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各高校也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纳入人才培养之中。新时代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在健全学生人格、彰显高校担当和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呈现出培养内容体系化、学生需求个性化、培养主体全员化、培养方式网络化等特征,但同时也存在缺乏顶层设计、实践环节虚化、指导力量薄弱等问题,急需在顶层设计、指导队伍建设、多方力量合作等方面进行改进,以更好地开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

[关键词]协同育人  创新创业能力  高等院校  实践能力

课题: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四真四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课题编号:SGH20Q233);西安邮电大学2020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研究项目《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高校就业影响的对策研究》(课题编号:ZLG2020-1)。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具有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任务,而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是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一环。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在健全学生人格、彰显高校责任和促进行业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说,提升大学生“双创”教育实效、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

1.健全学生人格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还具有健全学生人格的作用。当前,许多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综合素质不强,还受到了“丧”文化、“躺平”思维的影响。而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世情、国情、党情,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其提升爱国力行的自觉性,还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自我,增强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具备从事创新创业活动所必需的品格和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真正做到丰富生活内涵、升华实践感悟。

2.彰显高校责任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摇篮和基地,具有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因此高校要从在校大学生的实际出发,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专业素质过硬又兼具创新意识的高水平人才。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扣国家战略需要和行业发展需求进行人才培养。这样不仅能满足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还能满足国家对高标准建设“双一流”高校的要求。可以说,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既是高校坚持立德树人的实践需要,也是社会对于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

3.促进行业发展

促进行业发展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之一。一方面,高校设置专业、培养学生是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向各行各业输送相应的稀缺人才。当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锻炼和培育之后,充分的理论支撑和专业的能力培养可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能够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促使其脚踏实地地创新,并认真开展工作和研究,为行业、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另一方面,具有优秀创新创业能力的学生也会反哺高校专业发展,甚至促进新的研究方向。学校再通过“产学研”合作,用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生产,这样就形成了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行业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主要特征

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和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不仅有政策方面的强力支持,还在专业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设计、第二课堂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呈现出了培养内容体系化、学生需求个性化、培养主体全员化和培养方式网络化的特征,需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不断实现创新发展。

1.培养内容体系化

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高标准需求使得学校必须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形成规模化、体系化的发展模式。各高等院校要依据国家决策部署,持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从学校到学院逐级逐步地树立培育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理念,根据社会总体需求,从学校职能部门和教学部门出发,不断更新培养理念、优化培养体系、加强实践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全面发展,使学生认识到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重要性。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在不同年级的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不同侧重,例如大一注重基础知识提升与学业生涯规划;大二进行科技竞赛培育与职业生涯规划;大三侧重动手能力实践、考研或就业选择;大四侧重专业实习与就业能力培养,说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呈现出系统化、整体化的发展趋势。

2.学生需求个性化

新时代大学生对个人的职业能力规划及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有着个性化的需求。一方面,每个学生的需求不同,高校在制订培养手段、营造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全面布局,将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性教育兼顾,最大程度地满足每位学生的需求,提供真正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育人服务;另一方面,随着全国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不断推进,之前学生被动选择创新创业的局面已发生了改观。现阶段,选择主动创业的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这也对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开展相关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征,从现实出发,为学生提供精细化的帮助和指导。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高校在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时要将精细化的理念贯穿始终。

3.培养主体全员化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还体现着培养主体全员化的特征,即从校内校外两个维度展开。从校内的角度来讲,高校的任课教师、就业指导中心、辅导员以及其他职能部门的教师都要积极参与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校内维度的培养主要以专业课程教学的实践环节、科技竞赛、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等形式来实现。从校外的角度来讲,高校要与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基地。实践平台的共建为师生提供了更多参与实习、了解前沿科技与行业动态的机会,能够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另外,大学生“双创”能力培养还应重视家庭因素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制订职业生涯规划和进行创新创业时都会参考家庭的意见和建议。

4.培养方式网络化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通过网络进行培训和实践的比重在增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较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主要依托互联网产生,新媒体的加入导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从单一的线下模式开始转变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无论是从校内还是从校外而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训与教育时,都要结合实际展开线上教育,这种做法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成本消耗且能提升培训效力。同时,互联网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平台,尤其是计算机、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学生,可以利用线上教育进行实习。可以说网络技术与通信行业的发展使得大学生的“双创”教育与实践有了较大变革。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现实挑战

尽管当前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取得了一定实效,但在就业形势愈加紧张、学生思维愈加活跃和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仍然面临着较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顶层设计不足、实践环节虚化和指导力量薄弱等方面。对此,高校要深入分析问题成因,坚持问题导向,直面现实挑战。

1.缺乏顶层设计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不足主要是因高校顶层设计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各个教学部门和职能部门缺乏配合,未能厘清各自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中的分工与职责。很多部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中未能主动作为,主要依靠学工系统发动,无法将全校的有效力量拧成一股绳;另一方面是因为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时缺乏一定的探索与思考。很多部门对于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研究和工作指导流于表面;部分院校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的课程和形式较为陈旧,如以大班制的课堂讲授和大型讲座进行,这种大水漫灌的培育形式难以起到实际作用,不能对学生的问题进行个性化指导,脱离了具体实践;有的学校未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融于政策制度、专业培养计划等方面,缺乏科学、具体的指导性文件和制度约束,易造成“要么谁都管、要么无人管”的局面。

2.实践环节虚化

尽管高等院校都很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实践环节,但从实践环节设置方面来看仍然存在虚化的情况。一是未能从课程设置、学分设置等方面对实践环节的过程、效果进行具体规定,导致实践教学敷衍应付的情况仍有发生。一方面体现在未能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进行有机融合,仍在存在“两张皮”的情况;另一方面体现在课外实践与课内实践相脱节,寒暑期社会实践、科技竞赛等活动未能与课堂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形成有效衔接和资源整合,导致学生参加科技竞赛时还没有找到适合的指导教师。二是高校在制订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方案时,未能考虑专业方向、学生需要等实际情况,仍然采用“千人一策”的实践方式,未能体现个性化、精细化的特点,影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整体效果。同时,还存在方案更新频率过慢的问题,个别学校的培养计划多年不变,未能体现行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3.指导力量薄弱

部分高等院校的职能部门及相关管理单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认识不深刻、不清楚,对于相关的师资队伍建设不重视、不上心。一是很多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还没有形成专业的教师授课团队,只有辅导员向学生授课,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和支持,学生难以对任课教师产生较强的信任,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这主要是因为高校对任课教师的激励政策和重视度不够,对兼职的任课教师无队伍培训、无备课培训、无经费保障、无专业指导、无政策激励,使得任课教师的待遇较低,难以激发工作积极性,无法形成有效的教学队伍,难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及时提供正确引导。二是高校未借助社会力量形成复合型指导团队。很多高校没有借助行业资源,从相关企事业单位选聘指导教师,导致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脱节,未能起到面向实际、面向实践、面向实战的效果。

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创新路径

要想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就应秉承创新、协调的理念,加强顶层设计,增强高校系统聚合性;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内在积极性;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性;集合校外力量,共筑实践平台同心圆,用真招、实招和准招切实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1.加强顶层设计,增强高校系统聚合性

社会发展对创新的需求就是对人才的需求,加快实施创新创业发展战略就必须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持续推进能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等院校要始终秉持科学的发展观念,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结构。一是学校层面要做好规划,革新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思路,以改革教学方法、开展线上线下实践、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为抓手,精准发力、持续用力、实处着力,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和能力,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发展,在全社会形成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赞同之风。二是要建立健全制度保障,提升师生积极参与的内生动力。可通过绩效鼓励、专项经费、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规章制度使师生干事有平台、想法有支持、容错有空间,解决师生的后顾之忧。三是要厘清全校各学院、各部门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方面的角色及作用,构建“三全育人”格局,既要避免各个学院单打独斗,又要避免出现“谁都想管、谁都能管”的情况,凝聚全校力量开展工作,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

2.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学生的内在积极性

高等院校要充分发挥思政育人效力,借助思政课堂、网络思政平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等帮助学生认识到培养创新意识和增强创业能力的重要作用,激发大学生的内在积极性。校内各部门要统筹协调,广泛动员在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就业指导中心举办的各项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活动。学院领导、系部教师、辅导员应整合自身资源,扩大创新创业市场,为学生牵线搭桥,同时要经常与学生谈心谈话,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此外,高校还要积极召开创新创业经验交流会,邀请已成功的学生介绍经验,分析当下的创新创业形势,以更好地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高校要及时向学生传达党中央关于创新创业的政策和要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关于创新创业方面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他们面向基层就业创业。在大学生尝试创新创业的过程中,高校及教师要预先研判学生可能遇到的资金问题、心理健康问题、课程学习协调问题等,尽量做到预判在前、解决在先,通过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和持续性。

3.重视队伍建设,提高指导教师的专业性

当前从事大学生“双创”教育的主体仍以就业部门工作人员、辅导员和院系领导干部为主,加之少量的专业课教师和校外导师,从整体来看,指导教师在专业方面的指引力度仍不足。高等院校各部门之间应当协同发展,重视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打造“复合型、双师型”团队。一是通过开展师资培训,强化教学研究,完善考核评聘制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成立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师的专业性和指导性。二是,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的课程建设工作,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培养方案,课前推送信息、课后交流心得,提高在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信心,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更加全面、清晰地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端正就业观念、合理自我定位、积极主动择业。同时高校还可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教师选派至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拓宽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同时引进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员工担任创新创业课程兼职导师,从而形成一支专兼结合、面向实际的指导教师团队。

4.集合校外力量,共筑实践平台同心圆

高等院校应与市场接轨,充分发挥校企联动的作用,积极与企事业单位、其他科研院所联合进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共筑实践平台同心圆。一方面可以共筑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制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评价等,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推动作用,为学生提供面向“实战”的实践实训平台。另一方面通过校内外专业交流讲座、科研合作等方式开展丰富的“产学研”活动,借此让大学生了解企业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为在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打下良好基础;使校内教师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和技术发展的现状,为打造“双师型”队伍提供保障;充分发挥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转型升级,形成多方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同时,还应进行家校联动,争取家长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支持。

只有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力度,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为新时代培养高水平的人才。高校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开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毕永福,潘莎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以T大学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9):7-9.

[2]陈敏.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现状及提升措施[J].商展经济,2021(9):71-73.

[3]田艳,马晶,杨育智,贺鹏宇.农业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究——以山西农业大学为例[J].科技创业月刊,2021,34(4):147-152.

[4]王风.思政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投资与合作,2021(4):171-172.

[5]王珊珊,施彦冰,齐悦,王采琳,郝玉娟.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对提升自身竞争优势的影响[J].辽宁高职学报,2021,23(4):104-107.

[6]谭建伟,梁婷雯,王建东.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影响路径研究──以重庆市为例[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1(8):58-64.

[7]高冰倩,李育光.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设的方法浅析[J].科技风,2021(10):162-163.

(曹珂扬:西安邮电大学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