或唱出节奏后,教师加入一小部分语言,然后请学生跟读,可以先用普通话来代替,熟练填对节奏后再加入沙地方言,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快速唱对节奏。有一些衬词的旋律是自由散漫的,因此需要教师先示范,再分音分小节学唱,直到所有的节奏、旋律学生都熟悉后一起哼唱。

②歌词学习:节奏熟悉后,加入《山歌不唱忘记多》的歌词进行练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多样化进行,逐句跟读、师生接龙、生生接龙、小组接龙等,这样既能快速让学生熟悉歌词,还能通过说沙地话体会海门山歌的韵味。

③旋律学习:旋律的学习以聆听为主,在作者多次示范中,学生对旋律有所熟悉后,再逐句教学,这首山歌中最多、最难的就是一字多音,旋律平稳,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难度不是很大,一字多音的唱词可以多唱旋律,再填词。在这个过程中,山歌的韵味也就形成了。

④感悟山歌的韵味:海门山歌的“山味”,在于对“沙地话”的音韵和情怀,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让其去思考山歌的味道。

问题一:请问这首山歌是否押韵?押的什么韵?

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常在每隔一句的末尾用上同韵的字。押韵可以使韵文音调和谐悦耳,富于音乐节奏,诵唱顺口,好唱易记。其中押韵的方式有一韵到底、中间换韵、重韵、句句入韵。海门山歌在韵律搭配、句式结构上不拘泥于固定形式,采用多样化的手法,配合题材内容的音律,体现出节奏、旋律的和谐美。演唱时,我们要把海门山歌的“山味”用“沙地话”表现出来,对某些字音也要用纯正的海门方言表达出来,演唱的时候一定要按照歌词来唱,如此才能把这种“山味”充分地表达出来。

问题二:这首山歌的辞格丰富吗?

海门山歌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并不排斥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除了音律、句式上的锤炼,在修辞手法上也是丰富多彩的,如歌词“我掏仔末两淘箩从石桥、木桥、铁桥、银桥、金桥上过”,它将山歌比作实物用淘箩挑起来,十分的夸张,“石桥、铁桥、金桥、银桥等”更是形象地比喻了山歌之多。《山歌不唱忘记多》,直白地告诉人们要记住这些本土文化,并将它传承发扬下去。

(4)巩固与拓展阶段:加入丰富的表演内容

这首歌曲简单,旋律优美,学生学会歌曲后,加入适当的表演能够让歌曲更为饱满、丰富。学生跟着教师边唱边表演,兴趣盎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把它分享给家人,以此感染身边人爱上海门山歌。

三、海门山歌进校园的反思

如何推进海门山歌的发展,课堂至关重要。笔者以音乐课为辅助,每月设计一节海门山歌的必备课,全面铺开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我们还组织了海门山歌社团,利用每星期周五下午的第三节课用于专门教学和指导。在社团课中,活动是主渠道。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同时,在艺术节的活动中,笔者编排了关于海门山歌的表演节目,让学生走上舞台去展示,促进学生学习海门山歌的兴趣。社团课中,笔者还编排了一些更有表演情节的歌曲,如《淘米谣》:

20230921105604116-22-38f40.jpg

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一开始的陌生、好笑转变为感兴趣,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在课堂中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也不忘下课后在嘴上哼唱海门山歌,他们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海门山歌,也逐步渗透着本地的历史文化。

海门山歌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笔者询问了几个非海门籍的学生,“你是否对海门山歌感兴趣?你能继续学唱和发扬海门山歌吗?”他们都毫不犹豫地表示“我愿意”。这些本土文化,让笔者对传承和发扬海门山歌有了更大的自信,我坚信有了文化自信,才会有传播海门文化的动力。

海门山歌,就是一部缠缠绵绵、生生不息的海门史诗,彰显着诗意栖居的海门人所创造的诗性文化魅力,变艰辛为欢乐,化平凡为传奇。海门,一座以山歌为名片的城市,唱着山歌走向全国,唱着山歌迎宾送客,海门山歌已成为海门文化的象征,传承和发扬海门文化也正是师生应该做的。让海门山歌的“山味”走进校园,走向学生,让教师和学生相生相长,碰撞和燃烧起海门山歌更加璀璨的明天。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