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陕协作”自1996年正式开始,多年来,江苏省在教育帮扶工作中为陕西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教育人才,此次参与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的22位校长将带领同样来自江苏的55名中层管理人员、专任教师,以及陕西选派的149名帮扶人员,在未来的三年时光里,为秦巴山区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架起苏陕帮扶的教育人才“彩虹桥”……

2022年4月,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正式启动,西部10个省(区、市)的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高中阶段学校获支持提升管理和教育教学水平,这是党中央关于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又一重大举措,也是有力带动西部县域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水平整体提升的难得机遇。

在江苏、陕西两地组织和教育部门的精心安排下,来自江苏省的22名校长和55名中层管理人员、专任教师,克服困难、背上行囊,不远千里前往陕南秦巴山区,对口帮扶汉中、安康、商洛3个市11个县(区)的22所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他们舍小家顾大家,迅速完成角色转换,积极融入被帮扶学校,认真履职尽责。

“努力让自己成为‘陕西人’”

“我们这一批人是坐自己学生驾驶的航班来陕西的!”在陕西省商洛市商南高级中学帮扶的校长江文宏自豪地说。

2022年7月24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江苏省选派的18名校长(另有4人搭乘其他班次)搭乘东方航空MU2807次航班抵达陕西西安,而担任此次航班任务的机长经云飞正是校长江文宏任职的江苏南京溧水高级中学2005届的学生,经云飞得知江文宏一行参与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陕西的工作,向公司主动申请,为老师们“壮行”。眼前优秀的学生让江文宏思绪万千,脑子里不断想象自己在陕南秦巴山区将要面对的学校和孩子们……

参加完选派校长到岗培训会后,22位校长便立刻赶往各自的任职学校“走马上任”。江文宏于7月25日抵达商南县,刚到没几天,就遇上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针对突发疫情,学校实施了封闭管理,校园里除了保卫人员,就剩下江文宏和从南京刚到岗的几位帮扶教师。正在他们为封闭期间的吃饭问题犯愁时,商南县高级中学领导迅速安排留校的一对食堂员工夫妇给他们准备一日三餐,还有一些教师自发送来许多应急食品。“很多细节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如家般的温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江文宏说。

58岁的江文宏已从教了38年,是此次江苏选派校长中年龄最大的。

江文宏在家中的角色比较特殊,老家在农村,弟弟在苏州工作,父亲过世了,家中有位80岁的母亲。“母亲知道我即将前往陕西支教,很是不舍,但她对我的性格还是比较了解的,知道我是个想做事的人。出发前的一段时间,母亲身体不大好,食欲不振,可她知道我的决定之后,一日三餐都很自觉,表现得乐观、坚强。”江文宏心里明白,母亲不想成为他的牵绊。

在培训会上,作为校长代表的江文宏表示,组织选派他来陕西商南工作,他感到很幸运,也很幸福,在接下来的三年里,他将努力让自己成为“陕西人”,成为优秀的陕西教育工作者!

“只顾风雨兼程,向阳而行”

在汉中市镇巴中学任常务副校长的栾爱春也是此次江苏选派校长中的一位。

家中年长的父母需要人照顾,如果参与帮扶工作,家里的重担就落在栾爱春妻子一人肩上了,对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栾爱春有着自己的顾虑:“我在2022年5月底收到了上级组织部门的征询建议,说实话,一开始我是犹豫的……”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栾爱春还是做出了选择,“远方,有一群孩子的人生轨迹也许会因为我的到来而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作为一名党员,能在更需要我的地方为国家教育事业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是一种光荣的义务。”栾爱春坚定地说。

9月下旬的陕南阴雨连绵,中午下课后,栾爱春因为处理学校事务晚了一会儿,没来得及去食堂,便冒着小雨到外面一家小店吃饭。其间,镇巴中学的一位年青教师走了进来,与栾爱春热情地打招呼后,便先离开了小店。让他意想不到的是,这位教师离开后,又折了回来,把雨伞留给了栾爱春,自己则冒着雨跑回了学校。

在某天的全体教师会议上,栾爱春特别发布了“寻人启事”,这位送伞的教师才肯“现身”。这样的事,是镇巴中学教师关爱帮扶教师生活和工作的缩影,用这位青年教师的话说:“他们到这边来支教很辛苦,我们很感动。”

镇巴中学在改善帮扶教师的生活条件上想了不少办法,在暑期专门将学生宿舍改建成帮扶教师的宿舍,并配齐了空调和饮水机等基础生活设备,让帮扶教师们可以安心、舒心地投入工作。学校在教师节等重要时节还专门安排了献花仪式,以这种“礼遇”给帮扶教师传递尊重与信任。

“最大的变化就是活力、变革和追求。”栾爱春这样评价自己在短短一两个月给学校带来的变化……正如镇巴中学的一位中年教师说:“工作压力大时也想‘躺平’缓缓,听了栾校长的讲座后,更加警醒,只有时刻保持学习、进取的人生态度,我们才能真正给学生示范和力量,才能真正青春永驻。”也有教师表示,原来是校内教师在工作中“比学赶超”,自从帮扶团队来后,比照的对象更有实力,干工作也有了更高的目标!栾爱春看到身边发生的细微变化也十分欣喜:“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大家都在做着积极的调适,这都是为了更好地做好学校的教育事业,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可能。”

“‘改变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了”

“我是2022年5月报名参加‘组团式’帮扶,6月通过的审核。”在汉中市镇巴县职业中学任常务副校长的袁迎春说,“当时我心情比较复杂,对要去新的地方工作有些激动,同时对即将上任新的岗位也有些许期待和担忧,期待自己能够一展身手,担忧自己能不能很快地融入适应,能不能出色地完成帮扶任务。”最让袁迎春放心不下的是家里,但这次恰恰是家里人给了他最大的支持……

袁迎春的女儿暑假要出国读研,妻子当时也处于事业上升期。“一家三口在三个不同的地方各自打拼,我觉得这是一家人最好的状态,在一起时相互爱护,分开了相互鼓励和支持。”袁迎春说。

此次教育“组团式”帮扶还涉及职业高中教育,袁迎春就来自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此次的帮扶,他最大的希望就是争取把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

根据近一阶段的调研,袁迎春发现镇巴县职业中学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专业建设有待优化,办学动能需要大幅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有待推进,人才引进与培养需要有质的飞跃。针对这些问题,袁迎春组织团队开设公开课,展示东部地区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走进课堂,通过听课、评课开展工作经验交流会;通过线上研讨等方式让镇巴县职业中学参与到江苏学校的各类教科研活动中去。“我原来所在的江苏省通州中等专业学校开展了南通市职业教育机电专业教科研中心组的‘学习赋能,协同成长’专题研讨活动,通过在线直播、在线研讨的方式,让镇巴县职业学校的相关领导和教师全程参与到本次活动中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袁迎春说,“本次既有教师成长方向和路径方面的引领,又有数字资源建设案例介绍,还有融合育人成果展示,同时,对新《职业教育法》进行解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镇巴县职业中学教师纷纷表示,参与此次活动的他们既受到先进理念的洗礼,又接受了实际操作的指导,受益匪浅。

“扭转职业教育的负面印象”

7月25日,校长们抵陕,为到岗做最后的准备。“我们将广泛调研,让常州、安康两地的教育优势互补,在办学理念、校园文化、队伍建设、德育管理、课程研发、专业建设、技能训练、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云上课程、云上教研、云上微课等多层面开展联动……”作为选派校长代表——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戴卫银在到岗培训会上说:“我们将在援陕前辈的经验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擦亮‘常—安教育品牌’,形成‘常—安教育模式’。”

在这次的帮扶工作中,戴卫银来到了安康市岚皋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领导和老师们特别热情,我们要是不好好干呀,自己都会觉得特别不好意思。”谈及到校后的第一感受,戴卫银笑着说:“目前学校设施尚不完善,亟待改进、加强。不过这对我来说既是机会,也是个不小的挑战。”

正如戴卫银所说,岚皋县职业教育中心于2020年5月开工建设,2022年3月部分校区投入使用,部分设施还在建造中。此外,学校还面临职教观念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专业教师缺乏、培训资源整合不够、培训项目有待拓展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戴卫银制订了详细的改进方案。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戴卫银首先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加强校园精细化管理,上下班实行打卡制,实行部门“工作周报制”和学校工作“周安排表”制;借助开学契机,依托“组团式”教育帮扶,从强化学生行为习惯(手机管控)、师德师风建设、精细化管理抓起,反复抓、抓反复、持续做,同时狠抓教育教学能力,从班主任做起,检查教学常规。强化班主任责任意识,培养班主任业务能力。原先学校没有教研组,基本没开展过教研活动,现在借助“组团式”教育帮扶,增设教研室机构,设置6个教研室,每两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

“经过不懈努力,我们一定能扭转职业教育在老百姓心中的负面印象。”研讨会上,校领导和教师们这样说。戴卫银听后很受触动:“我能感觉到大家信心满满,这正是我们的初衷和目的呀!”

“着力打造‘三支团队’”

始建于1925年的安康市岚皋中学是岚皋县域内唯一一所普通高中,今年学校迎来了一位江苏帮扶校长王强。

来自常州市西夏墅中学的王强有着21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经验,到岚皋中学后,他详细了解了学校的师资配备、管理制度等情况,因为学校实行封闭式寄宿制管理,王强多次检查学生食宿情况。“我到这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不断被岚皋中学教师‘埋头苦干,勇于担当’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在学校生源状况、办学设施等欠佳的情况下,大家仍立足自身、深挖潜力,干出了优异的成绩。”近几年,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师资不足和教师缺编一直是制约学校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虽然历史悠久,但几经搬迁,未能完成整体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缺乏感染力。

针对这些问题,王强苦苦思索着解决方案。他认为,要有效解决问题,主要在于着力打造“三支团队”,即“勇于担当、执行力强”的行政团队、“师德高尚、乐于奉献”的班主任团队和“潜心研究、引领成长”的教科研团队。同时在招生宣传、校园文化凝练、心理健康教育推进、骨干教师培养、功能部室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建设。他提出四点执行方案:一是充分发挥“组团式”帮扶专任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与学校教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建名师工作室,建立团队带团队、师父带徒弟的绑带机制;二是积极争取岚皋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尽快更新学校报告厅和理化生实验室设备等;三是将校园文化内化于学校课程、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等各方面,外显于校园的楼道墙面,渗透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凝聚各方力量,引领学校发展;四是把握机会,深化课堂教育改革,注重高考综合改革的教研和科研,为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经过一番交流研讨后,王强信心十足,他坚信,在两地人的共同努力下,定能将崎岖化作坦途,为岚皋县打造良好的教育发展之路。

“让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重拾信心”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助理施小威担任安康市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的帮扶校长。紫阳县职业教育中心是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承担职高学历教育和成人职业技能培训,是陕西省骨干专业学校,承担着当地千余学生的教学重任。

施小威在了解学校建设情况及学情后发现了一个重要问题,学生均来自本县各乡镇农村家庭,受经济条件制约,多数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家庭教育薄弱,家长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和认知不足,容易产生误解,认为把孩子送到职业学校就读,等年龄大一些后就能外出打工,家长和学生均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职业规划。

“要想改变观念,不仅要加强相关政策宣传,而且要做出个样子,让家长和学生对职业教育重拾信心。”施小威立即制订方案,主要从找准规律帮扶、对照需求帮扶、拓展资源帮扶、专家引领帮扶等四个方面进行改善。在解决专业教师短缺问题的基础上,施小威提出,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撬动东部资源,积极争取更多的项目支持、政策支持、资金支持,用于学校建设实验实训室或基地、图书馆等方面建设,同时发挥好“组团式”帮扶专家组作用,形成定期指导工作约定,并积极加强苏陕两地的教师交流互访。

火热的夏日催生出火热的干劲,正如座谈会上来陕校长代表承诺的那样,“三年的时间很慢,因为我们远离家人和故地;三年的时间也很快,因为我们要做的工作有很多。此时此刻,我们已是陕西的一分子,已是陕西教育的一员。我们使命一致、目标一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培养栋梁之才。我们来到秦巴大地,与陕西教育工作者手牵手、心连心,踔厉奋发,干事创业。只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