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县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土石山区县、革命老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总面积2332平方公里,辖8镇1办65个村16个社区,总人口16.5万人。近年来,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各类教育创建为抓手,努力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学校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了全县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先后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国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以及陕西省“双高双普”合格县和教育强县。举办全省立德树人“四新四大”素质教育工作现场推进会,素质教育工作经验和教育脱贫“双线工作法”等工作经验在全省交流并被新华社、陕西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

聚焦项目建设 让每个孩子都能就近上学

随着“二孩政策”放开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落实,柞水县城区人口急剧增加,城区教育资源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城区所有孩子就近上学的需求。同时,也造成农村学校生源急剧减少,出现“城市挤、乡村弱”的矛盾局面。基于这一现状,柞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把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点民生工程、重点督办事项、重点考核内容来推进,确保每一孩子都能有学上、上好学。该县在建设用地极其紧缺的情况,优先划拨186亩用地迁建了柞水中学和柞水县城关小学,改、扩建了城区第一幼儿园。2019年该县又果断决策,艰难征地83.3亩,投资29246.4万元,启动迁建柞水县城区二小和新建城区一中分部,新建城区第四小学,规划学位5000个,两所学校建成后将有效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彻底解决城区学校拥挤和大班额问题。作为牵头单位,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丝毫不敢怠慢,积极作为,坚持一手抓城区学校布局规划和调整,一手抓农村薄弱学校建设,做到双管齐下,两手都要抓双手都要硬,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局长傅先亮为市、县领导解说柞水县城区二小迁建和新建城区一中分部工程项目

为了新学校早日建成,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局长傅先亮率先垂范,靠前指挥,吃住在工地,亲自解决疑难问题和化解施工矛盾。同时,抽调精兵强将,组建工作专班,驻扎工地开展征地拆迁和施工管理,做到24小时换人不换岗,督促加快进度,确保如期完工。

柞水县不仅关注城区学校建设,更重视农村学校发展。“政府为我校建了新楼房,改建了水冲式厕所,接通了互联网,安装了多媒体,我们的办学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咱们山里的孩子在这也能安心的学习和成长了。”柞水县瓦房口镇中坪教学点教师张永军激动的说。的确,在柞水山区,诸如此类建设项目学校还有很多,这只是推进均衡发展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他们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教育创建为契机,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围绕20条底线要求,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改善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教育。如今,走进柞水沟沟岔岔,最漂亮的是学校,最自信的是学生。五年来,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共实施教育项目100多个,新建和改、扩建学校60所;新建塑胶体育运动场20个,消除所有学校土操场;对60所学校实施了“三改”工程(即改厕、改水、改食堂);全县每所学校均建有多媒体教室,每个教学班都安装有触控一体机或电子白板,教师、学生用计算机和学生图书数量均达到标准要求,部分学校还建有录播教室和校园电视台,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共享,推进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聚焦体制改革 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坚持深化五项制度改革,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一是建立校长公开遴选、竞聘制度,实行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末尾淘汰制,校长每届任期3年,任期内考核不合格就地免职,同一校任期6年后实施异地交流。二是推行城区教师公开选拔制。采取用人学校申报计划,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报名,委托第三方进行笔试、面试,为城区学校选拔教师。三是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每年从城区学校、镇办中心校选拔一批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农村边远学校交流轮岗,并从农村薄弱学校安排一批人员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有效改善了教师队伍结构“僵化”、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教师“职业倦怠”等现象。四是实行体音美教师镇内统派制。柞水将全县体、音、美等紧缺学科教师,合理调配到各镇中心校任教,并在镇内实行体、音、美教师“走校制”“走教制”,实现了镇内体、音、美学科教师资源共享。五是建立教师全员培训制度。该县科教局每年从县财政争取不少于100万元的经费用于校长、教师培养培训,教师岗位培训合格率均达100%,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六是建立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柞水县科教局牵头,联合县财政、人社等有关部门,建立了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且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边远山区学校教师生活补助和乡镇教师工作津贴均按政策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山区教师工作热情大大提高。

聚焦课堂改革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始终将“课改”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主抓手,以“托起乡村孩子幸福人生”为目标,推行学生行为“自律”、学习“自主”、成长“自育”的“三自”课堂教学改革,制定了《柞水县课堂教学改革八条指导意见》和《构建“三自”课堂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八项评价指标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引领课改工作向着体系化、科学化迈进。成立课改课题研究组,局长傅先亮亲自带队,常态化巡回学校检查指导、听课评课、问诊把脉,定期推送课改经验、课改案例、课改论文和调研报告,指导课改工作有效开展。同时,整合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建立联盟学校12个,实行校(园)长交叉任职、互通管理,教师结对帮扶、合作交流。每学期联评考核,考核结果与学校年度考核、学校评优树模、校长任期考核、教师晋职晋级、领导提拔任用等相挂钩,对未完成年度联盟工作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实现了城乡学校管理互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了城乡学校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柞水县中考成绩连续多年稳居全市前列,高考二本上线率持续上升,教育社会满意度和认可度不断提高,并获“《中国教师报》第二届全国十大区域课改样本县”。

聚焦优质服务 让每个孩子都不失学

让每一个孩子上好学、不辍学,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更是打赢教育扶贫攻坚战的先决条件。柞水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精心打造推出三份套餐,因人而异提供优质服务,让每个孩子都不辍学。一是推出学生资助套餐。严格落实“两免一补一计划”教育资助工作,做到应助尽助、应享尽享。科教局牵头多方化缘积极争取社会捐助,打包整合县级各类资助项目,确保资助精准率100%。二是推出家庭教育套餐。优选1900余名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常态化开展结对帮扶、大家访活动。县长、局长带头开展“家庭教育大讲堂”讲座,促进了家校互动、信息共享、问题联防。三是推出学校服务套餐。在各学校采取分类施策的办法,对因残不能赴校的学生实施“送教上门”;对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落实师生结对帮扶;对留守儿童和思想有动摇的孩子,学校建立兴趣社团,采取师生帮扶、生生结对等方式,做好学困生思想教育和学业辅导,开展“为每一名厌学学生找回自信”“为每一名后进生培养特长兴趣”活动,营造互敬互爱、互帮互助的校园文化,帮助他们融入集体,实现了“一个都不不辍学”的目标。

责任编辑:张 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