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精品课程是课程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从课程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团队、学情分析、教学内容五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构建的依据和设计;从融入课程思政、推进混合教学、加强实训教学、发挥多媒体优势四个方面介绍了课程教学的特点,提出了加强课间临床见习、加快校内实训设备和场所的医院化升级改造、优化学习模式三个针对性动态优化策略。

[关键词]外科护理  课程建设  教学理念  教学特点  动态优化

引  言

外科护理是高职护理、助产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相较于中职阶段更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创新性、实践性,以适应社会对高级外科护理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护理和助产专业必不可少的课程。随着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诊改工作的常态化和双高院校建设的稳步推进,外科护理课程展开了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从各方面塑造其优质特性。现将高职护理专业外科护理精品课程的设计和特点与同仁分享,以期能为提高外科护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护生培养质量提供借鉴。

课程构建的依据和设计

1.课程目标

外科护理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在宝鸡职业技术学院“敦品尚能,学养日新”及学校医学院培养基层或社区健康服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指引下设置的。外科护理主要是在护生一年级学习了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医学基础课程的基础上,针对临床外科护士岗位“必需、够用”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授,并通过混合教学、翻转课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模拟护士查房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独立或协作解决外科疾病病人护理问题的能力,促使高职护理专业的毕业生能够很快地成长为具有外科优质护理服务能力的护理人员。

外科护理的课程目标就是在培养护生医护职业道德、掌握外科护理知识和技能过程中,着重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因而可将外科护理的课程培养目标细化为三个方面:一是思政育人目标,即培养敬佑生命、救死扶伤、仁爱慎独、敬业奉献、精诚协作的医护职业精神,以及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创新进取的工匠精神。二是知识技能目标,即掌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整体护理知识和技能及外科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知识和技能。三是学习能力目标,即培养护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等终身学习的能力。

2.教学理念

一是巧融课程思政,强技必先立德。护士肩负救死扶伤、促进人类健康的神圣职责。由于外科疾病病人的病情瞬息万变,更需要护士有职业道德、使命担当、工匠精神、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以期与思政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强技先立德,把护生培养成外科护理岗位欢迎的人才。

二是坚持理实一体,锻造执业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意识到,外科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应用型课程,实践操作技能与基本理论知识同样重要。只有坚持理实一体,通过项目教学、情境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才能把知识和技能整合内化到护生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力之中。

三是精选知识技能,培养学习能力。外科护士不仅要掌握护理岗位所需的扎实理论知识和娴熟操作技能,还应掌握丰富的外科护理专业知识,如外科常见病的防治和护理知识、外科危急重症救护等知识。但是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加强思政、劳动教育后,外科护理课程学时难以增加,因此只能按照“必需、够用”的原则精选知识技能进行教学,同时不断引导和训练护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归纳总结等终身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习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学习能力。

3.教学团队

为了保证外科护理课程的教学质量,需要组建一支卓越高效、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笔者从事外科护理、外科学等课程理论与实训教学达26年,且长期致力于外科护理的教学研究和教材编写工作,曾参与外科护理技术、外科学等精品课程的建设,曾在学院说课评比中获一等奖。笔者带领的教学团队成员全部接受过临床医学、护理学本科或研究生教育,其中主任护师1人、教授1人及副教授4人。为了使授课内容更贴近临床护理实践,授课教师中不仅有擅长理论和实训教学的校内教师,还有1位长期从事外科临床护理、手术室护理和护理管理的行业专家。

4.学情分析

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外科护理课程的教学对象主要是三年制高职护理、助产专业、五年制高职护理、三年制中职护理,每年护理专业有18~21个班,约900~1200名学生,助产专业有1个班,约50名学生。由于是小班上课,课堂规模小而精,适合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翻转课堂、角色扮演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三年制高职护理、助产专业、五年制高职护理、三年制中职护理均为19至21岁的青年,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信息化能力较高,动手能力较强,具备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但在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评判性思维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教师对学习材料的案例化、情境化处理及教学方式多元化、信息化设计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5.教学内容

外科护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以郭书芹、王叙德主编的高职高专“十三五”规划教材《外科护理》为基础,适当参考了李乐之、路潜主编的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三五”规划教材《外科护理学》(第6版)和部分期刊文献,通过课程团队的多次研讨,确定了13个模块72个教学项目,其中校内实训项目15个。主要内容包括外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常见外科疾病病人的整体护理,重点是外科常见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外科急危重症的急救护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基本知识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临床思维训练、岗位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为他们后面的跟岗实习、护士资格考试和临床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教学特点

推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强化教学的信息化、情境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外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抓手。课堂教学中坚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全程融入课程思政,加强翻转课堂和案例情境教学等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出更多有道德、有知识、有技能、有温度的优秀外科护理人才。

1.聚焦立德树人,推进课程思政

外科护理作为护理和助产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承担着为临床外科护士岗位培养医德高洁、技术精湛、身心健康护理人才的光荣使命。因此,外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必须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挖掘课程内容蕴藏的丰富的思政资源,潜心提炼思政元素。笔者带领的教学团队力求在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尽可能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自然地渗透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职业精神、职业理想、人文素养、工匠精神、法律法规等内容,实现良好的育人效果。如在“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教学中,引入某医院急诊科、胸外科、普外科、手麻科、创伤骨科等多学科通力协作成功救治一名被搅拌机挤压胸腹部和左上肢致多根肋骨多处骨折、脾脏破裂、左上肢粉碎性骨折、失血性休克的病例的自媒体报道(思政资源),在护生了解休克病人的救护原则的同时,也使他们体悟到面对这一复杂的多发伤引起的休克病人首先要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救治过程中必须根据轻重缓急抓主要矛盾,多学科专家精诚协作,才能更好地启发护生在医护工作中注重整体布局、分工协作。

2.运用信息化+工作情境导向的教学方法,提升护生专业能力

护生作为未来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需要扎实的基础医学、基础护理、临床护理等理论知识与专科操作技能外,还应该有高尚的道德素质、突出的人文素质和良好的身心素质。因此,外科护理课堂必须摒弃传授式、填鸭式、演示式等传统教学手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为护生创造锻炼的机会、搭建展示的平台,提升他们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任务的能力。如在“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教学中,课前要求护生在学习通APP自主学习本次课程的PPT和观看5个微课并完成课前小测;课中提出3个临床案例,将学生分为3个小组抽签选择案例,每个小组首先对本组分到的案例展开小组讨论,得出疾病诊断、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确定护理目标、制订护理措施、模拟护理评价,然后每个组选派人员分别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以情景剧的方式展示本组病例的疾病诊断、护理评估、护理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护理评价,教师根据护生展示的成果进行难点剖析和重点归纳,下课前进行随堂检测,并提供拓展性的期刊文献、视频等资料,布置下次课的课前学习任务;课后各小组对自己的小组成员进行组内评比,然后小组间进行互评,教师对各小组进行评价。

3.不断优化外科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专科操作技能培养

外科护理既有理论知识,也有操作技能,如何使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从而更好地解决临床遇到的护理问题,是教学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尽量减少纯理论的讲授,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教学学时,创新实训教学方法。外科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校内实训、课间见习、跟岗实习三大环节组成,新生入学时组织护生到附属医院或教学医院见习,可使护生了解医院的布局结构、学科体系、科室构成、人员分工、诊疗项目、特色优势、科研实力、护理工作任务等,从而使护生对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和工作产生初步认识,进一步点燃其学习热情。校内操作技能实训是实践教学的重点,外科护理的实训操作主要有手术室护理技术、各种引流护理技术、创伤救护技术等;教学环节包括课前的理论复习、学习通APP、视频网站等搜索观看相关操作视频,课中随机点选护生操作+教师演示规范操作+精讲注意事项+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组织组间操作竞赛,课后撰写实训报告+反思,期末考核时以案例情境为载体,检测关键操作技术,如设置某阑尾炎术后7天要求拆线的病例,考核护生的换药步骤和拆线技术、无菌观念;再如设置某前臂软组织开放性损伤要求现场急救病例,考核学生评估病情、加压包扎止血技术。此外,安排几次临床课间见习,让护生深入医院外科主要学科病区,实际观摩专科护理操作技能,使护生对校内实训和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进行对比,让护生明白校内实训和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及临床实际护理时对护理人员综合素养的高要求,如在肝胆外科见习T管引流护理技术时,多由主管医生讲解和操作,其娴熟的操作和辩证的讲解常使护生如痴如醉、茅塞顿开、意犹未尽,再如骨科见习某锁骨骨折病人康复期功能锻炼时,教师示范并带领护生进行上臂各关节的功能锻炼动作,护生普遍反映是学有所获、学以致用。跟岗实习是对两年校内学习的检验和应用,由校院联合组织管理、共同修订实习大纲,主要由实习医院组织实施和考核,对部分优秀的实习生在实习后期可安排顶岗实习。

4.充分运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挖掘智慧化教学资源,注重激发护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手段上,加大对各种教学资源的积累和分类整理,充分利用互联网、智慧教育平台、精品课程等多媒体资源,收集与外科护理课程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动画、微课、抖音、电影、电视剧等,使之能为外科护理教学所用,不断优化教学效果,加深护生的感官印象与感悟体会。如在“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教学中播放电视剧《外科风云》片段:某地发生泥石流导致大批伤员送往医院,急诊科全员对伤员按照伤情进行分类分流,对有致命伤的病人在急诊科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输血,对需要急诊手术的伤员协调相关科室分流伤员到胸外科、神经外科等科室,并由所在科室组织力量展开急诊手术。这一片段可以使护生学习在面对大批创伤病人时开展急救工作,学会创伤病人的急救护理程序,深刻体会到学好护理知识技能的重要性。再如在学习肿瘤病人的护理时引入近期120万元一针抗癌药的视频,使学生认识到高昂的医药费是病人产生焦虑和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使学生了解预防、普查与早期手术治疗肿瘤病的重要性。

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和针对性动态优化策略

精品课程应充分利用自身高水平优势,以“金课”为目标,不断进行动态优化。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于2019年6月对学校2017级100名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评价的内容包括理论课堂教学评价、实训课堂教学评价、课程总体评价3部分,设计“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5个选项,采用匿名填写。教学评价效果显示:理论课堂教学评价满意率为96%、实训课堂教学评价满意率为98%、课程总体评价满意率为96%。在第4部分的开放性问题中,护生认为外科护理的教学贴近临床实际、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恰当、注重护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如增加临床见习次数、希望能分别到三甲、二甲等不同层级的医院见习,增加校内实训场地,校内实训设备应医院化,多组织角色扮演、增加评价方式等。坚持问题导向,解放思想,升维思考,针对护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采取针对性动态优化策略。

1.增加临床见习次数

针对护生提出的临床见习次数少、见习医院类别单一的问题,将以前见习次数由3次改为6次,见习医院在原来的一家新晋三甲医院的基础上再增加2家老牌三甲医院和2家老牌二甲医院,鼓励护生利用假期自己联系当地县医院或县中医院进行临床见习。见习前,由学校教务科和医院教学部协商见习科室,尽可能多安排科室,同时由学校教师和医院科室见习教师商定和调整见习内容,尽可能多见习些专科护理技术,如换药、拆线、胸膜腔闭式引流护理、胃肠减压护理、T管引流护理、牵引病人的护理等。

2.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场所及设备的升级和医院化改造

针对护生提出的校内实训场地少、实训设备落后于临床的问题,学校医学院在2018年暑假对校内模拟手术室完全按照三甲医院手术室标准进行改造,并购置了电动手术台、无影灯、器械桌、麻醉机、高压蒸汽灭菌锅、手术操作箱等设备,为手术室护理技术的教学奠定物质基础。2019年暑假又装修了一个综合教室,配置了西沃一体机和演示系统,同年又购置了2个骨科牵引床和多功能创伤护理模型人、肠造口护理仿真模型、闭式引流模型、气管切开护理模型、负压吸引器、胃肠减压器、换药车等高仿真教具,还购置了2套手术巾单、弹力绷带、一次性胃肠减压包、一次性换药包、一次性水封瓶等。实训场地的升级和实训设备的医院化使得外科护理课程教学缩短了和临床一线的距离,大大提升了校内实训的教学效果。

3.理清混合教学活动,优化学习模式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已经从探索阶段进入到推广阶段,这种教学活动比较适合当前的高职护生。混合教学的教学活动可以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其间可以组织翻转课堂。具体流程和内容为:课前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行为、制订教学目标、发布学习任务、设计并推送导学单和含有学习内容的PPT、视频、电子教案等资源,根据学生课前预习情况确定课中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前主要是在导学单的指引下完成学习资源的自主学习,找出重点和难点,并完成课前小测。课中教师首先要反馈学生课前的学习情况和发布课堂学习任务,讲授重点、剖析难点、解答疑点及组织角色扮演并在点评中答疑解惑,学生在课中主要是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并完成课堂小测。课后教师完成教学记录和教学反思、跟进答疑、推送拓展问题及论文、科普及拓展资料等,学生在课后主要是完成学习记录、学习反思和学习拓展资料。

结  语

精品课程是衡量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标杆之一,更重要的是在创建过程中可以不断发现问题,积极进行改进优化,提高教学质量。在外科护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必须结合护生的学情开展教学活动,组建高标准的教学团队,创新教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整个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及教学实施过程要保持连贯性和一致性,同时加强过程性学业评价。另外,要结合护生对课程的评价进行课程诊改,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书芹,王叙德.外科护理(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2]周旺,贵颖祺.职教改革多因素影响下的优质精品课程重塑[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8):102-104+108.

[3]李乐之,路潜.外科护理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周旺,贵颖祺.职教改革多因素影响下的优质精品课程重塑[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8):102-104+108.

[5]钟志英,熊俊.针灸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进展[J].科教文汇,2021(17):116-118.

[6]杨爱兵.以课程思政为引领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J].科教文汇,2021(1):47-48.

[7]何亚军,柯昌剑.将“精品”课程建成“有挑战度”的“金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1(10):28-30.

[8]冯辉,刘宇,廖淑梅,等.《社区护理学》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特色[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7):635-637.

[9]张俊娥,靳颖,尤黎明,等.护理管理学研究生精品课程的构建与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21,18(8):716-718.

[10]邰玉蕾,宋小芳.《高分子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体会与思考[J].山东化工,2021,50(17):239-242.

(田维忠: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