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探索大学生居家防疫的心理压力应对及自我调适作用,本文通过发放网络调查问卷,分析了数百名美术系学生和影视系学生,通过S-O-R模型研究大学生居家防疫期间的压力来源、存在的心理问题以及自我采取的有效应对方式。调查分析表明,高职学生居家期间,美术系与影视系学生经历突发卫生事件的变化情况差异不大;防疫环境下大学生居家的自我调适,显著影响了其应对压力的表现;艺术疗愈法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据此本文认为,防疫环境下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应对及自我调适是非常必要的,高校对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应对及自我调适的协同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压力  自我调适  艺术疗愈法

课题:2020年陕西省高校防疫心理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SY009)。

引  言

新冠疫情防控开展了两年多的时间,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即使面对可怕的病毒,社会依旧要照常运行,学校依旧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我国部分学校的大学生群体根据教育部统一安排居家开启线上网络教学。大学生居家防疫面对的压力根据疫情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居家防疫期间的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及自我调适研究,既是特殊情况下的创新研究,也是居家防疫现实需要的理论指导。

本文以837名大学生的问卷加案例数据探索分析,立足积极心理学领域,探究大学生在经历公共卫生事件时,面对各种压力、积压负面情绪后,居家防疫的压力应对及自我调适情况,旨在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发现和应对心理问题,缓解大学生在疫情期间居家的心理压力,对促进大学生居家防疫保持良好心态、维护身心健康、促进自我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本文采取艺术疗愈与积极心理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艺术类专业学生如何将所学专业作为一种积极的自我调节方式,帮助大学生宣泄情绪、净化心灵、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以有效防范心理疾病的发生。

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系“2020年陕西省高校防疫心理教育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项目”,抽取陕西艺术职业学院2个学院837名居家防疫高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性别分布是:影视系男生129人(39.94%)、女生194人(60.06%);美术系男生196人(38.13%)、女生318人(61.87%)。年龄分布:均龄19.66-19.90岁。年级分布:美术系一年级250人(48.64%)、二年级191人(37.16%)、三四五年级73人(14.20%);影视系一年级186人(57.59%)、二年级113人(34.98%)、三四五年级24人(7.43%)。

2.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掌握、分析已有的研究信息,了解和把握国内外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2)调查研究法:通过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采用问卷、个案分析等多种调查手段,了解学生居家防疫心理发展的现状,寻找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从而为制订有效的对策提供实证材料和分析依据。

(3)个案访谈法:选择8个大学生做个案访谈研究。其中,男女生各4名。影视系学生谈朗诵对自己居家防疫产生的影响,美术系学生谈绘画对自己居家防疫产生的影响,在同种压力的对比下,不同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变化。

(4)行动研究法:通过追踪、追因和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总结个案访谈、学生的真实故事和心得,得出有益的启示。

结果与分析

1.居家防疫大学生在生活应激刺激下的变化

当大学生遭遇生活压力,焦虑困顿情绪蔓延,导致出现种种问题,亟待解决。调查发现,自我解决问题是大学生选择最多的途径,其次是寻求朋友帮助,寻求亲人帮助;就学校层面应对突发卫生事件来说,大学生最为迫切的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支持辅导,这些需求如果得到满足,就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进行自我调适。大学生拥有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高校乃至和谐社会;在经历特殊生活的应激后,大学生发生诸多改变,从根本上更加敬畏生命,有利于健康生活,见图1~6。

20220923160349457-78-8f801.jpg

20220923160403466-99-0ea96.jpg

图1~6  疫情期间美术系和影视系大学生的居家变化情况

2.美术系与影视系大学生居家防疫受到压力的情况与自我调适情况

调查发现,美术系与影视系大学生居家防疫受到的压力最明显的是“上网课眼睛身体受累”、“电视手机的疫情信息”、“父母对我唠叨担忧多”,其中美术系学生“上网课眼睛身体受累”带来的压力比“电视手机的疫情信息”带来的压力要小,而影视系则相反,见图7~8;对于自我调节情况,最为明显的是“音乐唱歌抒发情绪”,其中美术系学生更注重“自我放松身心调节”,而影视系学生更注重“在家运动舒缓紧张”,见图9~10。


20220923160642162-50-9b67b.jpg

图7~8  美术系与影视系大学生居家防疫受到压力的情况

20220923160700933-71-8ab41.jpg

图9~10  美术系与影视系大学生居家防疫的自我调节情况

讨论与建议

1.完善大学生居家防疫的压力应对模式,能够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据调查,大学生居家受到的压力较多来自上网课、电视手机等媒介以及父母的担忧。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受网络渗透的影响,高职学生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在不断改变,在这种大趋势下,高职学生容易受到更多来自网络的压力,影响正常生活。疫情期间高职学生居家学习生活,远离校园集体活动与老师同学的监督,而自身心理素质较弱,导致学生容易在各种刺激作用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影响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从心理学分析,压力是一种心理反应,也就是应激反应,受外在事物干扰,影响身体、精神层次和自我表达,阻碍人生进步。大学生必须把握好这种压力,激励自己,将其转化为动力,提高学习效率,作出正确决策。

2.大学生居家防疫时作出的自我调适,能够有效保护其心理健康

据调查,不同的自我调节方式均能发挥一定的舒缓减压作用。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在个人发展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考验,伴随着沮丧、慌张、愤怒等情绪。面对这种种坎坷,只有努力跨过去,才能看到未曾见过的美景。高职学生面对不同的生活应激,必须正视压力,抵御压力,善于进行自我调节,才能解决心理问题,转换不良情绪,健康成长。所谓自我调适,是既要调整自己的认知,改变不合理的观念,又要正确认识自己,以此来对抗挫折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就大学生的行为特点与教育背景,自我调适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走出去”,当学生面临各种压力与负面情绪积压,可以选择向辅导员、亲人、朋友寻求帮助,甚至通过网络在线的帮助来克服危机,保持良好的心态;二是“请进来”,将积极心理因素容纳进来,为自己的内心“增添一把火”,在这种积极效应下改变不良认知,进行自我调适。

3.艺术疗愈法能够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从调查可知,美术系与影视系大学生能够借助艺术疗愈法,抵抗压力,进行自我调适。在居家防疫期间,以各系专业为特色,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继续开展 “一系一品”的特色心理实践活动,如影视系“心朗诵”、美术系“绘画表心”、音乐系“我唱我心”等。采用艺术疗愈与积极心理相结合的方式,了解艺术类学生如何把自己的专业作为一种积极的自我调节方式,换句话说,是将积极心理学和艺术教育中的音乐疗法、舞蹈疗法、绘画疗法、戏剧疗法等方式相结合,抒发和投射个人内心压抑的情感,展现个人的成就和价值,并强化个人意志、转移注意力于活动的情境之中,从而减轻心理困扰。

4.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支持辅导,以保证居家大学生心理健康

正如“心理健康,受益你我他”。构建积极心理学领域的个体压力应对和自我调节模式,矢志不渝地向学生强调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和健康功能,引导学生发掘自身资源、接纳过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树立对生活的自信。即使在重大疫情下,依旧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和自己擅长的方式正确面对困难、勇敢接纳过去,用自己所学的艺术专业去缓解压力、感悟生命,保持对生活、对未来的信心。组织积极心理学领域的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使学生在一种自由开放、舒心自信、从容不迫的育人环境下接受生活,面对生活。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防疫环境下高校对大学生应对压力和自我调节的协同帮助是非常必要的,艺术高职院校学生通过艺术疗愈法,能够有效进行压力应对和自我调节,促进大学生的情绪转换,积极生活,敬畏生命。

2.不足与展望

由于条件不足,本文在探索艺术类学生如何实现用艺术专业达到自我调节与疗愈功能效果的细化研究上仍有缺陷,需要进一步弥补完善。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在居家防疫过程中产生压力及不良情绪的原因分析,基于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呈现多元化的特点,找准问题的本质所在,采取有效艺术疗愈的应对策略,帮助高职大学生学会居家自我心理调适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文龙,刘瑞芳,张文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探析[J].亚太教育,2015(15).

[2]刘湘玲,童志宏.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0(1).

[3]崔璨,刘慧英.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启示[J].人才资源开发,2016(22).

[4]何利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D].青岛:中国石油大学,2006.

[5]李画白.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的研究[J].亚太教育,2016(27).

[6]王晓宁.艺术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初步研究——以艺术治疗为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22).

[7]章学云.表达性艺术治疗研究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8(2).

[8]王叶梅,王枫.表达性艺术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校园心理,2020,18(1).

(张海莉:陕西艺术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