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课程设置方案和课程标准、教学指导纲要,逐步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普通高中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的基础上,要创造条件开设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教学模块。谈到教育戏剧,很多人就会联想到戏曲、表演、演员等,教育戏剧不是培养艺术专业工作者,不是让学生演课本剧,不是要将学生培养成演员,它的本质是“以美育人”,是教师在既定的课程架构下,运用戏剧的方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表达思想的教学活动,是全球教育工作者、儿童发展心理学家所倡导的一种教育方式,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主动学习,发展心智,健全人格,培养综合能力。在部分教育较为发达的国家,戏剧已被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美国已有70%的中小学设置了戏剧课程,三分之一的高校设置了戏剧专业。

一、由“智”到“心”的全人教育

2011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是融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为一体的,其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开发潜能与创造力,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

教育戏剧的重点与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帮助学生认知社会,激发学生的公共意识与角色意识,这与音乐课程的性质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和听辨能力

新课标强调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融合,注重音乐与相关文化结合,教育戏剧正好满足了这一要求,可以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和听辨能力。众所周知,戏剧是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等形式实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

例如,在讲授人音版一年级《乃哟乃》这节课时,我采用戏剧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听辨“do、mi、sol”三个音的音高,让学生在教室围成一个圈按节奏行走,当听到“do”时蹲在地上,当听到“mi”时半蹲且双手抱住自己,当听到“sol”时踮起脚尖跳跃,这样有效避免了枯燥的听辨,让学生觉得音乐离他们很近,顺利将三个音的音高固定了下来。教育戏剧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及其独特的表达技巧虽然对学生学习音乐有一定的帮助,但这也需要教师有正确的认知与掌握能力,能够将其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戏剧效果最终满足音乐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寓教于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形象

教育戏剧是集音乐常用的教学方法即体验式、实践式、语言式、探究式等为一体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不以学习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为目的,而是运用戏剧元素设计各种情境,让每个地方都成为一个小小“舞台”,让每个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虚拟情境等方式,坚定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学会控制,独立思考,以更好的状态应对人生的每一个挑战。

例如,在四年级赏析课《彼得与狼》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地让学生理解彼得抓狼的这个情节,学生通过音乐分析情绪、力度、乐器、旋律等,学习起来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为学生讲解相关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戏剧表演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四组,要求学生自行设计抓狼环节,并根据音乐进行表演。瞬间,课堂活跃了起来,每个小组都在讨论如何跟着音乐将情绪、表情、动作表演到位。在分组表演这个过程中,每个小组的创意都很好,也让我在此环节学到了很多东西,往往课堂生成可能就在那一瞬间,如果抓住了,师生都会有很大的收获,学生在表演中既体验了抓狼的艰辛,又在与狼斗智斗勇的过程中逐渐了解了音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四、让音乐教学多元化,打破了学科界限

戏剧教学前经常会有一系列的暖身游戏,主要包括戏剧游戏、肢体活动、即兴表演、发声练习等,能够起到解放身心、培养参与者兴趣、引入主题的作用。新课标提出,要打破学科界限,加强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要表演的歌舞剧主题,以及学生的年龄、喜好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为音乐课程服务。例如,在三年级赏析课《春晓》教学中,我采用教师入戏+画面定格+配乐朗诵+舞蹈的方式,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我穿越到唐代扮演大诗人并讲故事,学生要将《春晓》中的情境用画面定格的方式演绎出来。此后,学生进行了小组分工,有按照节奏配乐朗诵的,有随着音乐表演舞蹈的,一下子把这首唐诗演绎得活灵活现,类似的还有“故事接龙”等。师生互动积极,学生在无排练的情况下直接表演已设定好的角色,使得音乐教学变得十分多元化,既打破了学科界限,又使学生学有所获,学得轻松,不仅实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目的,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对音乐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可以释放学生的天性,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众所周知,学生的天性是在游戏中释放的,而教育戏剧恰好可以借助游戏及虚拟的情境让学生感知、体验。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戏剧表演的真实目的旨在通过情境这面镜子,使表演者在不知不觉中对自身思想、行为进行反思,教育戏剧是本我通过自我执行达到超我境界,实现完整人格的有效途径。

例如,在三年级《捉迷藏》教学中,春夏秋冬四个娃娃,春天藏在花丛中、夏天躲到草帽下、秋天钻进谷堆里、冬天缩进棉褂中,如何让学生将这四个娃娃的特点表现出来呢?于是,我将学生分成四组,让他们每组选择一个季节进行表演。春天百花盛开,有蝴蝶、有蜜蜂等,学生很快就理解了为什么作曲家用了“藏”字;到了夏天,学生设计了大树、游泳、戴帽子等,很好地表现了“躲”;秋天和冬天,学生的想象力更加丰富了,四个组和着音乐声情并茂地演唱,声音优美动听,表演也很到位。由此可见,教学只有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他们才会觉得音乐就在他们身边,而且很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否则,他们就会觉得音乐离他们太远,就不感兴趣,表演起来也是索然无味。

六、“音”“戏”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学生都喜欢看电视,喜欢看各种动画片、影视剧。“儿童戏剧”集合了音乐、戏剧、文化、舞蹈、表演等各种戏剧元素,非常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其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如果教师能够将这种戏剧形式融入音乐欣赏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绘画、表演、舞蹈等能力。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积极参与,师生合作创作一部属于自己的儿童戏剧,自己制作道具,选音乐,排练。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还能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将自己想听的声音体现出来,小鸟的喳喳声,小溪的哗哗声,狮子的吼叫声,让学生将这些东西用笔和纸描绘出来。完成之后,让学生一起欣赏,这样就能够使学生了解音乐作品的感情,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正如李振村校长所说的,教育戏剧就像一缕新鲜的空气,它可以打开身心、改善生态、活化教学。因此,我们一定要以生为本,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多维度地设计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快乐地参与、体验,这样才能提升音乐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我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之外,还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视野、格局、品格、品行、能力、潜力等,而这些正是需要我们通过课内课外进行熏陶、渗透和影响的。因为教育是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助力实现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服务的。

作者单位 西安市曲江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