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我已经扎根在这片土地,这里的孩子需要我,这里也有我的责任与义务,有我深爱的教育事业……所以我申请继续留在池洋教学点从事教学工作。”

2018年8月,即将支教期满的陕西省镇巴县池洋教学点支教教师杨鎏下定决心留下来继续工作,而这将预示着他至少要在这里待三年以上。

山区学校十年没有新进老师

陕西省镇巴县地处大巴山腹谷,是国家级贫困县。池洋教学点所在地是该县最偏远的山区,海拔近两千米,也是该县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从池洋村到简池镇中心小学近30公里,一进入冬季,车道上结满了坚硬的寒冰,冰上覆盖有一尺多厚的积雪。大雪封山,路况险恶,班车也就停运了。

寒风、大雪、路滑……给池洋教学点的老师们增加了很多困难。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池洋教学点已经有十年没有新进过老师了。七十名学生在当地老师的带领下学习和生活。“英语,我只能是边学边教”。“白板,我们不太会,不能发挥它的作用。”“老师大多要退休,学校需要年轻的教师……”这是池洋教学点最真实的现状。一所山区学校正在慢慢变老,可距离新学校太远,孩子们不愿离开这里,补充新教师便成为学校十分紧迫的任务。可是,两年的招聘无人问津。

“我愿意去池洋支教”

2017年9月,9名新招录教师到岗了,简池镇中心小学考虑到池洋教学点特殊的地理条件和教师现状,决定通过竞争上岗,以支教的形式来缓解学校的困境。经过公平竞选,杨鎏、王敬敬两名老师被分配到了池洋小学,支教一年。学校给予他们每月150元的补助,提供住房一间。当时,杨鎏因病没有参加竞选,但是他说:“我愿意去池洋支教,我们一同来的,除了自己,其他都是女孩子,让她们留在更好的地方吧!”

在支教工作中,老师们说杨鎏总是最忙碌的。两个班的数学课上得有滋有味,每节课都用白板和学生一起寻找解题的方法。他总有使不完的劲儿。学校的营养餐他要管,灯坏了他要去换,晚上宿舍他要去过问,贫困儿童他要去关心……他教老师们使用白板,把新的教育理念带进池洋校园。孩子们可喜欢他了!下课了,他总是和孩子在一起,用一根树枝在地上画呀画,画出了孩子们满意的笑容。他说:“老师们、孩子们、家长们对我很好,我要尽最大力量做好我能做的事。”

他一边上课,一边做饭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有时候也与住校的同事一起做饭,寻找工作以外的生活乐趣,以缓解工作的压力与苦闷。工作条件艰苦,可他认为“生活是要受累的,这才是人生!”慢慢地,他融入到这片土地。

一年时间很快就到了。孩子们得知他要离去时的泪水、家长在QQ中给他的留言、老师们周日给他的快乐,一股脑涌上杨鎏的心头,无数感动让他对这个偏远而又充满爱的校园难以割舍……

像核桃树一样为孩子们遮风挡雨

2018年秋季新学年开学,支教的王老师早已到中心校报到了,可杨鎏一直没有报到。令人诧异的是,杨鎏送来了关于继续留在池洋教学点工作的申请。

他说,支教的一年是他人生一次厚重的洗礼,在这里他成长了许多,收获了许多。“现在,我已经理解了教师的含义,并完全能够胜任这项工作,同时池洋的教学质量相对滞后,需要我们这些年轻的老师为之奉献自己的青春。”这样的师爱情怀令人动容。

“你是真的自愿吗?留下,就意味着至少要在池洋工作三年以上;留下,就没有了差旅补助。你真的想好了?”中心校校长符振华关切地问道。他得到杨鎏坚定的回答:“为了爱我的家长和孩子,我自愿留下。爱人很支持我扎根池洋的想法。”

一番对话引来了中心校领导班子会议长时间的沉默。人们无法想象,一名城里来的大学生,一个正追赶时髦的年龄,一位帅气的年轻小伙,得怀着多么大的爱的情怀,怀着多么深的对偏远山区孩子们的喜爱,才能那样坚决地选择偏远、选择艰苦、选择守望。

初春季节,春寒料峭。在池阳教学点不大的校园里,杨鎏还是那样阳光,还是那样快乐。孩子们围着他寻问山外的世界,他们一起讨论《爱的教育》,孩子们要他讲写作文的秘密……多么温暖的画面。

校园里有棵高大的核桃树,大约有上百年光景了,杨鎏和孩子们都很喜欢它。春天开花时,他们一起欣赏核桃树那长长的、絮状的花;夏天他们边乘凉边讨论那一天天长大的青果子;秋季收获时,他们一起品尝果子的鲜美。杨鎏深情地说:“核桃树在校园里长成大树,我也希望像它一样为孩子们遮风挡雨。”

大山里居住着很多尚未摆脱贫困的村民,还有更多需要摆脱知识贫困的孩子,需要像杨鎏一样的人去温暖和改变他们。他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和他一起让偏远山区的孩子们看到希望。

如今,在杨鎏扎根的地方又多了两名新老师,相信有更多杨鎏一样执着奉献的教师队伍扎根山区、服务山区,山区孩子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明。

责任编辑: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