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自2013年12月办学以来,走“以德立校、文化润校、研修强校、特色兴校”的内涵发展之路,认真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精神,积极完善办学条件,持续推进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开创了宝鸡市特殊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一是坚守一个信念——党管一切。办好人民满意的特殊教育,必须牢牢抓住党的建设不放松,凝聚人心、引领队伍。学校现有党员23名,占教师队伍一半,抓住这些“关键少数”,也就抓住了干事创业的关键。建校以来,我们把党员教育和思想引领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依靠抓思想阵地、抓特色活动、抓群团建设、抓主题德育“四个抓手”多管齐下构建起党建工作责任体系。以全面从严治党为目标,创新教育形式,设立“微党校”微信公众号,配发“党员小书包”,实行动态管理和定期考核相结合。“1+1+X”(1名党员带1名教师帮扶4~5名学生)模式组建“虹爱之家”,使党建+扶贫紧密结合。开展的“双对照双提升双奉献”专题活动引导党员对照《党章》和“四有教师”标准,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业务技能,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显著发挥。五年来,红色引擎迸发出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是抓住一个根本——立德树人。立德是做人之本,厚重生命底色,残疾学生更应该学会做好人。建校以来,持续深化“德润特校三生四自”德育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注入新时代文化内涵。“三生四自”七大德育主题与感恩、康健、融合、笃行、励志、创新、尚美七大校园文化核心内涵有机融合,使得特色德育序列化。感恩周、升国旗情景剧表演、集赞争优等已成为我校的德育品牌。开展的青铜器博物馆远足拓展、课本剧展演、西安美院研学旅行等主题活动寓意深远,富有教育意义,促进残疾学生感受美好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分册编印《德育案例》《家教知识手册》《校园文明礼仪我们这样做》等德育校本教材,构建了7大类德育主题课程内容,成为德育新强音。原创舞蹈《秦梦》《阳光课间变奏曲》荣获中省大奖。挂牌宝鸡市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为残疾学生成才开辟了一条光芒大道。五年来,学生正视残疾、心态阳光,德育更接地气,教育无处不在。

三是聚焦一个核心——教育康复。残疾学生的教育康复出发点在潜能开发,落脚点在社会融合。在教育实践中,坚持教育+康复。学前段全日制语言训练,一对一突破,建立1+X+Y康复教学模式。义务段严格落实新课标,持续细化“321”课程体系建设,调整基础文化课课时量,实施3+1教学目标,渗透康复要求。着重加强因材施教、一人一案,特殊教育课堂教学新模式初具雏形。走班制开展沙画、美容美甲、工艺美术等15门技能课训练,确保学生人人都有1~2个专项,为就业打好基础。邀请普校学生来校互动交流,听障学生在普校课堂上课,与普校学生书信交流,为学生有效融入社会打好基础。五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适应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路子。4名盲毕业生进入职教中心、中专学习,20余名聋毕业生分别进入中专学习、参加工作自食其力,教学效果赢得了家长的肯定和赞誉。

四是夯实一个基础——优化队伍。教师是宝贵资源,是提升教育品质的关键所在。建校伊始学校启动“五心两情”师德常态化教育,有效激发了教师热爱特殊教育、关爱残疾学生的热情和信心。在教师成长中,坚持培养+引领,大力实施一年打好基础、两年站稳讲台、三年基本达标、五年成为骨干的“1235”教师培养规划、“学科+特长”双师型教师培养。持续开展教师集体研修,举行“如虹杯”教师基本功大赛,建立能手新秀示范课、新进人员展示课、新上岗人员汇报课“三课”制度,全力培养校本专家。建立“一大三小”教研体系,细化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提高的教研工作机制,1项省级课题、9个市级小课题顺利结题,20余篇教育论文在中省市各类报刊发表,省市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校级教学骨干梯队趋于完善。五年来,教师有收获、有地位、有幸福感。

五是突破一个难点——转型升级。听障、视障学生逐年减少是特教学校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壮大学校发展、获得永久生命力是特教学校必须面对的时代命题。学校直面转型、大步跨越、顺势而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2017年开办全日制学前康复部,2018年年初开办培智班,率先成为涵盖听障、视障、培智三类残疾类别,涉及学前、小学、初中学段的综合性特教学校。同时,为学生未来着想,在充分征求家长意愿、广泛调研市场需求、积极沟通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基础上,2018年下半年起开设工艺美术专业职高部和面向高考的聋高中教育,填补宝鸡聋高中教育空白,让三类教育比翼齐飞。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都不能少”。全新的形势、社会的期待、发展的重任,对特教学校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更新的要求。宝鸡市特殊教育学校是全省特殊教育领域的新成员,要走的路还很长。站在朝气蓬勃的新时代,我们将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统领,在省市教育部门的坚强领导下,凝聚教职工智慧和力量,坚持心有信念——实现残障学生的如虹生命,胸有大志——建设西北地区特教名校,肩有道义——促进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脚下有路——摸索开创发展新方向,恪守忠诚,不负时代,成就残疾学生如虹生命,为全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