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进程中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中形成的政治觉悟、革命斗争精神、高贵品质和优良作风,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个时期。研究革命传统教育对于新时期贯彻“立德树人”理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贯彻“立德树人”上,历史学科教育起着基础性、综合性的作用。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格健全的合格公民。新时代合格公民,理应是习总书记强调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

历史教育需要通过教学让历史(历史的当事人)“死去活来”,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创设以生为本的真实历史情境,形成一种便于学生与历史建立“对话”关系的契机,秉承人类进步的价值标准(尤其是本文所讲的革命传统),洞察与体会不同时空的历史人物如何思考、分析、处理历史问题(尤其是本文所讲的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其精神、品质、作风(革命传统)并反思自己已有的观念与思想,从而催生历史学科有益于学习者成长的特有素养。

今天笔者将以自己参加“2019年四川省历史优质课大赛”获一等奖的作品为例,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王尽美为主线,以小见大,以人物史教学贯穿“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主题,并进行课题延伸;借助真实情境的历史教学,通过王尽美各个时期的诗歌,辅以图片、音频、视频、回忆录等,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历史教师如何将革命传统教育以“无声胜有声”的方式融入历史课堂,让学生徜徉于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的过程中。

一、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历史课堂的一般过程

1.静静结合——以图证史,抓住历史细节

教科书是历史教学的主要载体,但教科书平铺直叙的“静态”叙述形式,难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革命文化”的培育路径往往局限于照本宣科,难以真正浸润学生。因此,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并适当补充、创设历史情境,对提高学生“革命文化”的认同具有重要作用。黄牧航说:“对于中学历史教材来说,图片的使用不是一个装饰问题,本身就是教学和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可见,在“革命文化”的培育路径中,利用图片是学习历史的基础。叶小兵说:“图片可调动学生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在心理认识上产生共鸣和呼应。”

如,在讲解“五四运动”相关知识时,利用图像史学方法,展示王尽美1919年带领山东第一师范学院的学生在济南街头游行示威和演讲的图片,引导学生从图片中王尽美的表情、动作、手势等细节,感知当时人物的内心状态,汲取王尽美勇敢、执着、爱国等精神力量,并在此基础上引发青年学生一代对未来的思考。这样的设计,既能够使学生掌握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影响,又能够引导学生回到历史现场,将当下与过去有机联系,引发学生体会以王尽美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敢为人先、勇于担当、爱国爱民的先驱精神,增强国家认同和时代责任感。

2.动静结合——美学与艺术的呈现

(1)将文学艺术融入历史课堂

历史学科不仅是传授历史知识的学科,更是集文学艺术于一体的学科。铿锵有力的革命歌谣、朗朗上口的名言警句、充满战斗豪情的诗歌、抗战时期的各类家书等,都表现了革命时期的文化和思想,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推动着革命的胜利进行。这些文学艺术通俗易懂,学生易于接受。

在设计王尽美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共一大的知识时,我将王尽美于1921年参加一大后,为表达自己对革命的信念,将自己的名字由“王瑞俊”改为“王尽美”的《肇在造化——赠友人》诗进行重点讲解和突破。“贫富阶级见疆场,尽善尽美唯解放。潍水泥沙统入海,乔有麓下看沧桑。”此诗中“唯解放”三字,折射出他的思想更加具有先进性、革命性和彻底性,而尽善尽美的共产主义理想的诗句,更体现了他新名字背后彰显的新志向。利用角色体验法,让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诗歌,教师配以柔美的轻音乐,其他同学感受并思考王尽美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和追求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

(2)将视频融入历史课堂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引发了教育教学的重大变革。声情并茂的影音视频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神经,加深学生对知识本身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

教材中的革命文化,往往以平铺直叙的文字形式呈现,学生会感觉枯燥,也无法受到心灵深处的震撼。真正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体验和感悟的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如今,新媒体技术融入历史课堂,已经是常态,但浩瀚无穷、类型多样的视频,应当如何正确选择?

首先,教师要精挑细选,仔细甄别,择优选择官方视频和纪录片,建立学习历史的视频资源库。如,在讲解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次重大战役等史实时,可通过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网站、人民日报微博等官方网站,寻找权威性、真实性、客观性强的历史战争片段,同时可参考部分电影、电视剧的场景,如《长征》《百团大战》《建党伟业》等,或新媒体官方抖音、历史学科微信公众号等的视频资源。

其次,针对教学内容,对革命文化教育的实现形式进行思考。教师可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随后按预设的小组分工讨论,碰撞思维火花,达到能力与情感共成长的双重目标。如,在学习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时,教师可以展示部分共产党人在奔赴战场前所写的宣誓书、绝命书、请战书、行军书、就义书、明志书等,或者展现激烈战争中战士的神情、动作、声音,通过这些细节表现和展示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

静静结合和动静结合,是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历史课堂的一般路径选择。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实现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历史课堂的方式是多元的,这就决定了历史课堂并不仅仅局限于固定的育人场所和环境,这给予了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可能性,也赋予了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性,我们不得不思考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历史课堂的其他路径。

二、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历史课堂的其他思考

1.依托校史乡土资源,根植浓厚家国情怀

校园里随处可见的老建筑、纪念碑、人物雕像、校史展览馆等,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营造出浓郁的历史氛围,可作为学生学习历史和革命传统的第二课堂,实现学史明智、学史明理的教育目标。学生置身其间,会获得历史“时间”与“空间”的体验。如,我校115年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丰富的一手史料,如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等,现大量保存在学校陈列馆中。每年开学的“历史第一课”,都在学校陈列馆中进行,并在此开展“研究性学习”“历史主题活动”等。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大家来做口述史”活动,引导学生以“口述史”方法,采访资阳中学的老前辈、老校友等,搜集资料,为大家讲好校史故事。

陈列馆是学校百年历史的浓缩,也是国家和民族历史的缩影和见证,深刻反映了时代的变迁,体现了革命传统与文化。开展基于学情的不同历史课程,给予学生亲切感、代入感,有利于学生真切地感受个体民族意识的成长。

2.走进并体验革命传统,感受并触摸革命精神

历史课堂并不局限于校园中、教材上,我们要将历史课堂搬到红色革命区、历史博物馆、陈列馆。尤其是针对有重要价值的革命遗物、遗址,教师可以采取项目式学习法。在初步感受革命情境后,学生根据项目所提供的重要遗物进行重点参观,任选其中一件展品,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认真记录、整理史料后,与同伴分享成果。在分享过程中,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再结合教师提供的资料、自身参观所搜集的多种史料,系统梳理,最后以“讲解员”的身份围绕项目主题撰写解说词,向全班同学展示分享,形成对革命文化的整体认识。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革命传统的呈现形式已不局限于静态的博物馆、陈列馆。为了让我们了解更多的革命历史,部分革命区和遗址设置有“情境体验馆”。如,在学习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对中国的军事侵略这一话题时,重庆的历史教师可带领学生参观“重庆大轰炸惨案遗址”,参观完遗址后,让学生进入“重庆大轰炸体验厅”。学生真正身临其境,模拟回到当时的第一历史现场,看到日军的残酷暴行,感受战争给重庆带来的灾难,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

3.结合口述史和家族史,采访历史见证者

通过采访革命亲历者、革命后代等,学生可以了解革命过程,体会革命文化精神。如,在学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知识时,有条件的学生可采访亲历者或身边的亲人,感受他们为实现国家独立、人民解放而浴血奋战、顽强抵抗的抗争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历史亲历者交流,激起了无限的兴趣与探索欲,并学会思考个人命运、国家命运与时代的关系。课后,教师提供与课题相应的学习资料,学生在此基础上完成相关的检测试题,学以致用。

综上,将革命文化融入历史课堂的方式是多样的,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教师,时刻要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潜心研读课标、善于阅读思考,做研究型教师,在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的基础上,整合多重资源,开展多种方式的情境教学,在润物细无声中真正实现历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

作者单位 四川省资阳中学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