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份是一个燥热的毕业季,小学也不例外。我这个学校教育处主任经常在这个特殊时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在会议室与年级组长们还在讨论学校期末相关工作时,就有六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老师送给我两个学生,竟然送到正在开会的会议室。他们刚进会议室,六年级组长说话了:“这两个小家伙已经是我们办公室的常客了。”可见,他们平日里一定是小错不断,这次应该是大错,估计着实让班主任老师很窝火。望着眼前两个不速之客,可算是“胖哥俩”。会议马上结束了,我就暂时让他们站在会议室的角落等一会儿,此时,两个人还都一直紧握着胖乎乎的小拳头。

会议结束后,我决定在会议室和他们过招。我心想,送到我这里的,班主任老师一般是希望借学校的力量好好灭灭他们的威风,也给班上同学一种价值判断。我是先灭他们的威风,好好教育一番,还是先让这胖哥俩好好吐吐苦水?我没有吭声,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望着站在面前的两个学生。其中一个泪流满面,怒目相对;另一个红着眼睛,面红耳赤。

会议室只剩下我们三个人了,我平和地说:“你们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可我们交流还是第一次,过来吧。” 孩子们似乎因为我说话的语气,眼睛突然一亮望着我,慢慢地走到我的面前。这时,和两个几乎一般高的孩子站在一起,我突然觉得他们也算是小大人了,应该用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于是,我随即给他们每人拿了一瓶和我一样的矿泉水,说:“这天真热,看你们这满头的汗,坐在我旁边,都先喝点水。”两个孩子被我突如其来的话语和行为怔住了。其中,一个竟垂下脑袋,还傻傻地站着,也不接我递的水,但眼睛里已经没有了刚才的怒气。另一个倒是反应了,松开了紧握的拳头接过了水,竟还没有忘记说:“谢谢老师。”我顺口说了一句:“很有礼貌,不用谢,都坐下吧,喝完水,你们俩能先说说吗?”商量的口气着实让两个孩子有些吃惊了,他们还是站在我旁边不动。

看两个孩子不动,我先开口:“说说你们是哪个班的,叫什么?”

那个又高又胖的孩子粗声先回答道:“我叫某壮。”

“我叫某杰。”一双明亮的大眼睛与对视我不到两秒,就斜视到一边了。

我听后不禁笑了,说:“父母给你们起的名字真好,你们都很强壮、健康, 真心希望你们长大是杰出的人,你们坐下吧,咱们好好聊聊。”两个孩子对视一下,还是没有动。

也许孩子们已经习惯犯了错误罚站,被老师劈头盖脸地大声训斥了,今天的变化浇灭了他们先前的愤怒,留下的是安静的自我反思。

“都坐下吧,我不习惯别人站着我坐着。你们要站着,我还得站着和你们说话,所以请你们两个坐下,好吗?”

孩子听我这样一番话,在我旁边坐下了。此时,我清楚地看到他们都低下了头,脸上露出了愧疚的表情。

这时,我让他们两个说一说是怎么回事。孩子们没有先前的怒气,只是简单叙述了两个人因为一件小事打了起来,沉默了一会后,一个孩子主动站起来,说:“老师,我错了,我不该在听到他说我的坏话就冲动地去动手打他。”另一个竟也站起来说:“老师,我不该在同学背后说别人坏话。”我望着面前和我一般高的两个孩子,我知道他们真的冷静下来,这是带着他们的思考说出的话。

此时,该我出场支持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了。我严肃地说:“我听明白了,你们当着班上同学的面大打出手,同学们劝阻还不起作用,的确影响太坏了,难怪班主任老师把你们送到我这里。确实要好好教育,按照以往的处理,要联系家长下发学校违纪通知单的。不过今天我也认识了两个知错能改的好学生,相信你们知道回到班上如何找班主任老师沟通,以后遇事一定能理智地解决。”

像这样的场景,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我时常想,这些老师口中、家长眼里顽劣的孩子,他们缺的不是道理,而是有话语权的一种被尊重,孩子需要这久违的尊重。当我们做家长的、做教育工作的老师,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平等地对待孩子,平和地听取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真诚谈出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这才是他们所需要的。当孩子有了平等的话语权、被尊重的感觉后,他们所呈现的是一种沉静,获得了一种自我剖析的力量,学会了进行自我反思,这就是自我教育的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我们,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朝着充满阳光的方向不断前行,孩子的自我教育需要我们强有力地促进,用尊重唤起自尊、用理解激发上进。只有有了自我的教育,外在的助力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否则将成为反作用力。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都要有包容孩子犯错的一份耐心,理解、宽容学生身上的问题乃至缺点,在平等与尊重的交流中,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