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学校亦是如此。哪所学校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与建设,哪所学校就有了兴旺发达的根基。作为流动性比较大的乡村学校,如何培养教师队伍,进而打造名师团队,可能是困扰很多农村学校领导的难题。对此,本人有过一些思考和尝试。

一是根据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学历层次、任教经历等,合理制订培养计划,给不同的人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尤其要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给他们确定的目标要高远。教师个人可以按照三级三类,分层次、分年段确定成长目标和计划。

二是要有可操作性较强的培养教师队伍的方式方法。可以实施结对帮扶的“青蓝工程”,发挥校内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要确定帮扶对象,制订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措施,举行帮扶仪式,达到帮扶目标。对年轻教师,要一年上正轨,二年趋成熟,三年成骨干。帮扶者要帮助培养对象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法,要上示范课,在教学各个环节垂范引领。年轻教师要上汇报课、研讨课。学校管理层要规范教师的备、教、辅、批、考等教学环节行为,要有评价标准。可以请进来,走出去,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要给年轻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邀请校内外名师、教研专家、课改标兵、学科带头人来校示范指导。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有培训机会,学校一定要在这方面舍得投入,舍得花钱,舍得时间,尽可能多地争取机会,争取名额,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见世面。培训结束后一定要让教师内化培训内容,汇报培训收获,践行培训方法,总结践行得失。可以鼓励教师参加各个层次的赛教、论文评选、三级三类骨干评选等活动。学校要有奖励政策,要有人力、物力、财力保障措施。名师都是磨出来的,不经历打磨,不参加各类活动,难以成长为名师。学校自己可以组织各类活动,比如校级说课、赛教、论文评选、技能比武、才艺展示、优秀教学设计、最佳案例、精彩叙事评奖等活动,以活动为载体,不断丰富活动内容,优化活动形式,鼓励教师参加竞评。

三是要有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任何好的设想要变为现实,而且要持之以恒,必须要有科学、规范的制度保障。学校教科室作为教师成长的指导机构,要拿出制度方案,经过行政会、教代会讨论定稿,落实实施。学校在设计发展规划、评优选先、职称考核、职称微调晋升等方面的制度时,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体现进去,营造积极上进、人人成长的环境。

四是在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方面出实招。乡村学校还面临的问题就是怎么引进人才,培养成名师之后怎么留得住。很多学校刚把教师培养成能担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了或者赛教获奖了、成教学能手了,就会被城里的好学校挖走。人攀高,水流低,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均衡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美丽乡村建设就会落空。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仅靠学校是不够的,必须从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着手,设计人才流动的相关制度和薄弱学校教师优惠政策,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并严格落实。当然,学校也应该有所作为。靠感情留人,关爱教师,切实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既要严格管理,也要体现人文关怀,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让教师们舒心、放心、开心。靠待遇留人,对于优秀教师,应该出台相应的奖励措施,优先解决职称晋升问题。给机会留人,要让乡村教师活出尊严,校长要尊重教师,关心教师,要给教师创造露面、出彩的机会。只有多方联动,在乡村学校栽下梧桐树,才能引来凤凰栖。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是一项长久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这支队伍建设好、发挥好,需要政府出实招,多投入;需要主管部门出政策并进行系统规划;需要教研部门勤指导并进行示范引领;需要学校有举措并抓好落实。只有把这支队伍建设好了,教学质量才有保障,学校才能持续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

作者单位:安康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