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前,我国部分学生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上学受阻,为使其享受平等的高等教育,政府逐步构建了集成奖、贷、助、补、减、绿色通道等为一体的资助体系,为有效解决贫困生入学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经济与政策支持,减轻了贫困家庭学生求学的经济压力,使其有了公平的学习机会。但是单纯依赖国家与社会的资助,无法从根源上解决贫困生的困境,所以在资助贫困生的同时,还需有效发挥资助政策的育人功能,以助于贫困生接受良好教育,实现健康成长与发展。据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以期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的育人水平。

[关键词] 高职院校 资助 育人功能 实现路径

课题:2019年度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9XHSK-028)。

引 言

基于政府各项惠民政策,我国高职院校逐渐构建了多元资助管理体系。高职院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其资助工作也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关键载体。一直以来高职院校都存在一个误区,即学生的思政教育是思政教师的工作,而资助育人则是学工人员的工作,二者没有必然联系。就工作独特性与复杂性而言,多数高职院校教师将资助工作的重点单纯地放在贫困生的物质帮助层面,缺乏对资助育人功能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从资助育人方面对学生进行健康成长的引导,导致资助育人与思政教育难以形成合力,甚至还会引发相反效用。所以,如何有效强化资助育人功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之一。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功能分析

1.可和谐稳定组织

对刚刚进入院校的新生而言,很多人都是远离亲人与家庭,进入陌生城市进行学习与生活。环境的巨大转变,很容易导致贫困生无所适从,易产生焦虑与自卑情绪。而育人机制若是没有紧随其后,那么在后续学习生活中,贫困生会更容易出现行为性偏差,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与发展,甚至还会造成人际交往矛盾、群体冲突等严重问题,这些与院校和谐稳定发展的初衷相背离。对此,高职院校要全面发挥资助育人功能,科学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切实有效地解决贫困生的实际困难,确保其顺利完成学业,以保障院校体制创新改革有序进行,实现和谐稳定发展。

2.能形成正向的价值导向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个性化特征突出,主要体现在精力旺盛、思维活跃,自尊心与好奇心过剩,但理想信念又不够坚定、是非观念薄弱等。而学校在资助评选时所要求的竞争、公平、诚信、感激等价值理念都是时代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精神,也恰恰是部分学生所缺乏的。因此,高职院校应大力宣传资助政策,使贫困生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能切身感受到政府的深切关心与温暖,以正向方式引导他们感受真正的公平公正,学会明辨是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实现自我正向积极发展。

3.可养成正确的规范行为

我国的资助政策具有较强的政策性、时效性,明确要求受助学生既要充分了解政策方面的相关内容,又要认真提出申请,正确填报资助信息,遵循如实填报、诚信申请的原则。学校可借此将国家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与学生的个人行为素养培养相融合,对其进行思政教育。对于受助的贫困学生而言,学校不仅要强化其自信心与自强意识,还要通过激烈竞争带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构成资助育人的强大合力,全面提高贫困生的综合素养。

4.引导情感认知归属

目前,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团结互助意识、分享交流理念相对薄弱,在评定奖学金、助学金时,经常会发生互相攻击、虚报等现象,导致同学间的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交流受阻。若是学生受助失败或达不到心理预期,很容易在心理上形成需要靠关系、讲人情才能成功受助的不良思想。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时便开始调整学生对于理想学校与现实学校的心理落差,注重学生在环境适应上的个体差异,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同时,学校可基于制度规范、宣传教育、志愿服务、诚信教育等主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共同的、正确的价值与精神理念,使其深切感受到互帮互助的力量及相互谦让带来的愉悦感,让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会分享、交流,使其实现健康发展。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1.建立多元资助育人机制

高职院校应基于推动公平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构建和谐校园等角度,有机结合资助的育人、扶贫、激励等功能,将经济资助转变为精神资助,并在具体工作中注重理解、尊重学生,以满足学生“现实与精神”的双重需求,构建以资助+教育为载体的多元资助育人机制。第一,需明确资助育人目标,全面做好励志教育工作,在资助的基础上正向引导贫困生积极面对困难并勇于克服难题,学会独立自主;第二,需做好诚信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诚信意识,减少并防止贷款贫困生由于常识不足而出现违规违约的现象;第三,需加强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政府、社会、院校应相互协作在经济层面为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在精神层面引导学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与义务,学会回报各界援助之谊;第四,需明确资助育人的工作机制,遵循物质资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经济资助与品质培养相融合的原则,构建完善的评定体系,科学解决贫困生资助公正公平的问题;第五,主动为学生争取社会资助。目前,一些高职院校通过企业在校内设置了奖学金机制,建立了立体化的资助体系,获得了良好成效,值得借鉴与参考。

2.完善资助育人方式

高职院校需要充分了解并掌握现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与行为特性,根据入学教育、政策教育、毕业教育等措施分层次开展资助育人工作,积极举办勤工助学文化活动、征信知识报告会议等活动,以多元化的形式强化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深层内涵,优化资助育人效果。在此基础上,应明确要求享受助学金的贫困生参加义务劳动,使其深度感受政府与社会的关心关爱,感悟助学资金的励志原则,引导学生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让他们学会以自身力量回报社会。

同时,学校还要构建健全的先自助后资助的资助育人模式。在高职院校资助实践过程中,一些贫困生在开学时尚未备好学费,而国家助学金一般分两学期发放,贫困生急需有效、精准的资助途径解决这一问题。而先自助后资助的模式,可切实推动高职院校顺利开展资助工作。即高职院校基于绿色通道为贫困生办理入学手续,学生通过助学贷款解决学费问题,学校再以勤工助学的方式引导贫困生自主脱困。入学之后,学校就贫困生实际情况评定等级,发放助学金之后,鼓励学生及时诚信地履行借贷合同,科学分配助学资金,按时偿还助学贷款。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的经济难题,还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契约精神与诚信精神。

3.构建信息平台

构建信息平台是高等教育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基于信息平台,学校可全方位管理贫困生,能充分发挥资助育人的相关功能。就学生贷款问题来讲,高职院校可通过信息平台全面掌握贫困生的相关信息与实际情况,精准安排资助项目与工作。信息平台的构建也可在潜移默化下增强贫困生的诚信意识与守约意识。

4.创建多样化平台

就高职院校资助工作而言,育人落脚点还应置于贫困生就业能力强化层面。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的学习能力、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培养,在很大程度上与贫困生是否可以顺利就业、脱困息息相关。辅导员应发挥引导者作用,鼓励贫困生构建学习互助小组,以相互帮助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与水平。学校可构建学术论坛,为学生互助学习提供平台,同时应以校内外丰富的资源为载体,支持贫困生参加社会实践与志愿者活动,以各式各样的活动帮助贫困生强化自身综合素养。在此基础上,学校还要促使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为其设计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以专题讲座、模拟面试、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帮助贫困生养成良好的创新实践与就业能力,从而实现顺利就业。

5.全面加强思政教育工作

在高职院校资助工作中,有少数学生接受资助之后,不仅毫无感恩之心,甚至极端地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也不积极、不上进。对此,资助工作人员需在实际工作中强化贫困生的思政教育。在资助前,以思政教育方式使学生明确了解政府对贫困生的资助是为了让所有学生接受平等教育,并非理所当然地给予金钱资助;是希望以资助的方式让学生顺利学习就业,报效国家,所以,接受资助的贫困生应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学生接受资助后,并不表示资助工作已结束,工作人员需全程动态化地观察受助学生,了解其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如果发现受助学生思想认识出现偏差,需对其开展针对性思政教育,或者定期聚集受助学生统一进行思政教育。

6.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基于积极心理学角度实时关注贫困生心理健康,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且逐步发展成为资助体系中有效发挥育人功能的关键方式。辅导员可通过团体辅导的方式帮助贫困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促使贫困生在快乐健康的环境中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还可基于团体辅导方式促使学生积极认知、评价贫困,正向面对经济压力,正确认识自我,以提升自我效能感,实现身心健康成长。高职院校可为受助学生单独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心理教师,以确保受助学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时能随时求助。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向作用,心理教师应定期或者不定期走访受助学生,以全面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

7.构建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

构建校园文化是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在资助育人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资助育人功能明确要求在给予贫困生经济帮助时,还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校举办校园文化活动时,可安排一些正向、积极的活动,鼓励学生以自身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树立自信心,从而实现全面发展。

结 语

在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趋势下,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越来越突出,而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接受平等教育,政府面向贫困生出台了各种资助政策。为充分发挥资助政策的正向育人功能,高职院校需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建立多元资助育人机制、完善资助育人方式、构建信息平台、创建多样化平台、全面加强思政教育工作、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建积极正向的校园文化等方式合理配置资助资源,建立规范、标准的资助体系,将资助与育人有机结合,在有效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逐步提升其文化水平与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邵宇.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5):183-184.

[2]喻亮,李娇芳.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研究[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39):62.

[3]王龙.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功能及其作用路径研究[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1(4):57-59.

[4]王莉,宗诚.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育人功能的现实路径探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28-30.

[5]赖文金.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探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6):105-107.

作者单位: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