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我有幸加入陕西省名师任院玲老师主持的《核心素养视角下第二学段数学教学目标达成的实践研究》省级课题研究中来。一年来,在任老师的带领下,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查阅资料、共同研讨、消除疑惑、达成共识等环节一步步深入研究,使我对此课题有了清晰的认识和不小的收获。

课题中有几个关键词,值得明晰与深研。首先是“核心素养”。说实话,在平时繁忙的教学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主要关注的是自己所教年级的学科知识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却鲜少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对“核心素养”概念的认知感觉看不见,抓不住,似懂非懂,模糊不清。听了任老师及诸位专家的讲座后,我逐渐认识到“核心素养”就像是鸟儿飞翔的“翅膀”,对学生的成长意义深远。

“核心素养”可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它就像一座桥梁,将党的教育方针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可操作的、教育工作者容易理解的具体化要求,是学生应具备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对于提升我国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中小学各学科都应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根基,再聚焦出富有本学科特点的核心素养。

既然是数学研究的课题,当然要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了然于心。2017年,《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把高中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为:数学抽象、数学建模、逻辑推理、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高中段数学课标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界定,是我们小学段数学核心素养的根本依据。再结合较早发布的《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十大核心词,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模型思想、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现在可能又要增加一个词“量感”),为了更加直观地融合理解六个数学核心素养和这十个核心词之间的层级关系,我在曹培英老师三棱台图示的基础上将它们的关系诠释如下。

通过图例,我们就很容易理解:底层的三个核心素养也正好对应着我们小学数学内容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领域。而底层的核心素养整体作用于上层的核心素养,两个层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厘清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及十个核心词间的关系,那么核心素养作为人才培养的理念导向,其落实就需要我们教师聚焦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经验,找准着力点和抓手。这个着力点和抓手就是我们教师要科学地制定出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教学目标,从而引领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最终形成核心素养所要求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这样的目标架构下,如何将“全面发展的人”的终极核心素养目标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实到每节数学课中,就引出了课题中的第二个关键词“教学目标”。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引领着教学方向,引导教学策略的制定, 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是一切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国家“育人目标”的根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而只有更好地把握目标中的行为动词,才能真正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才能把握好教学的关键点,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通过我们课题组收集汇总的调查问卷反映出,绝大多数一线教师对教学目标中的行为动词的理解与达成的现状不容乐观。教师普遍存在不能正确理解并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经历、体验和探索”这些行为动词的现状。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每天写教学设计、制定教学目标时都要用到这些“行为动词”,因此很有必要深刻理解并学会准确使用它们。这些看似熟悉又有着质的区别的行为动词,是教学目标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存在于教学目标当中,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关键。因此,我们将《核心素养视角下第二学段数学教学目标达成的实践研究》作为课题来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且有必要的事情。希望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能够真正帮助一线教师全面地、清晰地理解并使用课堂教学目标,提高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目标的水平,改善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使学生“学有目标,听有方向”,在教师的引导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有了对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目标方向的了解,我将教师用书中所提到的目标动词和课标中的七个目标动词进行了解读与分析。(如下表所示)

当每位执教者心中对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清晰的认识、关注的意识以及对教学目标的精准把握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在教案的设计和教学的开展上以学科核心素养的课时目标为根基,充分体现学科的性质和特点,使学科教学过程成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过程。执教者要有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行动了。这就是我们课题中涉及的第三个关键词“达成”。

那么如何在编写课时目标时将所关注到的核心素养目标与之融为一体,并有效落实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当中,达成最终教育目的,是我们课题组正在积极研究的方向。对此,我个人有一些浅薄的认识。例如,北师版五年级上册《三角形的面积》一课,课时教学目标中有一条为“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进行三角形面积计算”。教学实施中,当学生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后,再利用已掌握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正确计算出各种三角形的面积,至此只能说明此条“课时教学目标”已达成。但这还不够,本课所对应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为“空间观念”。因此,在落实达成时课堂上的一系列操作活动一定不能省略或简化,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三角形面积的表象,抽象出该面积的概念,这样才能真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还要考虑到本知识点所要达成的核心素养目标“勇于探究、问题解决”:在认识三角形面积的过程中,执教者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勇于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到三角形面积概念的探究过程中去,达成解决问题的目的,树立面对问题善于解决的信心。此刻,才能说明本课的学习目标是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教学目标,并在实践操作中已基本达成。这样的达成才是饱满的、富有生命力的。

但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会不会有认识不足、开局困难、顾此失彼、教学时长不够用等困惑?本人期待在我们各位课题组成员共同努力的实践研究下,能继续给各位一线教师一些暗处逢灯、春风雨露般的指引,那将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实践研究任务。

作者单位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大学南路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