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下文简称《标准》)提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写作是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个技能模块中最复杂、最系统的构成部分。一方面,写作是基于“书面表达”形式展开的,受文体、结构、词汇等限制较多,较听、说、读技能训练而言,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信息整合能力;另一方面,写作需要听、说、读三种技能综合支持,其中听与说是一对“信息输入—输出”机制,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可以提升语言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训练要点众多,如兴趣培养、表达合理、素材积累等。为了避免泛泛而谈,笔者从小学生作文常见问题切入,结合《标准》“关于写作教学”的要求,确定如下训练要点,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一、兴趣培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兴趣是学生热衷、喜爱、认同等积极情绪在特定人、事、物上的表现。不幸的是很多学生对写作文缺乏兴趣,幸运的是兴趣可以通过后天培养而成。因此,教师先要明确哪些因素会使学生失去写作兴趣,再构建“激活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直观地说,学生抵触写作是因为难,而难可以一分为二地理解,主观上的难源于体验感不佳,即学生无法从写作中获得满足感、愉悦感、自豪感等,而这些感受恰恰是产生兴趣的关键。客观上的难源于基础不牢固。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拼音、字词、句子,几十字的作文对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是长篇大论了。写作不只是字、词组合,必须符合语言逻辑,且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即使一些学生能言善辩,也未必能够做到妙笔生花。写作需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写作练习还处于起步阶段,客观上的难无法在短时间内得以解决,教师可以从消除主观上的难着手,以写作兴趣培养为训练要点,建立一套“勤练、互动、赏识”的机制。

1.勤练

无论是低学段的看图写话还是中、高学段的习作,学生的作文整体形式单一、字数较少,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勤练,同时将拼音、字、词作业巧妙地融入作文训练中,这样既能够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又能够帮助学生掌握作文基本材料的使用方法。

2.互动

教师不能将作文等同于作业,学生勤练的同时教师也要勤改,并充分利用“评语”进行互动,要多鼓励、多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增强写作信心。

3.赏识

作文属于文学创作范畴,对于学生而言,无论成果好坏都是一份创作成就,教师要运用赏识教育方法,如评选优秀作文、当堂朗读学生范文、定制学生作文集等,让学生体会写作带来的成就感。

总的来说,勤练为互动提供了机会,互动为赏识提供了途径,赏识为勤练提供了动力,勤练、互动、赏识共同形成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兴趣培养闭环。

二、表达合理: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价值所在

写作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是作者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评判的最低标准是“读得懂”,如果学生的表达不合理,读者虽然能够看懂每个字,但会云里雾里、不解其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布置的题目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还要以表达合理作为训练要点,帮助学生实现“语境一致、符合逻辑”的写作目标。

语境即“语言环境”。小学生作文由于字数少,结构简单,不足以构建汉语文化意义上的语境,只能简单地理解为话题,语境一致强调的是话题的统一性。在一篇作文中,构成话题的元素主要有人物、环境、事件等。小学生的作文语境不一致、话题偏离等问题较多,例如描述一件事情的过程中会出现张冠李戴的现象:前一句描写人物甲所做的事情,后一句将结果转嫁到人物乙身上,描述对象没有从一而终,容易出现歧义,不符合语言逻辑要求,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小学生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基础薄弱。这类文章立意及结构没有太大的问题,教师在批改过程中可以通过词汇、句子的修改,使作文实现文意通畅,话题衔接紧密。

例如,在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看图写话的习作中,有学生这样写道:“早上一只小虫子和蚂蚁用鸡蛋壳做跷跷板,过了一会儿他(它)们把鸡蛋壳做成了热气球,飞到天空。到了下午下雨了,小虫子、蚂蚁和小蝴蝶一起躲在鸡蛋壳里。天黑了,他们用树叶保护鸡蛋壳。”仅从看图写话提供的素材来看,学生基本将所观察的东西都表达出来了,但话题偏离得非常严重。一方面,他们没有将小虫子、蚂蚁、蝴蝶看成一个整体,每次活动它们三个都是一起参与的,但很显然为了用他(它)们(错别字)指代,在热气球图片的描写中,小蝴蝶被忽略掉了;另一方面,写话的主角最后成了鸡蛋壳,彻底抛弃了主角。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这样修改:“早上,小虫子、蚂蚁、蝴蝶一起动手,把鸡蛋壳做成跷跷板,小虫子和小蚂蚁一起玩,小蝴蝶给它们(俩)加油。过了一会儿,它们又把鸡蛋壳做成热气球,飞到天空,小蝴蝶会飞所以没有上去。到了下午,下起了大雨,三个小伙伴躲到了鸡蛋壳下面,多好的一座小房子啊!天黑了,它们把鸡蛋壳当成床,用树叶当被子,做了一个美梦。”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批改小学生的作文时,要贴近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如上例中“早上”“过了一会儿”“到了下午”“天黑”是教材上提供的,要求学生写话时要用到,学生很自然就会按照时间顺序组织表达,但他们可能会忽略单个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因此,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文时强调观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先分别描写,再利用关键词句进行衔接,这样就能保持语境的一致性、语言的逻辑性。

三、素材积累:小学作文教学的进阶基石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畏惧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提笔忘言、言之无物、东拼西凑、空洞乏味。如果将文章比喻成一座大厦,它是由许多语文材料搭建而成的,字词、语法、修辞、结构等是最基本的,学生还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学会将抽象的感悟转化成书面语言,但这种能力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平时的练笔指导,还要改进作文命题方式,让学生自主选题。加强练笔的主要目的是积累素材,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进阶基石。积累素材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多观察生活。教师可以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转化为“生活即文章”的观点,以日记的形式要求学生每天记录一件小事,描写一个人物、事物,记录自己的心情等,字数不用太多,贵在坚持。二是以读促写。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听是用耳朵读,说是用嘴巴写,读是用眼睛听,写是用笔头说。”由此可见,读写都是针对书面表达而言的,学生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文本提供的语言信息、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弥补自己生活阅历的不足之处。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统编版语文教材及课外读物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将文本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对比,从而碰撞出思维火花,还可以让学生摘抄美文佳句等。

素材的积累与运用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平时练笔的自主性,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严,不宜采取命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形式进行练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话题或方向,指导学生自由组织材料,这样学生就不会受作文题目的枷锁限制,从而学会高效地利用日常所积累的素材。教师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应抓住三个训练要点:一是发散性训练。针对同一主题或写作方向,教师要指导学生发散思维,一题多写,赋予文章真实的生活感。二是取舍性训练。精炼是衡量文章质量的重要标准,对于小学生而言,写作并不要求太多的字数,只要他们有取有舍、主次分明,不出现重复的主语、大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文章组织结构松散等问题即可,这些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写作的重点。三是真实性训练。一些作文较差的小学生难免会投机取巧,部分热衷写作的小学生喜欢卖弄,抄袭现象频出。如写《我最喜欢的动物》时,学生会写自己家里养了一头大象或狮子,这明显缺乏真实性。

综上所述,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兴趣培养、表达合理、素材积累这三个训练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  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川王镇海湾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