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9151028790-36-cfd2b.JPG_scale.jpg

修葺后的“山阴书院”

2018年,当我第一次踏进学校大门,眼前山阴小学的景象令人震惊。也许是因为经过了暑假,校园内杂草丛生,枯枝散落,三座黑沉沉的古老建筑顶部坍塌,整体倾斜,墙壁上几处长达一米的裂缝中生长着几棵手腕般粗的构树。幽暗的门洞张开巨口,仿佛随时要吞噬周围所有生机,斑驳的墙皮无力地挂在教学楼围墙上。还有一推就会掉落的教室窗户,老旧的课桌和即将散架的教师办公桌。学校另一侧,石棉瓦临时搭建的自行车棚以一种怪异的姿态“强撑”着,砖头垒就的厕所满是蚊蝇,臭气熏天。这哪里有一点百年老校该有的模样?更为严重的是,学校里仅剩下了69名学生,家长还在纷纷要求给孩子转学,这所可怜的学校奄奄一息,仿佛下一刻便会消失……

20220909151115667-62-b3fa5.JPG_scale.jpg

山阴小学初印象

创办维艰

山阴小学的前身是当地一所青龙寺,位于旧泉坊村东侧,这是一座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经存在的古老寺院,历史悠久,香火鼎盛。高乾三先生1886年出生于原陕西户县旧泉坊村的一个书香家庭,从小聪慧好学。1913年,从当时的关中大学堂(现在西北大学前身)毕业,考入日本东京文学院,与同乡杨明轩、刘东堂等一起公派留学。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高乾三与杨明轩、刘东堂等人义愤填膺,他们于1915年初愤然回国,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现在北京师范大学)国文专科学习。毕业后,杨明轩留在北京开展地下革命工作,刘东堂返乡,高乾三回西安从事教育工作,后因西安局势动荡,学校纷纷停课,高乾三不得已于1917年返回故里。回乡后受附近富商邀请,在吴家堡私塾任教。

高乾三知识渊博,见识深远,讲课新颖灵动,能够汲古润今,深受学生喜爱。1918年,他受地方乡绅、百姓邀请,决定回到家乡在青龙寺旧址上办学。为了建成学校,高乾三将自家房前地头的树木全部捐给学校,周围乡绅百姓也纷纷解囊捐资。附近的旧泉坊、后寨、新寨村民无偿提供劳动力。众人将青龙寺原来的三进九间大殿改为教室、教师休息室,又在中殿的东西两侧各建成一栋二层楼房,一层作为教室,二层作为边远学生宿舍。当年秋季,学校便建成开学,高乾三为学校取名为“户县私立山阴小学”。山阴小学也是户县(现西安市鄠邑区)历史上继“苍溪小学”之后的第二所私立学校。之后还有明新、渭滨、竞进、正化、大同、竞新等六所私立小学先后创立。

据程宜生先生所撰《高乾三与山阴小学》一文记载:“学校无固定资金,开办之初,经费开支全靠所收学费,入不敷出,因此教员中凡本地人均属义务职或半义务职,高乾三亦不例外。为了接济学校,高乾三让学校将所需物品、器具从自己家中取用。教员的伙食由自家供给。”虽然经费紧张,但学校也没有增加学费。高乾三日记中有《为筹款上县公禀》一文,写道:因乡间贫寒居多,若强使缴纳,转致辍学,故学费有贫寒酌量减免一条。为了解决学校经费问题,高乾三发动教师、学生开展勤工俭学,当时的教员杨干青,毕业于浙江省立蚕桑专科学校,他把自己家培育的桑树移栽在学校附近,带领学生养蚕,弥补学校经费。有老校友回忆,当时课桌下放着蚕箩,上课时还能听见蚕儿“沙沙”地吃桑叶的声音。为了解决教师工资,从1923年起,高乾三每周一至周三骑着自行车到西安中学等几所学校任教,周四至周六再回到山阴学校工作,将每月挣取的钟点费——三四十块大洋作为教师工资,每月每人2至3块不等。直到1926年,因当时的陕西省教育厅将钟点费错寄到镇安,才被迫停止。

高乾三思想先进,爱国忧民意识极强。他在往返西安任教途中,经秦渡镇时,利用晚上的时间在当地民众中间宣传新思想,至今当地仍保留有多块关于他的文章碑刻。他参加户县天足会,编写了《剪辫歌》《放足歌》,于1923年创办山阴小学女子分校。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他多次在当地的罗什集、庞光集等农村集市上演讲,以耳闻目睹之事实,揭露帝国主义罪行,动员民众抗日救国。他所说的话“日本弹丸小国,竟然欺负我泱泱大国,我们四亿人民团结起来,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们淹死”,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1926年,驻户县军阀何经纬指派各校长下乡催缴军粮,高乾三再三推诿不成,无奈借病请假,免于下乡。1927年关中农民反抗苛捐杂税的“交农”运动爆发时,当地农民在山阴小学召开群众大会,发起抗粮抗款斗争。催粮款的军阀何经纬下属士兵企图破坏集会,镇压农民运动。农会领导高德隆等人带领农民自卫军和群众手持大刀、梭镖,打跑何部士兵,缴枪4支,活捉士兵一人。受其影响,当地村民思想意识先进,积极支持革命。1949年5月26日,解放军华北兵团一部一千多人由长安方向而来,进驻旧泉坊作临时休整,村里组织农户热情接待,协助做饭,缝补衣物、被子。住宿的第二天,在山阴小学操场召开大会,宣传政策,整肃纪律,并处决一名叛乱分子。

20220909151233079-75-bcba1.JPG_scale.jpg

1914年在日留学期(左起杨明轩,刘东堂,高乾三)

百年坚持

因经费拮据,山阴小学的办学条件非常简陋,民间一度曾用“烂山阴”一说形容山阴办学之艰难。有校友回忆,他们上学时教室就在青龙寺的大殿内,两边是佛像,用泥坯墙在中间隔开,墙上留半人高的小洞,供村人祭祀。中间作为教室,没有课桌,就用两米多长、30厘米左右宽、3厘米厚的木板,两头用土坯架起来代替桌面。课凳是1.5米长、30厘米高的长木凳,5至6名同学挤在一起上课。黑板是一块1.5米长、1米宽的刷了油漆的木板,挂在墙上,写字时黑板与墙发出“哐哐”的撞击声。课间休息时,同学们经常由两边隔墙上的小洞钻进钻出,在佛像下面玩耍。

学校条件简陋,学生更是贫寒子弟居多,到了冬天,孩子们衣衫单薄,有些学生没有鞋穿,就把细黄土扫到脚下,堆成堆,上课时把脚埋进土中取暖。因为社会动荡,土匪横行,远路的学生特别是女生经常被土匪抢劫,高乾三就安排学生住在学校。但即使这样,土匪依然会闯入学校,无奈之下,高乾三向政府多次申请,把错发往镇安的钟点费追回,在学校东南角建成碉楼一座,买了4杆快枪,成立了教师护校队保护学校,学生这才得以安宁。

虽然环境如此,但当时的山阴小学办学理念却十分先进,管理严谨规范。学校分为初等四年,高等三年,共七年学制,分年级授课。开设国语、算数、自然、图画、手工、唱歌、体操等课程,各年级不等。一年级入学时,会为学生发放国语、算数课本和铅笔三样,逐年级增加。所用的课本和教具,均是派专人从上海采购的。学校管理严格,每班有日志,学校有周志,每周总结讲评。每周一早饭后是固定的例会时间,由教师带领学生在操场集中排队,面向主席台站立,表情庄重严肃。第一项唱国歌,升国旗;第二项由校长整衣肃容,先向国旗行鞠躬礼,然后领着全校师生背诵“孙中山总理遗训”。这些做法曾被户县各学校广泛推广。

1940年5月,在山阴小学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乾三因常年奔波,废寝忘食,终致积劳成疾,医治无效,不幸病逝。为了缅怀和纪念他,当地社会贤达、山阴历届学子、父老乡亲及本家族人共同集资,并义务出工,在学校西南方向修建“高乾三先生纪念塔”一座,镶嵌功德碑一通。时任陕西省主席蒋鼎文题“教泽长流”碑,时任陕西省教育厅厅长王捷三题“教泽不朽”碑,分别安置在塔身左右两侧。该塔毁于文革期间,1986年初,经校友提议,在学校大门内重修纪念塔一座,仍用原来塔上的题词。

虽然条件简陋,但山阴小学的教师非常敬业。他们在教学上一丝不苟,在管理上宽严有度,在作风上严以律己。全体教师周一至周六全部吃住在学校,桌凳坏了自己修,墙壁破了自己补,黑板不中用了自己刷,并用微薄的工资为学生购买演出的幕布、道具。山阴的学生也非常珍惜机会,学习非常刻苦,先后涌现出吕赞襄、曹西文、杨干青等优秀校友和弋辉、弋兆麟、刘印初等新中国的专业人才。截至2018年,山阴小学总共经历了38任校长,为国家培养出近7000名学生。

20220909151432451-69-491f9.JPG_scale.jpg

20220909151432451-69-491f9.JPG_scale.jpg

山阴小学初印象

重焕新生

2018年,西安市实施“名校+”工程,山阴小学划归西安惠安小学管理,改名为西安惠安小学山阴分校。本着“以大带小、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大力发掘其深远的历史文化,凝练不屈不挠的办学精神,深入实施文化引领工程,使山阴小学的办学品质和条件在短短三年多时间内得到彻底提升。学校面貌的改变和教育质量的提升,使生源逐渐回流,目前在校学生已达140余人,回流率超过100%,而且还在以每年20人左右的数量增加。

如今的山阴,远远看去,高高耸立的高乾三纪念塔被周围的青松环抱,熠熠生辉。走进校门,由原青龙寺三座大殿改造而成的山阴书院修葺一新,典雅幽静。古老建筑修葺如旧,并得以保护利用,在富有现代气息的校园中显得格外安静。三座建筑被分别作为“高乾三办学事迹纪念馆”“学堂”“博阅阁”,供人们瞻仰和学生学习、读书使用。东侧的种植园是学生实践劳动的教育场所;西侧新铺设的塑胶运动场是孩子们嬉戏玩乐、强体锻炼的开心园;北边的教学楼窗明几净,部室齐全,现代化教育设施一应俱全。一所现代教育与传统文化紧密结合的学校,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新乐园。

在发掘山阴历史的过程中,山阴的故事感动着一批又一批热爱教育的人们。鄠邑区诗词楹联协会会长李景宁先后多次带着他的团队到山阴采风,为山阴撰联、赋诗。鄠邑区书法协会的石侃之、张志远、万东庆等书法爱好者纷纷为山阴题匾、题联。山阴校友和陈启、王剑峰等文化友人写了诸多回忆录和文章。

山阴是一所幸运的学校,她的创始人高乾三先生和历届继任者以及校友为她留下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虽然饱受艰辛,但卓然屹立,在她最艰难的时候,赶上了国家教育优质发展的好政策和“名校+”工程的好机会。在政策的支持下,她凭借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攻坚克难,触底重生,迈向新高地,成为偏远农村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她的成功经验也为农村偏远地区小规模学校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好路子。

作者单位:陕西省西安惠安小学






责任编辑: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