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教育部《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指出,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作业难度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要求。作为一线教师,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作业?笔者认为,应该从两个维度进行思考与设计:一是基于课程标准而设计的,面向基础知识的作业;二是立足实际学情而设计的,指向高阶维度的作业。

面向基础知识的作业应具备“三性”

作业的首要功能是巩固学科基础知识,无论是哪一门学科,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作业来强化和巩固所学内容。作业设计首先应该具备如下三个特性。

1.即时性

纵观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无论是精讲多练,还是先学后教,其特点都是将作业在课堂完成,其核心是将问题发现于课堂,在课堂中解决问题,提高课堂实效性,换句话讲,课堂的实效性取决于作业的即时性。即时性的优势如何?首先,一些学生之所以有拖拉或者依赖的心态,某种意义上,是因为作业都要回家去写,如果孩子的自控力差一些,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吃东西,拖拉可能就会成为一种习惯,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降低一些,孩子一旦不会做,父母就显得焦虑并急着讲给孩子听,孩子依赖的萌芽便会渐渐长成。如果每一节课都能有10到15分钟的作业时间,所有学生在教室里、在老师的统一要求下完成作业,那么,学生拖拉与依赖的心态将会大大减弱或消失。其次,学生的作业不在课堂上(或学校)进行,一定程度上会加重课业负担和家长的负担,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家长,对于作业指导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更有可能起到反作用。如果作业能在课堂上完成,随时可以请教老师或得到老师的点拨,完成作业的效果也就会事半功倍了。再次,一群人做作业的心情、效果和持久性一定要比独自一人好,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有同学们的陪伴,减轻了“一个人”写作业的落寞感,同时,榜样也会带动周围的人。

2.思考性

不是所有“量”的积累,都会发生“质”的变化。比如惩罚孩子将一个错词抄写100遍,这时,学生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应对,他不再是理解着记忆,而是在完成一件自己认为毫无意义的“任务”,压力山大的“任务”使他对这个词只留下厌恶,此后可能会避免再用这个词。当然,在数学中,将同一类型的问题来回变换数据进行操练,这种机械的强化训练极易形成思维定势,很容易迁移到一个看似相似的问题中,结果却做错了,老师总是将其称之为“马虎”。所以,作业不在多,而在于精,精体现在其具有思考价值。有这样一个作业让我记忆犹新,学习了平行四边形之后,教师设计如下习题:下面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图形设置为等腰三角形、圆、梯形、正五边形、直角三角形等)如果有,请你圈出来;如果没有,请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其设计有两大优势:一是图形中“没有”平行四边形,打破了以往“至少有一个或多个答案”的思维定势,促使学生产生好奇,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究欲;二是巧妙地设计了“请剪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既能促使学生再次回顾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又能引导学生构建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图形(梯形)之间的关系。一举两得,而且课后很多学生依然饶有兴趣地进行自己的操作与探究。

3.差异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学生的差异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得到不同的发展。这里不仅指明了一致性,更强调了差异性。在教学中,笔者尝试探索分层作业,一是开设“数学有奖”栏目,每周设计一些“跳一跳,可以够得着”的题目,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必须完成,鼓励其他学生积极挑战自我,凡是独立完成且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的学生,均可积分(在积分设计上倾向后者),每月表彰一次。二是鼓励学生自主命题,可以在各种材料中选择题目或者独立命题,题目出自哪里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进行命题,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机会走上讲台,与全班同学交流自己所设命题,既要讲清楚自己的思路,也要回答同学们的质疑。在这种个性化(差异性)的作业中,学生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将讲解准备得更好一些,进而从中获得成就感。

指向高阶维度的作业应具备“三观”

作业的功能不仅在于巩固基础知识,其育人价值也应该指向更高阶维度,即提升能力和培养习惯,比如合作意识、应用意识、实践能力等,所以作业设计还应该具备如下三个观念:

1.全局观

一般情况下,教师习惯于依据教材内容设定的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课堂教学,缺少或忽视了对教科书设计的整体性把控,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全局构建,没有了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与联系,则谈不上深度理解。在作业实践中,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全局观,例如,在学习完三年级第一单元“除法”,并辅以简单的复习指导后,要求学生梳理章节内容并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自主设计的思维导图既能够涵盖所学知识,又各具特点。有的善于表达除法的意义,能结合具体的除法竖式,清晰表达算式中每一步的意义,让大家明白数学是一门讲道理的科学;有的则以课时进度为序,让大家明白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有的创新性地以“扇形”为框架,中心位置清晰地呈现了笔算除法的三个关键点,再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个方面整理和解读每一个知识点,让除法像“扇子”一样自然地打开,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也让大家明白数学需要讲究有条有理。可见,思维导图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有序的思维体系,更能帮助其把握知识的全局观。

2.合作观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意识已经基本形成。然而,在作业中的合作相对较少,笔者曾在小学高年级探索基于合作的小项目研究型作业。首先确定密铺问题、楼房高度测量问题、莫比乌斯带问题、连通器问题等多个专题,其次要求学生以小组(小组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为单位合作进行研究,最后将成果展示给大家。以密铺问题为例,孩子们需要分工合作,有人查阅密铺的相关资料,有人制作解释的学具,有人完成讲稿等,完成研究后再主动申请,会为学生提供二十分钟的讲解时间,来阐述小组的研究成果和收获等。研究型作业在帮助学生获得荣誉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了与人合作的意识。

3.实践观

学以致用,能使所学知识的留存率达到90%以上。笔者坚持“学数学”的目的在于“用数学”这一基本理念,鼓励学生将数学“写”进生活中(即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小学数学更倡导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在作业设计中,积极开展数学日记(也可称之为数学小论文)的实践探索,即便在课程紧张的情况下,也要开辟数学日记赏析课,通过阅读同龄段学生的数学日记,提炼日记中的数学知识,分析日记中的数学表达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数学表达欲。比如,五年级的“公倍数”帮助学生解决了不同公交车之间发车时间的疑惑,学生写《公交车也会数学》;有学生在逛商场时发现了《打折的学问》,这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购物更加“精明”;有学生发现银行里的利率都是用百分数表示的,经他一番细究,不仅对于银行的存取款问题更加清楚了,还为大家揭秘了《银行是怎么赚钱的?》……渐渐地,学生们对生活与数学的认识和理解更进了一步,现已有三十余篇数学“佳作”发表于各类小学数学期刊,这不仅是自信心增强的动力之源,更是对数学表达能力提升的一种见证。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林凯城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