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高校开展的足球普修课教学活动中,传统教学模式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理论+训练”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使学生较好地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显不足,理论学习与日常训练无法有机结合,训练活动时间占比较低,由此使得教学成效难以体现,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给予学生更多学习空间,确保教学活动有序进行。本文简要概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以此为指导构建普通高校足球普修课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进行试验设计,并依据试验结果提出对应的优化意见,以此为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为提升普通高校足球普修课程的教学成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足球  普修课  对分课堂

课题: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课题,课题编号:20JK0083。

引  言

普通高校的足球教学模式改革一直是我国足球普修课整体教学改革的薄弱环节,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积极性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都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方面的改革进程相对较为滞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为学生提供多元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足球技术和提升学习兴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产生良好的改革成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对分课堂的概念

对分课堂是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在2014年提出的结合了讲授式课堂与讨论式课堂优势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将教师讲授与学生讨论分开,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环节,并在整学期的学习中预留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完成个性化的内化吸收。与此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也转变为过程式评价模式。在对分课堂模式不断深入实施、相关方面研究更加完善的背景下,对分课堂的学科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具体实施模式也得以优化,为推动教学改革深化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对分课堂的理论基础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提出,是针对我国高等教育课堂教学环节存在的现实问题,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而逐步完善的。首先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外界刺激以及学生自身行为对刺激所产生的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系,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教学活动开展引导学生改变自身行为。其次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是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侧重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协作,与社会建构原则具有较高的契合度。再次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体,学习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过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操作基础。

3.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特征

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特征主要体现如下:一是能够通过自学—指导模式的构建,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留白,既能够引导学生明确教学重点,又能够通过足够的留白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二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而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侧重于学生情绪体验的诱发,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与学生个体学习的差异性结合在一起,强调学生的自我责任和自我实现,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三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适应社会类教学模式特征,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相互监督,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知识内化吸收的效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基于对分课堂的足球普修课教学模式设计

1.教学目标设计

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足球普修课教学目标设计应当结合新时期高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将教学目标优化为统一的体系。结合学校的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课程教学目标体系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对分课堂的足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

20220922103157643-9-3430e.jpg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要深入了解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理念的基本要求、具体操作方法、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同时还应当参考现有资源,准确分析整体学生状况、不同学生的学习特征、爱好等,为学生提供自己的基本信息。借助微信群或其他途径搭建合适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无障碍交流,为课堂教学真正实现对分奠定良好基础。

2.教学评价内容设计

为更好地评价教学活动开展的实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评价,本文依托相关理论研究,结合普通高校学生足球普修课教学目标体系,将测试范围界定为身体素质、足球技术和锻炼态度三个层面,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20220922103244024-20-fb23b.jpg

表2  基于对分课堂的足球普修课教学评价体系

在统一评价体系后,教师应当采用过程性评价模式,对所有学生定期进行考核评价,借助计算机软件或EXCEL表格,统计每位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考核结果,并进行曲线分析。通过分析结果,能够更加直观、形象地了解学生个体的进步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此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最终教学目标的达成。

3.教学过程设计

为确保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充分体现出来,教师要在学期开始前,利用具体测试指标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足球技术和锻炼态度进行评价。采用随机方式将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教学时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均无差异,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训练”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以每课节45分钟时长为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环节是教师教授和准备环节。依据教学大纲讲解足球技术重点和难点问题,相对传统讲解模式,讲解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之间,并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相应问题,明确训练内容要求。内容讲解完成后,在教师带领下,学生进行准备活动并进行小组讨论,明确训练活动重点,相互之间进行深入交流,为后续独立学习训练做好准备。

第二环节是学生独立学习和完成作业阶段。训练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完成作业内容,相互之间不进行交流,根据训练情况准备作业答案,为后续小组讨论做好准备。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独立学习时长控制在10~15分钟之间。在这一环节的教学组织中,教师需要仔细观察学生自主完成作业的情况,分析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初步制订对应的解决方案,为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供指导。

第三个环节是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环节。学生先进行分组讨论,解决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答案汇总。在教师引导下,组织全班范围内的讨论交流和展示。这一环节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的关键环节,也是比较难以把控、容易偏离教学主题的环节。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做好对应的组织和引导,要求讨论交流主题应当与教学重点要求相一致,避免出现讨论过于随意而造成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

教学模式应用结果对比

1.实验前后指标测试结果对比

为更好地对比两组学生在不同测试指标实验前后的差异,参照不同项目成绩评定标准进行百分化处理,计算各组平均分,实验前后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如表3所示。

20220922103313279-96-0e248.jpg

表3  基于对分课堂实验的指标测试结果对比

2.教学模式应用结论分析

基于实验前后不同指标测试结果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成效方面具有明显提升,不同方面的应用成效主要呈现如下特征:

身体素质方面,两组学生在实验前后都有一定差异,但是整体进步不够明显。在当前基础教育阶段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普通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整体上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受到身体生长规律的影响,高校阶段学生身体素质的成长速度明显变缓。同时足球普修课课程开设时长不足,教学活动开展更侧重于技术训练层面,专门的身体素质训练内容占比较低,使得两组学生在这方面的训练成效都不够明显。

足球技术指标方面,实验组学生技术水平较之对照组有明显提升,说明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升,独立学习和小组讨论环节的应用,使学生的知识内化吸收能力明显增加,足球本身属于团体性项目,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对解决学习重点难点问题能够起到更好的帮助作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使其有更多时间与学生交流,更为直接地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学习兴趣(心理学测试)方面,实验组学生的兴趣提升也更为明显,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就感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来,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加强,更加适应高校学生自主展示心理的要求,教师讲解内容比例的降低,也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足球普修课所面临的问题

1.教师教学指导能力不足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将学生与教师共同作为教学组织的主体,将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放在学生层面,由此也对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对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教师需要将理论讲解和指导内容压缩至传统教学模式的一半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指导能力。多数教师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中还存在思想认识层面的偏差,将对分课堂与放任学生自主训练相等同,虽然压缩了理论讲解和技术指导的时间,但是在学生讨论和交流过程中没有进行应有的指导,使学生缺乏理论结合实践的训练,甚至出现不讨论的现象,对教学成效造成不利的影响。

2.课堂讨论无法满足信息交互需求

足球是具有明显团体性特征的运动,不同位置角色具体的训练要求也有所不同,学生在进行技术讨论时,通常需要进行小组细分,展开更为深入的讨论。但是在多数普通高校的足球普修课教学中,课堂时间较为有限,无法满足学生深层次讨论活动的开展要求。虽然也能够借助微信群等信息平台进行讨论交流,但是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形式而言,讨论效果明显不足,使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也受到限制。

3.学生主体地位凸显不足

虽然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理论上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实现深层次参与,能够将理论学习与实训相结合,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不同学生认知层面的差异,自主完成作业和小组讨论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教师在无形中增加了对学生的指导,代替学生完成问题,导致课堂教学逐渐回到传统教学模式。这样不仅削弱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还使得教学模式改革流于形式,无法满足学生足球课程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

4.教学模式的应用成效有待提升

基于本课题及相关学者研究显示,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普通高校足球普修课教学体系改革,在足球技术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成效,也能够较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方面所能够达到的效果较为有限。同时由于教学条件限制,缺失了学生团队协作和参与比赛能力的评价指标,无法进行相应的评价,同时对学生参与足球运动习惯方面的促进作用也无法进行准确评价,这都使得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成效的评价存在一定偏差,无法对人才培养效果进行全面评估。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足球普修课的改善路径

1.提升教师教学指导能力

在普通高校足球普修课教学改革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能够起到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同样会出现不同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学生讨论过程中对问题的挖掘更加深入,对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必须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建设,有效提升教学指导水平。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当能以简练的方式指出学生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学生个体训练中的不足,推动教学模式不断优化,切实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体现出来。

2.强化信息化平台的应用

对分课堂的教学组织、问题讨论与总结、作业发布和批改等,都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充分利用学校或公开的教学平台,实现这些方面的信息化建设,尽量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对接效率。同时还要利用信息化平台全面采集学生在基础知识学习和训练过程中的数据,明确学生学习滞后的环节,为后续教学内容的组织奠定良好基础。在学生课外自主训练环节,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和指导,通过在信息化平台上传视频的形式,分析学生自主训练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推动教学模式不断优化。

3.创设学生自主训练的环境

要确保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足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成效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要充分研究对分课堂教学理论,细化相应的教学组织,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满足学生个体的多元学习需求。对于学校层面而言,应当重视学生日常训练对场地、设施的需求,尽量采用多元化的开放形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训练场地,结合校内的体育社团组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训练环境。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聘请专职足球运动员参与到学生的训练和指导活动中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足球运动习惯。

4.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足球普修课中的应用,要注意在身体素质训练方面,还应当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将二者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应当进一步强化对身体素质训练方面的研究,更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确保学生在拥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足球技术水平。同时在教学模式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分析不同教学模式相对应的元素,分析教学元素重合的部分,实现多种教学模式的创新结合,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奠定良好基础,为教学成效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  语

在普通高校足球普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作用已经能够较好地体现出来,对于相关教育工作者而言,必须要全面革新传统教学理念,结合实际做好问题分析,及时调整优化教学内容,以此才能更好地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出来,为全面提升学生足球课程的学习水平、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代斌.实现高校足球训练教学科学化的路径探析[J].现代农村科技,2021(9):83.

[2]刘佳慧.翻转课堂引入上海体育学院足球普修课中的教学实验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21.

[3]赵梦丽.“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足球普修课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21.

[4]蔡广,项和平.校园足球普及背景下高校足球普修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安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26(3):119-125.

(赵伟:陕西理工大学体育学院)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