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宁陕县教体局党委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动力,把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作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引擎,紧扣“党建引领促教育,教书育人争先锋”工作主题,建机制,落实措施保障,着力提升党员干部素质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互联网+党建运用”及学生核心素养“五大提升”,推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深度融合,助力提质增效,彰显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教书育人,完成教学任务,推动教育创新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统筹谋划,夯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

教体局党委牢牢把握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要求,始终把党建工作作为加强教育系统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第一要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决策部署,纳入教育改革总体布局,与教育教学业务工作同步安排、同步组织实施,全面落实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明确重点任务,细化职责分工,上下联动,层层传导压力,推行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管理,制订下发《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要点》,签订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在管理机制上,成立了局党委办,安排专人负责党建日常工作,建立了定期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局党委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党建工作定期检查通报、责任制考评、表彰奖励等制度。在工作推进和任务落实中,局党委书记(局长)负总责、牵头抓,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全力抓,基层党组织书记具体抓。每月召开一次党委会,不定期召开党委扩大会,分析研判,及时掌握工作动态,查找薄弱环节,制定措施,改进不足,年终集中组织一次考核,其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重点工作评价、所在单位工作绩效综合评估、支部书记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形成了抓业务必须抓党建、抓管理必须抓队伍、抓廉政、抓纪律、抓作风,合力推进党建上水平的共识。

创新管理,激发党建引领内生动力

理顺管理体制。认真落实中组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建立与教育管理体制相适应,管党建党与业务相结合的组织体系,县委组织部发文明确,从2017年1月1日起,将全县中小学教育党支部和党员教师划归教体局党委统一管理,理顺了全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体制,破解了长期以来党建和教育教学分口管理的问题。按照“有利于学校教育发展,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的原则,科学设置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采取单独和联合建立党支部的方式,共建立基层党组织22个,实现了全县所有学校党的组织建设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奠定了党建工作落细、落实的基础。

配强支部班子。注重选拔党性强、业务熟、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支部换届,大力推行校长、支部书记“一肩挑”和党支部书记、校长交叉任职,学校党建工作主体责任有效落实;管培并重,搭建基层党组织书记学习提高平台,采取集中培训、以会带训、在岗学习等途径,引导鼓励基层党组织负责同志加强党建业务知识学习,准确把握角色定位,认真履职,强化实践锻炼,使其逐步成长为学校党建工作的中坚力量。近年来,教体局党委牵头,先后举办了党建业务知识、党建及党风廉政建设3期专题培训班,通过视频会议系统组织了党的十九大精神集中宣讲,参训人员达1000余人次,产生了积极效果。

建好活动阵地。以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为重点,以“线上线下双阵地”互动互触,着力打造党建阵地升级版为目标,标准化引领规范化,对全县教育系统基层党组织队伍建设、活动阵地、工作运行、考核管理、台账资料、作用发挥等基础性党务工作,实施统一的工作标准,规范的工作流程,细化量化的工作任务,促进基层党组织管理规范、活动正常、机制完善、作用凸显,不断提升教育系统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县教体局党委、各基层党支部均建立了党建工作QQ群、微信群,充分发挥“手机+党支部” 管理平台优势,“互联网+党建”的模式,为基层党建注入了新的活力。积极推进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建设,督促指导中小学整合资源,创造条件,全县22个基层党支部党员活动室均达到“十有”标准,2018年底已有10个基层党支部达到示范标准要求。

突出重点,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政治素质

思想引领,健全促学机制。大力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制订党员干部、教师教育培训计划,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组织生活制度体系,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作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政治素养、锤炼党性基本功的首要任务,健全并严格落实党组织书记讲党课、“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突出党员教育管理与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遵规守纪、师德师风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激发党员干部队伍内在活力,营造了党风带师风、师风带学风、学风促校风的良好氛围。

精心组织,搭建党日活动平台。以基层党组织为主阵地,紧密结合党员履职和教育教学重点任务,不断丰富、创新主题党日活动的内容与方式,让党员在活动实践中不断经受教育锻炼。通过组织开展“学党史知党规”知识竞赛,学习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观看专题片、“我为党旗添光彩”主题实践活动,党员教师志愿服务、与留守儿童、学困生连心结对帮扶,带头读一本好书、讲一堂好课、撰写一篇优质教研论文、承担一项课题研究、参加一次教学技能大赛等,促使党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增强党性意识,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为教育改革发展建功立业。

创先争优,塑造党员新形象。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争创“五好党支部”“党员先锋岗”、优秀党员、新时期“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师德标兵及评选表彰活动,引导党员自觉履行党员岗位示范和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把自我发展、专业成长与学校发展、学生成才,与党的教育事业融合在一起,争创品牌党员,积极培育宣传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乐教敬业的先进典型,创先争优氛围浓厚。

丰富载体,积极培育党建特色品牌

围绕中心工作,结合教育实际,创新“党建+”模式,努力开辟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新途径,把学校是否办出水平、办学行为是否规范、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质量是否得到提升、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不断完善考核评价办法,确保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同步推进、融合发展,打造党建品牌。

党建引领,精准施策,助力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堡垒作用,局党委明确由党委书记、局长统抓脱贫攻坚工作。安排1名副科级领导,3名党员干部驻村帮扶宁陕县地处偏远的广货街镇深度贫困村——和平村脱贫攻坚,局机关38名党员干部与126户农户开展连心结对,实现人人有包扶任务、户户有人帮扶。坚持扶贫与扶志一起抓,协助村“两委”扎实组织开展以“诚、孝、俭、勤、和”为主要内容的新民风建设,通过制作新民风宣传牌、制订《村规民约》,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宣讲,教育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消除不勤劳、“等靠要”思想,从思想上拔穷根,每季度开展一次道德评议活动,积极培育先进典型,形成脱贫攻坚的正确导向。在产业发展上,立足贫困村实际,激活土地、劳动力、资源三要素,由村党支部领头,组织全村18名骨干党员、31户产业大户带动36户贫困户重点发展天麻、猪苓、中蜂三项特色产业。驻村扶贫三年来,累计帮扶该村发展天麻106617平方米、猪苓11657平方米、养殖畜禽1000余头(只)、中蜂592箱、黄花菜34亩,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农户稳定脱贫增收的主要来源,2018年贫困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398元。与此同时,教体局党委还组织全县教育系统269名在职党员干部、党员教师与675名贫困家庭学生采取“1+X”方式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良好教育,确保顺利完成学业。

抓实党管人才工作,建强教师队伍。针对山区县引进教师难的实际,注重在现有教师素质挖潜提升上狠下功夫,探索推行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的“双培养”机制,统筹教师教育资源,制订并认真组织实施《五年一轮全员培训规划》,构建起集中培训与校本研修一体化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工作,以强带弱,优势互补,每年从城镇中小学、幼儿园选派一定数量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结对帮扶,引领乡村教师专业成长。大力组织实施名师工程,将中青年教师培养列入工作重点,依据不同学科建立了青年教师 骨干教师 优秀教师 学科带头人梯队培养、选拔、考核、奖励制度,在全县层层组织开展教学岗位练兵、学科技能大赛、教学研讨交流、教学能手评选活动,激发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干事创业的热情。近三年先后培养市级以上党员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37名,培养党员后备干部20名。通过抓实党管人才工作,切实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建与教学深度融合,提升教育品质。将党建工作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教育质量管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找准结合点,不断创新工作举措,推行党员积分制管理,“三亮三比三评”活动持续发力,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树立党员队伍新形象;“比工作能力、比工作作风、比工作业绩”激发党员活力;“评信念信仰、评责任担当、评遵纪守规”,争先创优促整改。深化党员践行承诺活动,用足用好“三项机制”,鼓励教师创新创优,争当名师,安排党员到重要岗位锻炼或承担重点工作任务,鼓励、支持、要求党员承担班主任、教研组、年级组工作,承担教改实验、课题研究、公开课、示范课任务,搭建党员示范岗、扶贫结对、师徒结对等平台,促使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学改革、质量提升、素质教育实施、服务师生等方面作表率、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的成效明显,涌现出一批办学理念先进、教育质量较高的“优秀学校”“特色学校”,近几年,党员教师荣获县级及以上表彰120余人次;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累计获市级奖260项、省级奖163项、全国奖93项;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9所中小学在省、市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创建国家、省、市级“文明校园”共11所,育人环境整体优化,为书写新时代教育“奋进之笔”奠定了良好基础。

作者单位:宁陕县教育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