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雄鹰,但我愿意效仿蜗牛,带领孩子们扒开荆棘、穿越丛林,在语文的路上走一步,再走一步;向上一点,再向上一点,直至金字塔的顶端。直到有一天,当我站在那自我实现的金字塔的顶端的时候,我会骄傲地对自己说:“曾经,我也努力过,这样的语文,真好!”

懵懂语文

小时候的我,除了上学,几乎天天跑到小溪里捉鱼摸虾,或者爬上山坡撒欢嘻闹。剩下一点点安静的时候,不是惦记谁家的桃子该红了,就是想念哪家的梨子该甜了……经常等不到它们成熟的时候,我就偷偷摘下来一饱口福,引得邻居一阵大骂,甚至是吵上门来。

有一次,我们在学习《火车的故事》这篇课文时,我不明白什么是“火车”,于是,我就壮着胆子问老师。老师面无表情地对我说:“火车就是蒸汽机车。”我摇了摇头,老师不耐烦地说:“火车就是把内燃机装到车身上,制成内燃机车,后来,人们又发明了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现在弄明白了吗?”我不敢再问老师,只能拼命点头装懂。可那时,我就在想,火车不是用煤炭的吗?怎么还有电力的、磁悬浮的?太深奥了,我越想越不明白。

那时候,我特别害怕修改病句之类的题目。比如,看到“他穿了一件新衣服和新帽子到学校上课”这一句时,我就认为穿新衣服、新帽子的,一定是个爱漂亮的女孩子!就果断地把句中的“他”改成“她”。

我不仅害怕修改病句,也特别担心老师布置我们回家写作文。还好,老师经常布置一些《_____的一件事》和《一个_____的人》等作文题目。因此,每次写作文的时候,我都是把当时的一篇课文《一只小木船》稍加修改,把“陈明”换成“李明”“张明”,或者把“小木船”改成“钢笔”“玩具”之类。每次想到这,我的心里总是无数次感激《一只小木船》这篇课文,帮我解决了不少作文难题。

就这样,我在玩玩闹闹、浑浑噩噩中度过了小学、初中,语文成绩当然可想而知了。小学毕业时,语文只考了78分,自然与当时的人人向往的“一中”无缘;中考的时候,120分的卷子也才考了87分。还好,我是个典型的理科男,数理化成绩几乎都是满分,最终以超过录取线5分的成绩考进了师范,算是跳出了“农门”。

初识语文

1993年,我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泉州这个大城市。上师范的第一天,班主任郑老师让大家作自我介绍,不少同学说起自己的爱好是“热爱文学”。那时,坐在台下的我使劲问自己“什么是文学呀”,好像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听说“文学”这个词。

不过,正像很多读书人所说的,读书是不分早晚的,只有读与不读的差别。因此,我也开始跟那些爱好文学的同学一样,跑图书馆,泡阅览室,逛遍校园门口每一个租书的小屋子。什么古典的、外国的、武侠的、言情的……来者不拒。但我跟那些热爱文学的同学不同的是,读书的速度比他们慢了很多,别人一个晚上能看完的书,我常常不吃不睡也要看上两三天。有时候,为了急着还书,就囫囵吞枣翻了一遍,把书还了,书中的内容一点印象也没有。后来看书的时候,只能由着自己,逐字逐句,细嚼慢咽。结果,一直羡慕别人戴眼镜的我,自己也开始近视了。

如果说阅读对我到底有什么影响,我觉得就是它打开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的大门,让我知道原来童年里发生的那些事都是书里最精彩的故事,也让我知道原来会不会修改病句并不重要。阅读,让我从一个典型的理科男,转型为一名文艺青年。

其实,阅读不只有读与不读的分别,也有阅读时机的不同。记得小时候看母亲种菜籽,有时候碰上连续下雨天,菜种全都发霉、烂在地里,等天晴了,母亲就赶紧补种菜籽。每次看到菜籽发芽了,我显得特别开心。可母亲却说:“唉,还是错过了!”

同样的道理,十岁开始阅读,跟二十岁、三十岁开始阅读也不是一回事。为什么呢?哪个十来岁的孩子满脑子不是幻想,不是整天追问为什么。而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脑子里哪还有那么多的幻想,那么多的为什么。因此,我在想,直到现在,我阅读速度无法提高的原因,大概也就是错过了那个学习阅读的黄金时间吧。那么为什么这么简单的事,现在还是没做好呢?——因为考试不考课外阅读呀!从而造成考什么,就教什么。所以那时的语文教学现状就是——考语文其实就是考语文书,教语文其实就是教语文书,就是学习教材上一篇篇课文。结果,小学六年、初中三年下来,孩子没有阅读的兴趣,没有一定的阅读量。

因此,我在想,如果允许语文课的效率可以低一些,允许老师上一些不是教材上的内容,哪怕就是读读课外书上精彩的片段,说说自己看到的好玩的人物,一定是一堂让孩子们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课,这样的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迷茫语文

1996年,我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成了一名语文教师。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上工作岗位,但那时的我没有任何教学经验,除了天天抄写教案,就是不停地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恨不得把所有的知识都一股脑地教给孩子们。前行的路上,没有人指引,没有人帮助,没有人可依靠,我是一只孤独的、畏缩在墙角的“毛毛虫”。

几个月后的一天,突然接到学校通知,学区领导要来听我上一节新教师汇报课。我紧张极了,像一只无头苍蝇四处搜寻教案,不知道上哪一课好。终于,我在一本教参中找到一篇《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实录,它成了内心惶恐的我第一次执教公开课的范本。

我连夜从头到尾把这篇教案背了下来,一遍又一遍,直到滚瓜烂熟。开课前的那些日子,对我来说是一种煎熬,没有一天能睡个安稳觉,连夜里做梦都会梦到上课的情景。终于到了讲课的日子,我信心十足地走进教室,做好了上课准备。当预备铃响起时,学区领导带了十多个人走了进来,这架势让初出茅庐的我一下子蒙了。我紧张得手忙脚乱,前言不搭后语,冷汗浸透了我的前胸后背,脑子里迷糊一片……第一次公开课就这样让我讲砸了。

下课后,学区领导们面无表情、一声不吭地走出教室。我低着头,像做错事的孩子忐忑不安地跟在他们后面,做好了挨批的准备。幸运的是,学区领导对我这个年轻教师还是宽容的,自始至终没有批评我一句。正是因为他们的宽容,让年轻的我不至于对自己、对教学完全失去信心。

然而,自这次之后,我再没有上公开课的机会了,每天机械化地重复着教学,越发觉得自己像一只“畏缩在墙角的毛毛虫”,特别孤独、自卑……当然,没有了公开课的烦恼,我的时间似乎比别人更充裕了,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白天除了教书,就是看书;晚上除了批改作业,就是静下心来写反思、随笔……在乡下学校的几年里,虽然公开课与我无缘,但值得欣慰的是,在读书写作中,我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本科文凭,让自己的文化底蕴不断丰厚。

结缘语文

2004年,我们县以考试的形式从农村学校选拔优秀青年教师进城任教。多年读书写作的积累,让我脱颖而出,顺利考进了城里的一所学校。

进校一个星期后,学校领导又来听我的课。十年磨一剑,踌躇满志的我蓄势待发。我决定执教《一株紫丁香》这一课,为了上好这堂课,我上网查阅了大量资料,下载学习了名师的教学实录,随着资料的不断丰厚,上课的思路越发清晰。开课那天,又是十多个人走进了我的课堂。“十年面壁”已让我变得从容自信、激情澎湃,在课堂上我信手拈来,焕发出生命的激情与活力,得到了听课老师们的肯定。走出课堂,有人笑着对我说:“不错,你是一个合格的语文老师。”我知道,我的课堂还有待完善,我的教学基本功还应更扎实,我的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但不管怎么样,公开课让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也让我开始对教学充满了信心。

2010年,县进修学校要在我们学校召开一次全县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学校先让老师们自由申报,意气风发的我哪能错过这样的机会,第一个报名参加。幸运的是,我被选中了,决定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为了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许多个夜晚,我独自坐在灯下备课,演习教学流程,预设突发事件。可当我把精心准备好的教案拿给县进修学校郑志体老师看时,他却将我的教案全盘推翻:“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在哪里?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在哪里?语文教学的综合性、实践性体现在哪里?”郑老师的“三个在哪里”让我犹如醍醐灌顶。之前,我一味追求内容的精练、语言的精美、课堂的精彩,却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三个问题。几番交流之后,我终于寻得了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落脚点:抓住重点词句,通过想象,走进课文情境;与文本对话,与人物对话,深入体会中华不振之因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信心满满地站在全县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现场时,看到学生们积极思考,智慧的火花不断迸射,学生的精彩表现不时博得老师们的阵阵掌声,我知道自己的所有付出是值得的。

2011年,不安分的我来到县直小学,学习交流的机会更多,展现自我的舞台更大,每一次公开课都是我人生前进的催化剂。

刚进新学校不久,县里传出要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巡回教学。消息一经传出,县里的老师们跃跃欲试,我岂能错过这样的机会?过五关斩六将,幸运之神又一次青睐于我。经过多次探讨,我决定执教《慈母情深》一课。课前,我用心感受“慈母情深”,“慈母”形象早已深深印入我脑海之中,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时时在我眼前晃动。开讲的那些日子,我随巡回教学组走遍了城区所有学校,每一节课学生的精彩表现都让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深深感动,我好几次饱含泪水向孩子们挥手告别,孩子们个个泪眼蒙眬,说不出话来。

2014年,泉州市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经过层层选拔,我又一次勇挑重担。和同事反复探讨交流后,我决定执教《鱼游到纸上》一课。多少个休息日,我走进图书馆、上网查阅资料,认真观看名师的教学课例;独自一人走到公园的池塘边静静观看金鱼游动的样子,努力把文本读透。

讲课那天,我底气十足,胸有成竹地站上讲台,此时的我关注的不再只是教案,也不是自己,而是学生。课堂上,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应答如流、妙语生花。一个个“举止特别”的人物从学生笔下鲜活地“走”了出来,引起了老师们的共鸣,赢得了阵阵掌声。

随着公开课的一次次翻新,我的课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最开始的关注“人文性”到深挖文本、字字落实,再到现在注重“语言文字的运用”;由最初的关注自己教学语言的激情澎湃,到关注文本、关注学生,课堂活跃着学生的身影,最终实现了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的蜕变。

几年来,我从一个普通的语文教师,逐渐成长为语文“教坛新秀” “教学能手”,直至县“教学名师”。

迷恋语文

正当我的语文教学春风得意时,一次偶然的机会和一位教育前辈交流时,他一席话让我一下子脸红了:“课上得不错,文章一定也写得不错吧?”我一时竟无言以对:虽然在工作之余也经常写一些反思随笔,但从未在报刊上发表过只言片语。我这才知道仅仅会上课,最多只能算个优秀的教书匠,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要会上课,还要会思考,能把自己的思想变成文字,引发读者的共鸣。

于是,我开始把平时写的反思、随笔往各杂志投稿,可遗憾的是,所有的稿件都石沉大海。为什么?虽说平时也经常读别人的文章,可那只是在读内容,没有注意人家写的结构、方法、路子呀!就像你去一个地方玩,如果只是跟导游逛一圈就回去,那么下次你再去同样的地方还要迷路。相反,如果你自己要带团,结果就两样了,就算你下次自己做导游不太熟练,自己玩应该是没什么问题了。于是,我开始拿来别人发表的文章,照葫芦画瓢。人家几个段落,我也几个段落;人家头尾短、中间长,我也开头短、中间长。就是这么着,我的第一篇文章完稿了。

后来,我在听课之余和教学中发现当前“语用”教学存在“练笔热”这一现象,就结合几个课例写了一篇论文《语文教学必须冷静对待“练笔热”》,投稿给《小学语文》。几个月的漫长等待,本以为石沉大海了,却意外收到《小学语文》寄来的样刊,我的处女作发表了。有了第一次,我开始学会审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笔耕不辍。一篇篇文章从笔下流出,一封封印有我名字的信件从不同杂志社寄到我手中,让我欣喜不已。

可以说,像我这样一个语文“后进生”,慢慢走上了学语文、爱语文的道路,不就是凭借后天不断的学习吗?但我知道天地很大,只要不迷失方向,我还可以飞得更远,可以拥有属于我自己的美丽蓝天。

语文,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福建省德化县浔中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