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社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是当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所在。文章围绕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现状进行阐述,详细分析其具体培养要求,并创新性地提出“两化四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两化”指的是课程教学信息化和实践教学互联网化;“四融合”指的是人才培养与企业相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证书相融合、实践教学与技能大赛相融合以及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相融合。以期能为解决传统工程测量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工程测量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程测量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两化四融合

基金项目: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项目编号:2019JYB02)。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现状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了工程、地质、勘探、测绘行业的发展。工程建设,测量先行,市场对测量专业人的需求持续旺盛,但是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运行环节仍然存在一些显著的问题。专业定位不准确,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很多学校纷纷开设了工程计测量技术专业,相关的教研人员由于未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工作,造成学校的专业定位未能很好地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在课程体系建设环节中,教学内容的设计与教学目标不相符,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学校对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未充分认识到其专业的重要性,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培养计划差距较大,不利于学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当前工程测量对专业人员的GPS技术、GIS技术以及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能力要求较高,而学校未将该类技术的应用作为教学的重点,只是一味地重视学生是否掌握了理论知识,未能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操作环节中,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1.培养专业知识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培养专业性的基础知识,也是保证后续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注重加深他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将数学知识以及制图相关知识进行融合,切实使其掌握好工程测量的范围,规划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认知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保证教学的顺利实施。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将工程测量、数字化测图以及地籍测量等相关基础知识掌握透彻,并且熟悉测量工具的使用方式,切实提升他们的实际应用水平。

2.培养专业技能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教学环节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其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以及使用方式,并在今后的实践中能有效运用。随着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时发现在实践操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出有效的解决对策。要求学生掌握测量数据处理软件的应用方式,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规范要求进行操作,这有助于他们减少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3.培养专业能力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顺利进行的关键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将技术与实践有效结合在一起,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最终达到提升专业教学效果的目的。测量外业以及内业资料的填写对专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要求较高,根据工程测量的实际情况对其数据进行准确分类,并按照一定的顺序归档。同时,专业人才还要具备一定的数据信息分析能力,将搜集到的数据进行严谨分析,从而掌握工程施工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注重提升自身的组织管理能力。

4.培养职业道德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提升他们的道德品质,并在今后的工作中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学校单位管理部门要为学生制订完善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要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始终坚持不懈、努力奋斗,增强学生的安全测量意识,切实掌握好工程测量的岗位职责,能始终保持认真的工作态度,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升他们的业务科研水平,使之适应当前工程测量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性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实践性较强,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一定程度上符合当前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当前工程测量行业发展迅速,其领域发展涉及的方面具有多样性。注重将人才培养模式以专业建设与校企合作有效结合在一起,根据当前社会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工作,有助于实现与产业的高效对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好人才培养的定位工作,引导学生掌握关键的技能和技巧,并将其有效地运用于实际操作环节中,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质量,能够调动当前阶段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不同形式的人才培养活动,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好地形测绘技能,根据当前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完善的项目课程体系,制订学期发展计划,适当地进行岗前培训,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到实践操作环节中,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将“教”“学”“练”三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构建完善的专业化教学模式,有助于为工程测量行业提供专业化的全面发展人才。

“两化四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近七年的专业建设与发展,学校的专业教学团队总结教学经验,创新教学方法,提出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两化四融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课程教学信息化、实践教学互联网化,人才培养与企业相融合、课程教学与岗位证书相融合、实践教学与技能大赛相融合和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相融合。

1.信息化教学夯实专业理论基础

采用信息化教学和互联网+实践教学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尤其是采用“互联网+”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反复观看、局部放大、模仿仪器操作等技术。让专业教学从原来的“看不见、看不清、看不懂”到现在的“看得见、看得清、看得懂”,并将掌握的技术应用于实践教学中,这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而采用信息化教学和互联网化实训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测量技术核心专业知识。

2.“教证”“教赛”融合促进专业技能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提出以证代考、以赛代考的培养模式。专业开设以来累计有120名学生获得中级工程测量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证书考取率为90.91%。通过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能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专业的热爱,提升学生的实操技巧和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明确测量行业的现状和光明的发展前景。通过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各级测量专业技能比赛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鼓励支持和组织培训学生参加各级专业技能比赛,将获奖项目对应换算成相应的课程成绩。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测量专业技能,这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训岗”融合提升专业能力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学生就业质量的高低。“两化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实训与顶岗实习相融合,即学生在开始专业顶岗实习前需要完成相对应的专业综合实训。在专业综合实训过程中系统地使用企业一线应用到的RTK测图、GIS软件制图、全站仪放样和沉降变形监测等专业知识,重点训练典型工作岗位的实操技巧与方法,为学生走向岗位实习做最后的保障。同时将顶岗实习列为教学任务,安排对应的校内专业指导教师通过APP软件进行远程实训指导,这样将人才培养的实训任务与顶岗实习的岗位锻炼相融合,通过校内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双指导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

4.“校企”融合培养职业素质

在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环节中,要注重加强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搭建良好的教学平台。第一,学生在学校学习完地形测绘和工程测量的知识后,学校可以将二者划分为不同的学期阶段培养计划,开展第一轮的工学交替实施计划。第二,实现课程教学项目化,将项目决策以及计划、评价等相关知识详细地向学生讲授,并适当地渗透综合性课程,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将在课堂上所学到的地形测绘实时应用在实习岗位工作中,并在上岗前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针对其在实际操作环节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第二轮工学交替、校企循环完成。实现实训项目生产化,切实根据专业核心课程实训的实际情况对企业的生产流程进行讲解,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进来,并由专业人员对生产质量进行检查,这也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

结 语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两化四融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进一步进行凝练和提升,可简单地概括为“信息化教学、互联网+实训”的两化和“校企融合、教证融合、赛教融合、训岗融合”的四融合模式。对该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不断进行应用、完善、总结,以促进和提升测量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凡超.高职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J].科技风,2019(15):121.

[2]冉盈盈.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管理观察,2018(35):146-148.

[3]程羲.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182.

[4]周安涛.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共享研究[J].山西档案,2019(02):136-138.

[5]褚锡星.对基于信息化的工程建筑档案管理建设方法的研究[J].山西档案,2019(02):113-115.

作者单位: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