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庆幸自己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因为有人说,如果人生是花,那么语文就是根。的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的基础,是学生一生发展的基础。语文所给予我们的营养是会转化的。关键时刻,它会转化为能力、机智、信心和勇气。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对文字的敏感力,更要有对教材准确理解把握运用的能力。近期听课,发现更多的教师课堂上花大量时间引导学生在剖析文章的内容,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过一两遍后就会有所感知,反而在教师的启发与琐碎的问答中将文本肢解得破碎不堪。那么,怎样教才能让语文成为人生这朵花的根呢?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朵杏花》一文中有两段对话:

“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天真地问。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哪天?”孩子有些奇怪。

“今天开的。”竺爷爷高兴地说。

“什么事情啊?”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两段都是人物的对话,但在第一段对话中,人物的个性十分鲜明,孩子天真可爱,竺爷爷慈祥睿智。第二段对话语言简明扼要,作者叙述时只呈现了人物的语言,没有详细描写人物的神态、表情或动作。但是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准确推断出人物当时的心理活动及神情表现。教师应该抓住这一语言,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体验语言表达的特点,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下面是我的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两段话)同学们认真观察,说说两段话在表达方式上有何区别?

生:第一段话把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了具体描写,而第二段则纯粹为对话。

师:你认为哪段对话更好?理由是什么?

生:第一段话好,使人感到了爷爷与孙子不同的性格特点,他们的形象更深入人心。

师:观察很仔细。那你能结合文章前后内容,通过想象,补充第二段中人物说话时的神情表现吗?

学生们思考片刻后发言。归纳如下:

①“什么事情啊?”竺爷爷抚摸着孩子的头,关心地问。

②“竺爷爷,杏花开了!”孩子指着树上红艳艳的花,急切地说。

③“竺爷爷,杏花开了!”孩子忽闪着大眼睛,喘着气说。

④“什么时候?”竺爷爷兴奋地问。

⑤“什么时候?”竺爷爷既惊讶又兴奋,迫不及待地问。

……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竟然把作者没说的话说得如此准确而又如此具体。这恰恰就是我们在日常习作中缺少的思考与表达。可是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作者在第二段对话中把人物的神态动作等没有再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是作者忘了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作者觉得那样显得语言有些啰嗦。

生:我觉得应该是作者认为这样写没有必要了,因为上面的对话已经将人物的特点展现了出来。

师:也就是说,一篇文章的描写应该根据内容来确定哪一处详写,哪一处略写。但我们一定要记住,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抓住人物的特点及事件的细节进行描写,才能展现事情的经过,才能体现人物的品质和性格。

引导学生对人物对话中的神态、动作进行补充,不仅形象地捕捉到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更重要的是瞬间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非常自然地教给了学生方法。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教教材,而是以教材为载体,充分挖掘这一载体中蕴含的知识生成点、思维发散点、能力培养点,然后通过引导、启发,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清楚明了地学会表达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及感悟能力。因为语文教学重在朗读、思考和表达,文本所蕴含的人文性是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的主渠道,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而培植其向善向上的正能量。实践证明,一个人的能力是教不出来的,而是在自觉的阅读实践中逐渐培养出来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有拓宽文本语言外延、让语言不断延伸的意识,有挖掘文本语言内涵、让语言在灵活运用中开花结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