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旬阳县白柳镇所辖的学校位于秦岭以南,地处阳山腹地,旬河沿岸,地域偏避,山大人稀,经济落后,信息闭塞。学区直径95余公里,服务8村3社区,现有20个教学班,618名学生,52位教师。随着经济的发展,智能手机、电视、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农村中小学生受到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其思想道德品质随之发生变化,并有下滑的趋势。

一、目前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的现状

农村山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广大学生家长常年在外务工,家庭教育缺失。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面对各种信息和市场经济对人们的冲击,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思想容易走偏,许多传统美德不断被淡忘和遗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念在社会、家庭、学校范围内蔓延;家长一心挣钱、孩子在家无人看管,思想状况令人担忧。

二、对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及对策

1.加强学校在思想教育中的引领作用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使之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培养学生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博览群书积淀丰富的文化知识,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结合学校当地教育资源,改革中小学校思想品德课教育内容,编写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校本教材,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统一到教育内容中。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与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结合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安排和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活动内容,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落实管理制度,以科学规范的管理教育人。通过建立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及学生自我管理制度,推行文明行为监督岗、示范岗、一日班长制、值日值周学生制度、文明宿舍评比制度、小明星评选制度等,提高农村青少年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2.加大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学校要依托家庭、依托家长,发挥家庭教育的特殊作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平台。每一所学校都要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制定和实施家长培训制度。学校每年、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举办讲座、分发学习资料,通过学习和培训使广大家长明白,家庭教育的重大作用以及不可替代的地位,教他们掌握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措施,确保家庭教育的效果。

3.关爱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做到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排解学生的心理困扰,健全学生的人格情操。学校定期组织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从小懂得知恩感恩。

学校要结合教育脱贫的机遇,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做到言传身教、关爱特殊群体学生。一是做好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建档立卡家庭学生、一般家庭贫困生、学困生等“五类特殊群体”的摸底工作,做到底子清楚、准确。二是深入做好教师结对帮扶“五类特殊群体”关爱工作,制定结对帮扶方案,每一位教师帮扶2~5名学生。结合实际每月进行1次家访,对贫困学生不漏一人全员覆盖,填写好特殊群体学生关爱资料。三是对所包联的学生从关心到帮扶有实实在在的行动,在解决生活困难、学习疑难、心理孤独等方面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使之有明显的改变。

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动向,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注重学生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心理调控能力,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4.强化中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学校要规范办学行为,坚持立德树人,始终把学生养成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首要条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日常行为习惯教育。通过严格的训练和管理,着力形成爱国守法、诚实守信、文明礼貌、遵守秩序、保护环境等良好的道德修养。通过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有效促进艺术教育、文化教育及学校德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农村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教育,依靠教师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出来,走向家庭、走向社会,拓宽道德教育的途径,营造健康向上的道德氛围。

作者单位 陕西省旬阳县白柳镇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