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秦岭南麓的商洛市,山大沟深,经济发展滞后。由于自然和历史原因,商洛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全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全市7个区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其中5个县为深度贫困县。

“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只有让贫困家庭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增长知识、掌握技能、充满理想,才能达到教育精准扶贫的目的。面对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的现状,商洛市高度重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瞄准“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目标,强化控辍保学、精准资助、职业技能培训、宁商教育协作、高校结对帮扶和贫困镇村学校建设等工作,多措并举,强力推进,用教育脱贫铺就贫困学子成才之路。

结对帮扶鼓励贫困孩子上好学

在柞水县城区第三小学五年级就读的建档立卡学生小詹,父亲常年在外打工,他和母亲住在学校附近不到十平米的出租屋里。母亲除照顾他的生活外,还要照顾不满一岁的弟弟,每天十分辛苦,无暇顾及小詹。懂事的小詹主动挑起家庭重担,经常帮妈妈做饭洗衣服,照料弟弟,但是学习成绩却直线下滑,性格自卑孤僻,不愿与同学交往,缺乏学习生活自信心,成了班上的“问题学生”。班主任刘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这个贫困家庭渡过难关,尽快让小詹迎头赶上,刘老师和帮扶教师制订了结对帮扶计划,多次到小詹家里,做细致入微的学业指导和心理辅导,小詹的性格慢慢变开朗了,开始喜欢和同学交往了,各科成绩也有了明显提升,还被评为学校“自立自强小标兵”。

这是商洛市实施万名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全市有2.5万名教师与贫困学生结成对子,从生活、学业、心理等方面帮扶贫困学生。

师生结对帮扶犹如一根红线,一头连着贫困学生,一头连着教师。现在,走进商洛市任何一所学校都会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教师帮扶贫困学生的“一生一档”,详细记录了教师帮扶学生的点点滴滴。

商洛市还建立了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工作责任、台账销号、辍学报告、责任督学、专项督导、结对帮扶、家访登记、群众监督、信息公开等“十项制度”,落实了县长、局长、镇长、村长、校长、师长、家长的“七长责任制”,确保了每一个学生都能接受公平的教育。

精准资助帮助寒门学子完成学业

“爸,我考上大学了……”2018年7月19日,收到大学录取通知短信的镇安男孩小方跪倒在父亲坟前,悲恸大哭,向长眠于地下的父亲报告。

8岁时小方的母亲不幸去世,父子相依为命。2018年高考,小方取得了545分的优异成绩,父亲高兴得合不拢嘴,本以为好日子就要开始了,然而,7月10日,病魔却夺去了父亲的生命,去世前他未能看到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了解到小方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及他现在面临的困境,镇安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冒着酷暑紧急上门,向他详细讲解了2018年大学新生的资助政策,入学前、入学中、入学后国家相应的资助政策,并勉励他努力学习、早日成才。小方含着泪说:“这几年能够完成高中学业,得益于国家和县上的资助,在国家教育资助政策的关怀下,2018年我上学的费用已经全部筹够了,大学期间的生活有了保障,我一定努力学习完成学业,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回报社会!”

近年来,商洛市全面实施“普惠+特惠”“国家+地方+学校+社会”全程教育资助政策。2018年,全市累计下拨中省市资助资金2.28亿元、资助贫困中小学生幼儿8.6万人,这些“雪中送炭”的资金,给数以万计的“小方”式的贫困学生送去希望,保障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商洛市实施以建档立卡贫困学生为重点的精准资助工作,精准宣传资助政策、精准识别资助对象、精准资助资金发放、精准项目资金监管、精准资助育人载体。在全面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各县区积极筹措资金,创新工作机制,设立教育扶贫专项基金,建立起从学前到大学的全程资助体系。镇安县创新实施国家资助+县级资助的资金保障机制,每年设立1000万元教育扶贫专项基金,用于国家资助政策以外的对建档立卡学生的资助。商州区设立贫困人口扶持政策兑付中心,对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每年资助4000元,对非建档立卡和城镇居民家庭困难大学生一次性资助2000元。山阳县对部属省外上学的贫困学生,每生每年4000元,连续资助4年。

“县政府抓整合,统筹资金有着落。建档立卡大学生,部属省外去求学。17年8月起,资助中心来办理。每生每年四千元,连续资助整四年。”2018年6月9日上午10时,山阳中学校园里许多刚刚参加完高考的学生正在诵读《教育扶贫歌》。这首浅显易懂的“歌”是山阳县教育局为宣传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编写的,并印制4万余份,送到了每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各学校还采取诵读、快板等灵活多样的文艺节目进行宣传,达到资助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职业技能培训带动贫困农民致富

家住山阳县小河口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润玲,家有两位80多岁老人,长年患病,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一,一个上小学三年级,只有老公在西安建筑工地打工,生活捉襟见肘。2017年3月,她参加了山阳职教中心举办的贫困群众婴儿护理培训班,15天的技能培训,使她初步掌握了新生儿护理基本常识,摸清了婴儿的成长规律和生理特点。培训结业后,学校给刘润玲在商州区联系了婴儿保姆工作,月收入3000余元。半年后,她又参加了西安一家月嫂培训机构的培训。由于刘润玲的勤奋好学,这家机构聘请她为培训讲师,现在甘肃庆阳负责月嫂培训工作,每月收入6000余元,实现了全家整体脱贫。

脱贫攻坚以来,商洛市各县区职教中心依托专业优势,以旅游服务、餐饮厨艺、家政服务、养老服务和特色农业、中药材、高产农作物种植、畜牧养殖为重点,面向贫困群众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实用技术培训,使一大批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培训掌握了脱贫致富的技能。

2018年,商洛市开展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320期,培训2万人次。商州区职教中心开展食用菌、农家乐烹饪培训5期,培训600人;洛南县职教中心开展烤烟技术、黄花菜栽培等培训6期,培训2200人;丹凤县职教中心开展中药材种植、果树修剪等培训7期,培训1100人;商南县职教中心开展肉兔养殖、核桃茶叶科管、水产养殖等培训6期,培训700人;山阳县职教中心开展家政、餐饮、旅游服务等培训8期,培训4000人;镇安县职教中心开展针织刺绣、乡村旅游、母婴护理师、微商等培训11期,培训3500人;柞水县职教中心开展家政、餐饮、旅游服务培训8期,培训2800人。

双百工程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快来看!这是秦岭深山里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菜新鲜,买了还能帮贫困户的忙。”当柞水的蔬菜、蜂蜜等走上陕财职院师生食堂设立的蔬菜等农副产品售卖点时,这些来自秦岭深处的产品深受学院食堂和教职工的青睐,先后卖了12万元。

这只是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帮扶柞水县的一个镜头。在“双百工程”结对帮扶贫困县区活动中,各帮扶高校充分发挥人力、智力和科研的优势,加快产学研示范基地和实体项目建设,促进了一批项目落地。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帮扶商州区,与商州区共建商州区第四幼儿园和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实验中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帮扶洛南县,组织400余名师生成立脱贫攻坚社会实践团,帮助洛南16个镇(办)136个村庄编制了村域规划方案;商洛学院帮扶丹凤县,选派104名优秀学生到丹凤县顶岗实习;西安财经学院帮扶商南县,举办产业培训班3期培训300人,投入16万元建立高山蔬菜、药材示范、香菇种植产业合作社;西北政法大学帮扶山阳县,投入160余万元,开展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训、建立产学研基地、实施农特产品进高校项目,资助贫困学生151名,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400余名;西安医学院帮扶镇安县,举办两期月嫂家政服务就业培训班、培训200人。西安财经学院携手商洛市教育局举办全市教育脱贫攻坚暨中小学财务项目管理人员培训班,对各县区教育局计财股长、业务干部和中小学校长300余人进行了培训。

2018年6月,商洛市委、市政府率先在全省召开了全市高校结对帮扶助力商洛脱贫攻坚现场推进会,省高教工委副书记李智军出席会议并讲话,赞扬“商洛双百工程推进工作开了全省‘双百工程’的先河”。

宁商协作为山区教育注入新活力

2018年10月29日,南京市浦口区新世纪小学教师何云到达陕西省镇安县,开启了为期一年的支教。11月5日,何云满怀信心地登上了讲台,用了小组竞赛的方式为镇安县城关小学三年级五班学生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学生感到很稀奇。该校校长李静介绍:“除两位浦口老师来校支教外,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和我们互派4位教师交流学习,8位教师在对方学校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对我们贫困地区提高教育质量作用很大。”

2018年暑假,商南县20名学生走出大山,到南京市参加了“STEAM科技研学夏令营”活动。南京市溧水区为商南118名贫困学生捐助17.8万元,12名商南县教育管理干部赴7所溧水区“名校”挂职锻炼。

对口协作推进了教育快速发展,让贫困学生接受到优质的教育。目前,南京与商洛的这种教育帮扶协作交流,已经“开出扶贫花,结满智慧果”。

目前,宁商教育对口交流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全市18所学校与南京市对口学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商洛遴选了53名优秀教师到南京市知名学校跟岗学习,选派610名校长教师赴南京考察学习。南京市选派42名教师到商洛支教、39名教师来商讲学。2017年、2018年的暑期,南京市教育专家、骨干教师赴商洛开展送教活动,培训校长教师16534人次。与此同时,南京市及对口帮扶县区加大资助力度,为商洛中小学校捐赠图书、教学仪器价值2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1188名、资金138万元。江宁区人民政府投资700万元,与洛南县人民政府共建宁洛幼儿园;浦口区人民政府投资800万元,为镇安县新建了第三幼儿园。

校舍建设改善贫困镇村学校办学条件

“咱们家门口的幼儿园开园啦!大家以后再不用跑远路送娃上学了!”2018年9月1日,在商州区杨峪河镇吴庄村的移民搬迁点上,当地群众奔走相告。

商州区杨峪河镇吴庄村自然条件差,贫困人口多,是市区重点包扶的深度贫困村。长期以来,受地理环境影响,村民居住分散,贫困幼儿上学很不方便,大多数农民一边忙生产,一边抽时间接送孩子上学,甚至有个别家长因家中农活忙,不让孩子上幼儿园。2017年,商州区科教体局通过调研论证,决定在吴庄村移民搬迁点规划建设幼儿园,方便贫困幼儿就近入学。经过近一年多的努力,2018年9月,总投资400余万元,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的崭新园舍建成投用,实现了让吴庄适龄幼儿在家门口上学的愿望。

近年来,商洛市优化贫困镇村校园布局,持续改善办学条件,保障学校布局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务成型的镇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增加寄宿床位、增设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妥善解决农村学生上学远和寄宿学生家校往返交通等问题。在人口稀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偏远山区保留教学点476个,避免因学校布局不合理和学生上下学交通不便造成学生辍学。同时,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政策,对10人以下的教学点配备2名教师。近年来全市新招录的特岗教师全部分配到贫困镇村任教,并通过教师交流轮岗、三区人才计划、农村教师专项培训等措施,提升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让农村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2014年~2018年,商洛市校舍建设开工985个单体,完成投资202142万元,完成设施设备购置项目1338个,采购金额达44301万元。通过镇村学校项目的建设,农村中小学校舍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设施齐全的宿舍楼、宽敞明亮的食堂、平整宽阔的运动场使农村学校成了山区的亮点和风景,为美丽乡村增添了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