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思政课自身的发展还存在着很多需要不断完善的方面。因此,本文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为例,采用“新三中心”教学理念、课程设计反向矩阵和七步法,设计符合大学生发展认知和成长规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化知识为思想,对学生进行心智训练,以达到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新三中心 七步法

课题:陕西省教育规划“十三五”课题《讲好陕西故事,传承优秀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研究》(课题编号:SGH20Y1493)。

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课程建设内容停留在理论层面

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核心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优良传统从内容到形式的深度结合。

但是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课程实施过程中没有进行有效实践,导致理论和实践有所脱节,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仍然是从理论到理论的讲授,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出现了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思想认识程度不够,学习效果不好,课程目标没有真正得到落实。

2.课程建设专注对象停留在教材层面

部分高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过于关注教材,没有将关注点放在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和课堂效果上。课程建设应以优化和重构思政课教材为基础,以满足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形成和树立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意识成为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重点和关注对象。

3.课程建设的环节设置停留在教师层面

课程建设的重心应该从教师教学转向学生学习,把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标准。目前,部分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的重心是从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入手,只考虑理论的讲授部分与教师教法如何匹配,而没有以学生为中心、以效果为导向,缺乏用持续改进的思想服务学生发展,更没有把解决学生学习困难、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作为课程建设、课程设计的目标和归属。把以学生学习效果改进程度作为检验课程设计方案有效性的评价标准,特别关注方法与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也是促成教学模式转型,最终实现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因素。

提升课程建设质量的对策

1.更新课程建设理念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以人为本。因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应该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和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新三中心”理念,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层次,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活动,进行课程建设,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去感受、去体会、去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以思想引领行动,在做中学、在学中思,建构学生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成长。

2.课程建设总目标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的使用要求,该门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为重点,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长成才基本规律,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认识时代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品质,做具有法律意识和健全人格的新时代公民。

3.课程建设七步法

为了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价值育人的课程目标,课程建设应该结合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和课堂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思,使学生的学习有新体验,实现学生更好的发展,学生获得感大大增强,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真正成为学生愿意学习、真心喜欢的课程,应按照以下七个步骤进行课程建设。

(1)学情调查分析

了解学情是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优质课、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最为关键的一步。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分析,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一是问卷调查。从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投入度等方面入手,全方位、多角度地设置有效问卷内容进行调查分析。二是深入访谈。在访谈之前,教师要提前设计好访谈需要解决的问题,找不同学校、专业和班级的学生从其学习态度、知识掌握和技能操作三个层面了解基本情况。三是座谈交流。教师设计好座谈主题,找部分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放松心情,利用头脑风暴各抒己见,畅谈自己对该门课程的想法和看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情调查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课程设计收集有效信息,即需要解决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中会遇到的困难、想了解的知识、需要教师提供的帮助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来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让学生真正得到成长。

(2)课程认知框架

课程认知框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有明确的课程目标,依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目标,即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来提炼该门课程的具体目标。教师设计的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应该紧扣课程具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研究、探讨,重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实行目标化教学。二是知识体系。根据课程具体目标绘制知识图谱,再按照概念性知识、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对该课程的知识进行分类梳理,针对不同的知识点设计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魅力。三是学生视角。基于学生视角,教师针对事实性、概念性知识,采用显性知识学习法,即自主学习,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针对元认知采用深度学习,设计问题让学生不断自我探索进行理论认同;针对程序性知识,采用参与式学习方式,将该部分知识设计成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建构学生自己的知识框架。

(3)需要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与反馈,了解课程内容与学生认知需求之间的矛盾,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态度,找出学生学习效果与学习自主性方面的矛盾。通过绘制课程的知识图谱,分解学习任务及课程内容难度,保证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有效完成。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梳理与研究,了解学生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学生应该如何学习。教师根据问题提供有效帮助,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得到提升。

(4)课程设计

只有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能力。所以,课程设计要有一定难度,例如,课程内容的设计要能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教学形式要呈现先进性和互动性,学习效果要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学习过程需要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一是要运用教学设计ABC法则,即按照课程目标、教学活动、反馈评价三方面进行闭环式教学设计环节,对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进行设计;二是要采用课程设计反向矩阵,即按照具体目标、效果评价、学生学法、教师教法、一般目标的顺序,对学生课前、课中、课后按照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课程,包括教学环节和课堂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巩固所学知识并进行测评,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使学生从低阶学习逐步向高阶学习过渡,使学习目标得以实现。

(5)课程设计理由

课程设计理由有三个方面。第一,研究标杆院校。对标杆院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先进的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师教法等,从内容到形式进行研究,并寻找出一套适合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质量的教学模式。第二,课程设计原理。运用华中科技大学赵炬明教授的“新三中心”理论,即以学生发展、学生学习、学习效果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第三,教育理论。以美国杜肯大学博龙教授课堂教学设计ABC法则,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和赵炬明教授的反向课程设计矩阵来设计课程。

(6)考查内容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学习平台,自主制作学习电子档案,从学习日记、思考心得、学习成果、思维导图、能力养成等方面记录小组和自己的成长经历,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达到教学效果和学习目标,最终实现对学习效果、知识内容、能力增量的考查。

(7)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过程评价,可以通过学生的课堂笔记、小组活动的参与度、专题研讨、课堂纪律表现来评价。二是效果评价,可以根据小组活动中,学生评分标准和教师评分标准进行评价。三是教学管理评价,可以通过课程教学的测量·诊断·支持系统评价指标、学校课程质量标准、麦可思教学质量评分细则等进行测评,通过对教师的授课质量、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目标的达成度进行评价,检验课程设计是否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新时代提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质量,重心是教学实践、聚焦课程和教学方法。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审视与反思,要通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进行证实。本文旨在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建设目标得以实现,课程建设的成果得到应用,真正做到从思想上塑造和引领学生,使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所改变,能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悦.新形势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焦作:河南理工大学,2010.

[2]赵炬明.打开黑箱:学习与发展的科学基础(上)——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二[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3).

[3]赵炬明.论新三中心:概念与历史——美国SC本科教学改革研究之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3).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