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建党百年,在解析大学精神内涵、价值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和特征,对大学精神的育人功能进行相关探讨。同时,以陕西科技大学为例,探索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通过丰富校史教育内容、挖掘校史红色资源、理论实践互融互促等方式,提升思政工作的引领力、针对性和时效性,为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提供相关理论和方法指导,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建党百年  大学精神  大学生思政教育  内涵   路径

课题:本文为2021年度陕西科技大学学生工作研究课题“建党百年背景下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路径研究”成果;2022年度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项目“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SJS2022YB025)阶段性成果。

陕西科技大学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作为“西迁群体”之一,建校六十多年历经了“三次创业、两次搬迁、一次划转”,秉承以“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和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为内涵的“三创两迁”大学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为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给思政教育注入新鲜血液,用新思想武装头脑,用大学精神激励学生,学校在建党百年背景下,积极探索,充分挖掘、传承、弘扬“三创两迁”精神,引导学生从党史、校史、大学精神中汲取力量,号召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为国家发展贡献智慧。

建党百年背景下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大学精神是大学的核心与灵魂,是一所大学在诞生、发展过程中凝练的核心价值理念、精神文明成果,是一种可以凝聚人奋发进取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文化软实力,可以促进高校发展、社会进步。在建党百年背景下,将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新的、丰富的时代内涵。

1.精神之魂: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激励、号召广大青年勇往直前、不懈奋斗的精神旗帜。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是青年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新时代爱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与听党话、跟党走,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高度统一的。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中华民族,是在苦难和磨难中成长起来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拯救民族危亡奋力反抗,在战火纷争中的大学亦是如此。爱国,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每一所大学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内涵。我们的高校,是社会主义高校,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新时代大学精神的首要内涵就是引导学生继承爱国传统,不断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建党百年背景下,将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充分挖掘爱国主义元素,引导学生自觉担负起建设祖国、强大祖国的责任,将一个个小我融入到社会、国家发展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载体,进一步提升爱国主义教育实际效果。

2.力量之源:理想信念高于天的革命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精神,红色是我们的民族符号,彰显着我们的坚定信仰,凝聚着中华民族坚持不懈的拼搏与抗争。革命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党和国家在历史发展的洪流中饱经风霜、历经磨难而依然前行,就是因为有强大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随后中央宣传部梳理了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其中有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西迁精神等46个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精神财富,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奋斗精神,这些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素材。

在社会发展建设过程中,每一个时代都会涌现出众多民族英雄,他们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心怀理想、坚贞不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历史上书写壮丽篇章。建党百年背景下,高校应充分挖掘、运用好这些红色资源,激活红色文化资源的生命力,发挥好革命精神的引领作用和激励作用,教育引导青年弘扬革命传统,不忘本来,面向未来,筑牢信仰之基,把稳思想之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新青年的责任和使命。

3.发展之要: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新时代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及国际交流合作五大基本职能,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也要依靠人才,高校要深刻把握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围绕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社会需求、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加强人才培养,增强创新意识,注重成果转化。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加快国家前进步伐、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动力,高校科学研究承担着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要充分发挥高校对于创新资源集聚、融合的优势,扎实推进科学研究,锐意改革进取。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促使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心怀‘国之大者’、勇攀科技高峰”,是每一位青年应当牢记于心的时代责任。大学生要在大学精神中汲取力量,在良好校风校训中铸就自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积极投身到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掌握丰富的知识,练就过硬的本领,保持风华正茂的状态,增强竞争意识、开放意识,充分挖掘自身创新潜力。新时代的青年要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号召下,做到思想认同、行动践行、刻苦钻研,将自己的学科、研究方向与社会、国家实际需求相结合,将科学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将科学研究、论文成果写在中国大地上,成为改革创新的中坚力量。

建党百年背景下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间节点,研究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一方面有助于广大学生学好党史,另一方面将大学精神的教育实践和党史结合起来,既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方法的创新,也是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路径的开拓。关注大学精神育人功能的发挥,明确建党百年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向和要求,对于大学精神的培育和凝练、大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激励广大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意识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当前,大学生思想主流积极向上,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当代青年应有的风采,在抗疫一线、抗洪救灾一线等,涌现出许多青年人,展现出他们强烈的爱国情感。但受国际形势剧烈变化、多种文化思潮影响,经相关数据调研分析,目前大学群里中仍有部分学生因为理想信念模糊、发展目标缺失而感到迷茫困惑,他们的人生没有追求、生活没有重心、学习没有动力,整日浑浑噩噩,无欲无求,无法意识到当前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重任。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理想信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精神是对高校理想信念的高度凝练,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陕西科技大学“三创两迁”的具体实践,就是姓党、爱国、为民的具体体现,饱含艰辛而又波澜壮阔的校史,是代代科大人用生命和青春谱写的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谋求学校事业发展的动人篇章。充分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以点带面全覆盖的方式,用身边生动鲜活的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感染学生,可以更好地起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从而激励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爱国情怀、爱校情怀。

2.激励广大学子练就过硬本领,增强创新意识

2021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国际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是科技水平、创新意识的比拼,要想掌握主导权、话语权,就必须掌握科技命脉。现如今国家整体发展趋势蒸蒸日上,科技创新领域捷报频频,我们所处的新时代,给广大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可以展现个人风采的大舞台,为青年实现个人理想、创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有利条件。新的发展机遇也给年轻一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他们面临更多挑战,要求当代大学生要练就过硬本领,能够应对挑战。

大学是学习文化知识、增强创新意识的关键时期,广大学子要在大学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状态抓紧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丰富知识储备,培养刻苦钻研的精神。学习是成长进步的阶梯,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在年轻的时候下一番苦功,练好基本功,为自己的人生之路奠定良好基础。在对大学精神的学习领悟中,学生要重点了解老一辈科学家爱国奉献、治学修身的高尚品行,学习他们在艰苦环境下攻克技术难关,实现学术突破,创建新学科发展领域的光荣事迹,以他们为榜样,有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学生还要认真学习学校发展、学科建设历程中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坚定良好的目标导向,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

3.激励广大学子勇于担当,增强责任意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每一个时期都有先辈们坚贞不屈、甘于奉献的英勇事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肩负着自己的使命担当,为社会、国家的建设发展无私奉献。当前,我们国家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此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接力棒传到青年手中,需要青年承担起历史和时代所赋予的责任担当,答好时代给出的考题。

在高校的发展历程中,有无数仁人志士牺牲小我,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主动放弃优越的工作环境。他们受命西迁,整装出发,背起行囊,砥砺前行,修建学校、发展学科,所有的一切都体现了强烈的担当、责任意识。以陕西科技大学(以下简称“陕科大”)为例,从北京到咸阳、从咸阳再到西安,经历了艰难的创业史、搬迁史、划转史,一个个鲜活的人、一桩桩感人的事迹,汇聚起陕科大发展的磅礴力量,推动学校走向新生,迎来辉煌,在曲折的发展历程中,也凝练形成了科大文化——“三创两迁”精神。广大学子要从大学精神中汲取力量,使大学精神流淌在血液里,将大学精神的价值品质作为个人的价值追求来积极践行,增长才干,施展才华,坚定跟党走,奋进新时代,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建党百年背景下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将大学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做到让学生可亲、可信、可为,能将大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所以,高校在实践中要注重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拓宽实践载体平台,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建党百年背景下挖掘大学精神的教育意义,更要注重历史方位展现、历史元素的运用。

1.丰富校史教育内容,加大教育力度,提升思政工作引领力

一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开学第一课、主题党日、主题团日等活动为契机,邀请党支部书记、优秀共产党员、党史研究专家、党务干部围绕红船精神、西迁精神、长征精神、大学精神等积极开展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日常性、经常性教育,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群众,尤其是要教育好青少年。高校可将党史校史相结合融入到“三会一课”、团日活动中,做好青年的思想引领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二是做好关键时间点教育。充分利用重要教育节点,如新生开学、毕业典礼、五四青年节、建党节等,结合学校校史,做好大学精神的宣传,邀请专家围绕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西迁精神、“三创两迁”精神等开展系列讲座,通过教化以史共情,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共鸣。在聆听精神宣讲的基础上,各团支部、党支部积极开展学习经验分享交流,将“三创两迁”精神融入学风、校风,通过撰写心得、举办交流会等,梳理大学校史积淀,强化大学学风功能,促使学生将“三创两迁”精神内化于心。三是创新校史教育形式。陕科大充分整合优美的校园环境,以及学校轻工业博物馆、校史馆“两馆”红色教育基地的丰富展品等校内优质资源,以浸入式教学引发学生共情共鸣,打造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情景党课。例如,邀请党史校史专家、西迁亲历者、史馆馆长等,用“多场景、多内容、情景化”的教学模式打造立体化“情景课堂”,让学生聆听西迁亲历者听党号召扎根西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生动实践,探索革命文物背后镌刻的鲜活故事,使其在对校史、轻工业史的直观视听中深度感悟党史的波澜壮阔。

2.挖掘校史红色资源,加深情感认同,提升思政工作针对性

一是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身边的人。充分挖掘校史这一鲜活资料,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如采访老一辈革命家,聆听他们口中的校史校情,将“三创两迁”精神充分融入学生思想。学校让党史学习教育领航红色校史学习教育,红色校史学习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以建党百年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深度挖掘革命文物的历史价值,凝练陕科大建国前入党老党员档案中的红色基因,读取他们的红色故事,彰显老党员的初心使命,该举措成为主题党日、主题团日活动的鲜活素材,在学生中引起了热议。同时,还邀请建国前入党老党员讲述革命故事、学校波澜壮阔的发展史,参加活动的学生纷纷感慨落泪。为了让学生广受教育,学校还制作了《卫国戍边30载》《党旗下的军礼》等采访视频。二是因地制宜开展教育引导。利用“两馆”的重要历史资源,组织团支部、党员等群体开展经常性、阶段性参观,进行学习、分享、经验交流等活动。例如,学校在引导学生参观展馆的基础上,举办了“讲好轻工业文物背后的党史故事”微视频大赛,以一件件轻工业文物为切入点,读取其背后的创作缘由、社会背景及发展契机,讲好校史、党史故事,让学生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将党的理论入脑入心,让“三创两迁”大学精神红色基因融入师生血脉,用大学精神凝聚人心,激励全体师生从党史校史中汲取前进智慧和力量,共奋进,开新篇。

3.理论实践互融互促,加强传承创新,提升思政工作时效性

一是用好课堂教育阵地。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对当前思政课授课模式进行改革,将大学精神、党史、校史等,通过故事讲述、情景演绎、朗诵的形式搬到课堂上,或以小组形式进行分析讨论和课堂展示,创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思政课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是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可促使各类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学校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价值理念,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实现大学精神与教学内容的有效匹配,促使专业知识向价值体系转换,引导学生将大学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挖掘实践教育载体。以校园文化为依托,打造富有创新性、吸引力的精品校园文化活动,将大学精神融入社团建设、网络文化建设之中,使大学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在做好学生思想理论教育文化创建的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实践中,使其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项目等,积极践行大学精神。为激励广大青年传承好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求实创新、锐意进取的科学精神;扎根西部、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在日常思政教育、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学校运用好主题班会、主题教育、主题研讨等,引导学生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积极投身基层,开展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社会服务,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到党和国家的发展之中,始终与国家同呼吸,始终与党同向,谱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青春的时代篇章。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广大师生应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广大青年要肩负起历史重任,用大学精神武装头脑,让大学精神成为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用创造力、创新力面对人生的逆境和挑战,磨练心智、增强本领,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负党和人民的寄托,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5-5.

[2]习近平.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N].人民日报,2021-9-28.

[3]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5-1.

(张维静:陕西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