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化工技术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之间必须保持较高的契合度,在校企合作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应摆脱传统办学体系中校企脱离的现象,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为目标构建新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学模式改革,进而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本文在简要概述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化工技术专业的发展背景,并提出了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路径,以期为教学改革深化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校企合作 化工技术专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


化工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甚至被称为是与轻工业和重工业相并列的工业分类。在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化工产业的地位还将不断提升,这也对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相关院校而言,如何适应这一发展形势,构建更加科学合理、具有实效性的人才培养体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目标,强化这方面的理论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1.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多用于中高职院校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中,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学校采用多种不同途径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以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并强化了企业对学校专业教学的引领,是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校企合作模式的开展,不仅注重学生的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还注重学校与企业在培养资源方面的共享,有效提升了专业教学与市场接轨的水平,将实践与理论有机结合,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2.订单式人才培养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在经营活动开展中,根据经营战略人才需求,向学校下达特定数量和规格的人才培养订单,学校依照企业主导要求,在双方协作下依照订单要求进行人才培养,最后企业对人才进行验收及录用。在目前合作的体系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又分为紧密型、直接型、间接型三种,在某些院校办学体系中,还出现了三方深度参与的“1+1+1”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也就是“基础教育+共同培养+企业实习”的模式。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共享水平,提升了人才培养指向性,能够实现校企合作双方的共赢。

化工技术专业的设置背景

1.行业背景

化工产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以化学方法应用为主导的工业,其产生和发展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对人类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化工产业从原本的几种产品生产已演变为多行业、多品种的生产部门,逐渐成为知识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相互结合的产业类型,对所需人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工产业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但是在煤化工、生物化工及部分细分产业类型发展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2.社会背景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化工产业在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依然较为重要,但是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局势发生了巨大变革,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面临更加严峻的风险。对于企业而言,应对市场经营风险的基本前提就是要拥有更多高技术水平及创新意识的专业人才,以此才能够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有效提升化工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专业背景

在化工企业经营活动更加细化、专业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化工专业的教育活动也处于不断改革的进程中。在相关院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多从社会需求角度出发,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了实训条件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水平。但因化工产业本身处于急剧变革的时代,教育体系与社会需求之间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人才培养无法完全满足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

要构建更加合理、高效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首先需要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组织方面进行变革。在课程体系组织方面,要从公共基础课、职业技术学习和综合素质培养三个层面出发,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尤其是要通过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模拟生产实训等课程的构建,提升化工技术专业教学的完善程度。订单式人才培养相对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言,最为突出的特征是要培养企业生产一线所需要的针对性技能型人才,课程体系的设置兼顾了整体与单门课程的统一。另外,在教学内容组织方面,要将实践教学有机融入进来,并合理设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

2.师资团队建设

目前,各个高校在专业师资人才培养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力度,有效提升了专业教育教学水平。在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中,师资团队建设需要从三个基本层面入手:一是强化专业教师队伍自身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结合的特征,但理论研究依然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基础,是教育教学体系的基本支撑。在化工理论知识体系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必须要对教师队伍的继续教育予以高度重视。二是要从企业聘请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人才,采用灵活性的教学管理模式不断充实教学队伍,有效改善专任教师队伍的整体结构。三是要能够积极构建任课教师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交流机制,采用部分教师到企业任职并参与一线生产管理的形式,强化教师对生产实践的了解,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

3.基于校企合作平台完善实践教学条件

在传统的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学校内部建设的基础化学实验室、专业仿真实验室及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室为基础,虽然能够满足学生基本的实践教学要求,但是与生产实践的现场要求之间还存在一定偏差。尤其是在化工生产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企业通常是新型技术的首先应用者,但学校受限于多方影响,在这方面更新会出现一定不足。在这种情形下,需要强化以校企合作为载体的实践平台建设,为学生去企业内部实践提供条件,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教材建设与开发

教材是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针对目前相关院校在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可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做好教材建设与开发工作。一是加强教材内容更新频率。化工行业技术发展的速度在不断提升,虽然传统技术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型技术革新频率逐渐加快,因此,学校必须确保教材内容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革新,这样教学内容才能满足企业生产要求,提升校企合作水平。二是要加强校本教材建设,订单式人才培养具有较为明显的针对性,在教材编写中必须要依托校企合作强化企业在特殊生产技术方面的要求,有效提升教学活动开展的针对性。三是要构建更加完善的教材体系,要将目前已经能够成熟应用的新型化工技术编写为新的相关章节内容甚至开设专门的课程,以完善学生的理论知识,为其就业水平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四是要能够完善各门教材的实训指导教材建设,以确保实践教学资料与实践活动相对应,有效提升实践教学的水平。

5.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已经成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校企合作的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而言,其建设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合理确定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形式,包括微课视频、实践场景分析、专题讲座等,通过这些资源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提供多方面支撑。二是在内容选择上,要更加契合合作企业生产实际要求,尽量从企业实际生产层面构建教学资源内容。三是要制订完善的信息化资源建设计划,及时对信息资源内容进行更新,确保信息化教学资源与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进程相对应。四是要尽量提升教师的信息化资源建设水平,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整体质量。

6.评价体系改革

基于校企之间的良好合作,要提升订单式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强化对学生评价体系构建的重视度,构建新型评价体系。从学生培养要求方面而言,要从知识和技能两个层面加强对学生的合理评价;从评价活动开展的主体而言,要构建学校与企业双重考核体系。同时,在具体评价工作开展中,应当改变传统的阶段性评价模式,由企业管理人员、教师和其他同学共同组成过程性评价。在学生入职之后,还应当依托第三方教育管理机构实施跟踪性评价,以此才能够真正发现现有教学工作开展的不足,更好地提升教学活动开展的针对性,为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化工技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要点

1.更加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在学生入学的初期阶段,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活动就具有较为明显的针对性,如何确保学生全面提升实践能力,更快适应企业生产创新的实际要求,是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的基本问题。因此,在人才培养建设和推进的过程中,学校应当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构建完善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仅要适当调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还应当加强实践平台建设,为学生创设更加优化的实践教学环境,切实为学生实践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2.更加侧重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培养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较容易忽略的方面,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生认为自身只要能够完成学校要求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习、掌握对应的实践知识,就能够满足企业就业岗位的要求,因此丧失了创新能力提升的驱动力。对此,学校应当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化工行业发展特征和技术特点等方面的教学,引导学生科学认识创新能力,并认识到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性。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完成基本学习的基础上,在实践中培养出应有的创新意识。

结 语

订单式人才培养体系的完善,需要学校、学生、教师、企业等各个方面的共同参与,需要在创新基础上搭建更加完善的人才培养平台,在不断提升学生培养水平的基础上,满足化工企业高速发展的要求,为推动我国化工企业创新发展起到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寇鹏斌,朱啟进.高职院校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J].化工管理,2020(30):25-26.

[2]孙琪娟,闫晓前,候党社.高职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能力体系构建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9,47(24):169-170+188.

[3]卢俊,吴永平,张伟,李民君,吴晓滨,谢修伟.校企合作下应用化工技术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化学教育,2016,37(14):58-61.

[4]杨明华,郑云法,顾勇冰,张春牛,刘细本.化工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0,38(4):223-225.

作者单位:榆林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榆林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