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是新课改的产物。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使合作更有效呢?下面结合本人课改实践,谈几点思考和感悟。

一、加强小组建设,营造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

1.科学划分学习小组。小组划分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的基本编组原则。组内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使竞争具有公平性。

2.明确职责分工。通过组员民主选举,产生组长、副组长各一名。组长要全盘负责,侧重于学习管理,副组长侧重于课堂纪律、行为养成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民主产生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一至两门学科的学习和管理。

3.小组文化建设。显性文化建设:首先精心设计组名,组名要体现组内成员的精神风貌,要求积极向上,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能传递正能量、催人奋进,起到正面激励作用。其次要精心设计组徽。组长要广泛征集组员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图案色彩的搭配,能体现美观、大方、含蓄的基本原则。最后是谱写组歌。歌词要积极向上,朝气蓬勃,曲调要优美动听,并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学唱组歌。此外,教室内要准备展示板、值日本、双色笔、活页夹、纠错本、评比栏等,为小组合作学习保驾护航。隐形文化建设,主要包括制订小组奋斗目标、组规,培养小组集体主义荣誉感、组内学风、组内人际关系、树立组长威信。

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1.自主学习。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预习案。如在教学《黄河颂》时,学生首先要查阅资料,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朗读文本,初步感知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遇到不理解的地方,及时做好批注,上课时认真听老师讲解。

2.展示交流。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展示交流可以是小组代表展示,也可是多人同时参与展示,发言要大胆自信,表达要简洁,观点要明确,理由要充分。鼓励小组间的质疑对抗,真正实现合作探究,共同提高。如在教学《话说千古风流人物》时,要求学生选出一两位自己喜欢敬佩的历史人物,讲讲他们的故事和业绩。学生小组合作,广泛搜集资料,先在组内展示交流,然后每组推选一名代表,面向全班展示。

3.点拨升华。教师要参与和调控展示的全过程,恰当地作好点拨和引导,对于学生难理解的地方,教师一定要讲清、讲透。如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学生难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感情,教师要结合写作背景,借助文本,积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当时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

4.当堂练习。练习要形式多样,课堂上的朗读、提问、思考、答问,课后的阅读、实践、活动、日记、作业等都属于练习范畴。设置少量练习题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进行巩固,检查学生学习达标情况,并总结学习内容,通过达标检测,及时巩固学习目标。如教学《醉翁亭记》时,可以选取2012年威海中考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即《醉翁亭记》片段阅读和《丰乐亭记》片段阅读,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效链接,让学生明确中考命题趋势,熟悉中考考点。

5.课堂评价。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时虽然要以激励为主,但也要恰当中肯,善于引导。过分泛化、千篇一律、没有特点的赞扬,不但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可能起到负面作用。对于学生认识、思维上出现的问题,不能回避,不能模棱两可,要正确评价,积极引导。一定要掌握好激励的“度”,要有分寸感,既要在激励的高度上把握好分寸,又要在激励的频率上掌握好限量,充分发挥激励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适宜的激励中建立自尊,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在合作学习中通创造严肃认真、宽松和谐、生动活泼、乐教乐学、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教学环境,可以更好地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在高效率、高质量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