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语文课堂究竟要教什么,又该学什么?本文从学生语言的建构、思维的发展、文化的理解和审美的鉴赏四个方面去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谈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生态课堂。

一、借助经典名篇,品味学用文本中不同风格的语言,让语文课堂闪现着生命的灵动

学习语言,是语文最基本和最基础的学习活动。课文中那些生动形象、简洁凝练的语言,值得我们在学习中浅斟低吟、玩味推敲,由学习语言到模仿运用语言,是语文学习常新的主题。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佳作,语言精美、生动准确、鲜活朴实、意味隽永,可品可鉴的地方很多,如动词的运用、句式的变化、口语的穿插、比喻拟人等修辞的运用等都是学生学习和使用语言的典范。课堂上,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鉴赏品味进行评判,模仿并提炼出适合自己语言的经典句子。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最美,请联系周围景物,仿写几句。学生自主品味,斟词酌句,反复修改,写出了丰富多彩的句子。学生在课内学用语言的氛围浓厚,丰富多彩的语言犹如涓涓细流输送到了孩子们的心田中,语言积淀会越来越深厚。

二、关联社会生活,多角度拓展延伸,让语文课堂闪现着理性的光辉

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语文教学应当关联生活回归生活。课本固然是学习的资源,但自然界的万物和世间的人、事、情、理更是我们的学习资源,是活的教科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和思维发展的载体。

教学《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延伸探索:假如你要做皇帝的忠臣,应该如何帮助皇帝识破骗局?学生说出了许多切实可行而且很有创意的想法与做法。类似这样的设疑与探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开放度在课内得到了充分拓展。

我们还可以因地制宜地设计语文课外实践活动,如尝试规划编制当地旅游宣传手册与制订社区发展规划等,重在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

三、巧妙搭桥引路,挖掘文本中蕴藏的文化价值,让语文课堂有文化的深度

学习语文,要重在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如何挖掘语文课程的文化底蕴呢?笔者认为,当学生沿着“认同—批判—再认同”的过程去解读文本时,既会对文化认同与传承,也会对文化进行反思与重新建构。

在教学《桃花源记》时,先引导学生从传统阐释学的角度读懂文本,从陶渊明以羡慕的笔调描写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安宁自在,感受陶渊明对理想社会的向往与渴望,达到认知结构上的“平衡”态势。再引导学生联系后晋朝廷腐朽、战乱不断的背景去解读文本,让学生认识到那种幸福美好的社会是根本不存在的,这只是陶渊明头脑中构想的“乌托邦”式的社会,他是用一种自我麻醉的方法来寻求一种精神上的满足。人的思想总是受到某种文化意识的影响和制约的。陶渊明对桃花源的描述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化意识呢?通过讨论解密,我们发现,陶渊明的幻境是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主张顺应自然,淡泊功利,追求精神境界层面上的丰富。淡定的归隐,豁达的人生态度,对后晋社会的彻底失望,骨子里反叛意识的表露,都体现了陶渊明的精神境界。通过对陶渊明“世外桃源”背后的文化意识的解密,学生在认知上达到了新的平衡。

四、捕捉艺术形象,运用多种感官体验欣赏,让语文课堂闪动着审美的活力

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去创设审美情境,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贬降黄州期间的一幅速写,篇幅虽短,但却营造了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表达了作者复杂而细腻的情感,诗情画意地描绘平凡的风景,展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和豁达宽广的胸襟。在组织学生反复朗读和疏通词句后,我引领学生去感受、体验、欣赏文中的艺术境界。我让学生依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月夜图,小组内各成员充分交流后,推荐出本组内优秀的作品,当众朗读或展示,学生自己感受体验,自由评价。学生通过品评赏析,提升了审美鉴赏能力。再相机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 学生便会很轻松地体会到当时作家复杂微妙的心境: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情感尽收心底。学生入情入境地欣赏,再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驰骋想象,重建艺术形象,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必将被审美营养所滋养,语文审美教育在课堂内得以具体实施。

健康与自然、民主与平等、和谐与共生的生态课堂,使师生的心灵能够通融,情感产生共鸣,思维发生碰撞。教师妙语连珠、神采飞扬的引导与点拨,学生怦然心动、兴趣盎然的自主感知与主动探究,都使课堂教学实效与高效。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师训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