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要素的编排是统编版教材的一大创举,编者将语文核心素养划分成为若干个价值点,依照从易到难、从浅到深的价值体系进行编排,旨在使教师明确“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基于统编版教材这一编排原则,教师要从整体性视角入手,关注语文要素落实的梯度、整合和过程,借助语文要素全面夯实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一、依托编排思维,凸显要素落实的梯度性

1.不同学段下的单元梯度性

语文要素的设置是一个有机整体,即便是相同的能力维度,编者也会在不同的学段中设置不同的目标要求。因此,教师要紧扣语文要素,针对学生某一具体能力展开训练时,不能犯揠苗助长的错误,要从学生对应学段的能力目标出发,有机落实,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

统编版教材非常关注学生的复述能力训练,在不同学段的相应单元中都设置了复述训练,教师要精准把握单元要素的落实目标。低年级学生由于调整、重组能力相对薄弱,教师就要围绕文本内容让学生复述,重在训练学生理解内容、吸收信息等能力;中年级学生的文本感知能力有所提升,能够根据文章内容了解作者遴选素材和谋篇布局的方法,教师就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简要复述的能力。例如,在讲解四年级上册《西门豹治邺》一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文章中心,简略复述“调查民情”和“兴修水利”,详细复述“惩治恶人”。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能力较强,就不能完全依附于文本进行复述,而要学会创造性复述。例如,在讲解五年级《猎人海力布》一文时,教师就可以着重训练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能力。

2.相同单元下的资源梯度性

从宏观视角到微观视角,统编版教材单元课文及各栏目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找准课文与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从单元连贯性的角度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统一标准,采用统一策略,设定统一目标,把握单元资源的梯度性,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例如,第一篇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主要描写我国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讲授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典型语段,让学生找出关键句、了解关键句。第二篇课文《海滨小城》主要介绍了家乡海滨小城美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感情。讲授这篇课文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了解关键句的基础上,掌握关键句在全段中的统领作用。第三篇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以季节变化的顺序,介绍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这篇课文的每个段落都没有关键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语段内容提炼关键句。

这样一来,单元梯度非常鲜明,教师没有完全依附文本,而是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步深入,从而将语文要素转化为实践能力。

二、依托单元联系,凸显要素落实的整合性

1.以异同点为抓手展开整合

统编版教材每个单元都有着明确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同一单元的文章有着很多共性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文章的共性,也不能不顾它们之间的联系,而应整合思维、利用其相同点串联教学,利用其差异点分步教学。

例如,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同一单元中的《望天门山》和《望洞庭》,由诗题中的“望”字不难看出,诗人是以远观的维度描写景色的,描写的内容和切入的角度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展开统整教学,分析作者的写作思路,讲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也可以从辨析不同点的视角讲解两首诗,学生就会发现由于所描写的对象不同,作者采用的修辞手法完全不同。《望天门山》旨在展现楚江的汹涌澎湃和天门山的雄伟壮丽,诗人李白着重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修辞手法;《望洞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通过教师的对比与辨析,学生就可以以统整思维将原本分散的资源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以此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2.以连接点为抓手展开整合

在单元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语文园地的题型与语文要素息息相关。因此,教师要找准语文园地、单元课文与语文要素之间的关联,以整合思维处理文本内容,从而在教学中快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的“语文园地一”中,编者要求学生说说自己在春天看到了什么,并补充合适的词语:(   )的天空、(     )的阳光、(     )的田野、(     )的微风、(     )的柳条、(     )的柳条……这其实是对该单元所有课后练习的拓展与补充。例如,《咏柳》要求学生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所描写的春景;《找春天》要求学生朗读语句,尝试怎样朗读才能读得更好;《开满鲜花的小路》要求学生用“门前开着一大片五颜六色的鲜花”中加点的词语,尝试仿照例句说说……很显然,课后练习与语文园地中的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要有单元整体意识,为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服务。

三、依托发展规律,凸显要素落实的过程性

1.紧扣习题,设置能力提升的过程通道

课后练习是师生理解单元要素、洞察编者目的的重要载体。单元要素一般也会体现在课后练习中,教师可以借助课后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编者为了给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实践平台,课后习题的设置体现了鲜明的进阶性。第一篇课文《大青树下的小学》要求学生“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和同学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新鲜感的词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与其他语句展开对比,深入感受文本的内在价值;第二篇课文《花的学校》要求学生关注课文中关键性语句“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吹着口笛”“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很显然,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直接将最具新鲜感的词句摘抄下来,重在鼓励学生利用具体的语境展开探究和分析,感受新鲜感的词句所表达的具体意蕴,感受新鲜感词句所体现的表达效果;第三篇《不懂就要问》是略读课文,讲的是孙中山先生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善于思考,敢于质疑,为了弄懂意思,不怕先生惩罚,大胆提出问题的事情。导读提示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和同学交流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把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这篇课文没有提出具体的教学要求,只是让学生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交流。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实践,让学生将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自由应用在略读课文中,以实现巩固教学效果的作用。

综观这一单元的课后练习,编者设置了鲜明的进阶性习题,教师要根据编者设置的意图,把握课后习题之间的差异,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逐步落实单元要素,更好地推动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2.紧扣本质,设置能力提升的融合桥梁

语文教学包括的内容有很多,如识字写字、阅读理解、写作表达、口语交际、综合实践等,这些板块的落实和推进都应该是有机融合的,是在联系中发展、在交融中提升的。学生朗读时一遍有一遍的目标,一遍有一遍的收获,教师要将单元要素所要求的语文能力与其他板块进行融合,以此推动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形成。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一文讲述了春天到来时,孩子们寻找春天时的兴奋情景,该课的语文要素是让学生学会想象画面。讲授这节课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置教学环节:一是让学生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二是让学生关注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选择自己喜欢的春天画面;三是让学生关注多种句型,说说怎样朗读才能读得更好;四是让学生仿照课文,说说自己找到的春天是一种怎样的形态;五是让学生互动交流,说说自己想象中的春天……

五次朗读五个不同的目标,学生就会有一个完整的思维认知过程:提取信息—知识积累—能力生长—仿照练习—交流分享。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始终都是以朗读作为线索,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和识字,在朗读中体悟和思考,在多维、可感的环境下参与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总之,教师要紧扣语文能力的构成元素,根据学生的认知体系,顺应而下,整体把握,有序落实单元要素,助推学生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张甸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