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阅读导师在微信公众号中推荐的韩从文老师的文章《教师作品进入课堂须谨慎》,颇受启发,也引发了对近一年来听课中某些现象的思考,许多碎片式的感受终获连缀。

有幸与老师们一起参加各类大型教学研讨活动,借此观摩了许多名师的示范课,王君、余映潮、黄厚江……也看到省市级优秀教师展示出他们的教学实力与研究成果。这些优质课令人眼界大开——“原来语文课还可以这样上!”折服之余,不少好学者开始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加以跟进和模仿。于是乎,课堂结束前很多老师创作现代诗歌为人物写赞语;于是乎,古代诗歌不是用《经典咏流传》的某个节目,就是让学生跟着音乐吟唱(有点“尬”的是,这学期我听的古代诗歌几乎都用这个套路)……我们批改学生作文,经常吐槽素材陈旧,屡屡撞车,倘若把同类课听一遍,又会作何感想?

我们必须肯定老师们勤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但另一方面,也需要思考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学不像”?二是怎样做才会接近名师示范课正确的“打开方式”?

先来分析“学不像”的原因。大致有三点:

第一,学而不思。当然,不是说照搬方法的老师没有动脑子,而是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填充到别人的“套路”里去。比如,教《变色龙》一课,挖空心思去想如何给奥楚蔑洛夫的形象写个短诗,却没有考虑是否适用;写作课甩出精雕细刻的“下水文”,却忽略了针对学生作文的有效指导;古代诗歌教学不管内容是否需要、对象是否适合,都让学生吟唱,结果“杯具”了……

第二,缺乏自信。毋庸置疑,优秀教师特别是名师,几乎个个都是“光环”体质,或渊博儒雅,或锦心绣口,或激情四溢,或谦和严谨,或风趣幽默……他们的专业学养自是出类拔萃,而多年在各类公开场合的历练,更令他们现场把控能力爆表,通过讲座或公开课圈粉无数。作为一名平凡的学习者,尤其是青年教师,如果倾倒于名师的魅力之下,让崇拜与仰视销蚀了自信和自我,放弃了质疑与思辨,那也不是“学习”的应有之义。

第三,忽视“场景”。名师讲堂大多设在硬件设施较好的学校礼堂、酒店会议厅等,配合这一过程的学生也大多是学习基础不错,乐于参与学习活动,自我表达能力较强的孩子,可谓地利人和兼具。为了突显现场效果,还会采取相应的策略,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它类似于“粉墨登场”。而常态化的教学,则往往是“素面朝天”,与名师讲堂的教学场景大不相同。一些老师将示范课的现场效果与日常教学情境混为一谈,不去分辨“语境”之别,不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一味模仿,依葫芦画瓢,效果自然不甚理想。

学习名师示范课,要懂得名师示范课的打开方式,知道从哪里切入,怎样欣赏名师风采,应该学习、借鉴哪些东西。为此,提出四点建议,以供参考:

建议1:思考现象背后的深层策略考量。既然学而不思则“呆”,那么尝试深层次的观察与分析是避免迷失于表象的第一步。就观课而言,我们不只要注目于名师们“做了些什么”“怎样做的”,更要综合各方因素全面探究其行为、现象背后的原因,主要观察名师们怎样优化和运用教学策略。例如,为什么要用《经典咏流传》里的这一作品,为什么用在这个环节而不是其他;为什么结尾处用自己创作的诗歌为人物作赞语,对帮助学生深读文本起到怎样的作用……从中学会看门道,而不是看热闹。有品质的思考是学习和借鉴的前提和基础。

建议2:综合考虑学情与自身优势,寻找属于自己的最佳教学方式。如果以“看看人家”的思维模式去听课,往往会让我们在“人家的老师”“人家的学生”“人家的学校”的阴影下迷失方向,在自愧不如中怠慢了自己拥有的真实。殊不知,自己的地再贫瘠,也是耕耘劳作的主业,即便不能光彩闪耀,也一定会有自己的强项。我们学习,是为了借鉴人家的成功经验,创造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教学方式,去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建议3:对待名师的课堂同样要有独立的思考与批判质疑的精神。不完善是人类的本质,即便是声名卓著的教育大家,也不代表绝对真理,此处的灵光不见得同样能照亮彼处,也许换个做法收效会更好……见识与经历是为了打开思路,而不是统一标准,组织教师们观摩优质课,不是为了让大家顶礼膜拜,而是在否定与肯定的思辨中得到进步与发展。所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是必不可少的。

建议4:回归常态课的教学场景。大规模的示范课有“粉墨登场”的气势与排场,那么,洗去铅华,回到自己的现实场景中,则需要揣着一颗清静理性的平常心,通过思考,剔除掉那些非常态因素:不去模仿“煽情”“炫技”,效法其“道”,而非照搬其“法”,追求理念上的神似,而非技巧上的一致。取我所需,扬我所长,方为上策。

上述种种,其根本在于保持独立思考,集众家之所长,走出自己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