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不同于一般的提问,它是对原有问题(包括教师提出的和学生产生的问题)的再一次提问或更多次提问。不能主要靠预设,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多变,所以它也最能反映一个教师的学生观、文本观和课堂观。下面笔者就以几节课为例,谈谈课堂教学中追问的运用。

一、穷追不舍——触摸语言的细处

王君老师教学《背影》一课时,在学生读完望父买橘的一段文字后,她把文中的“父亲”与现实的“我们”作对比,引导学生一句一句地体会父亲行走的蹒跚、攀爬的艰难、身形的肥胖、穿着的臃肿。接着,她继续追问:

师:这样的身材,这样的穿着,这样的动作,父亲是怎样去爱啊?是无微不至地去爱吗?

生:是努力地去爱。

师:努力!真好!这个词语比先前的“伟大、无私、无微不至”都好,但是情感色彩还不够。非常努力,努力到最高程度叫什么?

生:竭尽全力

师:对呀!孩子们,这是竭尽全力地去爱啊!竭尽的不仅是金钱,还有体能啊!买橘子,本来是一件平常事,但是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对于父亲,却成为了一件需要竭尽全力才能完成的事。所以,它就感人了。孩子们,你们自己来总结一下,当朱自清看到这个背影时,他看到的是父亲穿着的——

生:陈旧、臃肿。

师:也就看到了父亲生活的——

生:困窘、艰难。

师:也就看到了父亲行动如此吃力背后是身体的——

生:衰老和疲惫。

师:他看到的不再是一个年轻的英气勃勃的父亲,而是一个——

生:老年的父亲。

师:老年的暮气沉沉的父亲。而这位父亲,竭尽全力地去爱儿子啊!所以,作者感动得泪流下来了。

师:真好!同学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进步很大。咬文嚼字就是这样的,不要只给人物贴标签、戴帽子,而是要贴着语言去分析感悟。请同学们在其他的地方也找找,还有哪些地方你看出了父亲的爱。请特别关注那些最细微的环节。

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这一篇”的特定内涵,感受到“这一个”父爱的艰难和无力,唯一的办法就是走进文本,紧贴语言,触摸语言的细处,一句一句地读文,一幕一幕地情景再现。只有品咂语言、咬文嚼字,才能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温度,语言背后的情感。

二、乘胜追击——探寻思想的远处

笔者在教学《变色龙》一课时,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自由赏析句子,品味语言。

生:我选择的句子是:“木柴厂四周很快就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个“钻”字,夸张地写出了人们出现得很迅速,可见他们很喜欢看热闹。

师(惊喜):为什么他们喜欢看热闹?

生:从第一段能看出他们的生意非常冷清,生活没有希望,内心非常空虚无聊,就指望着发生点什么事,可以凑凑热闹。

师(乘胜追击):因为生活的空虚无聊而去看热闹,这样的人在文学作品中好像很多,你还在哪些文章中看到过?

生(喊):《孔乙己》。

生(恍然大悟):《孔乙己》中的短衣帮。

师:对,我们第二单元刚刚学过的《孔乙己》,短衣帮也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为什么要嘲笑可怜的孔乙己?

生:短衣帮的生活太累了,太苦了,他们需要嘲笑比自己更差的人来获得一些心理上的满足。

生:短衣帮的心灵已经被生活折磨得麻木了,除了干活,他们唯一取乐的办法就是嘲笑别人。

师:大家说的很有道理,因为心灵的麻木,因为生活的空虚无聊而去凑热闹而不自知,甚至成为恶势力的帮凶,这样的人,鲁迅先生叫他“看客”。

接着,我启发孩子们回忆了《藤野先生》中的看客,甚至说到了《药》中的看客。这个片段的时空跨度非常大,从《变色龙》到刚学过的《孔乙己》,到初二学过的《藤野先生》,再到未学的《药》,贯穿其中的核心概念就是“看客”。虽然《变色龙》一课,与“看客”的关系似乎不大,但学生却由一个“钻”字感受到了、捕捉到了文字背后的意思、语言之外的意味。这个契机,不抓住就太可惜了。所以教师乘胜追击,在不断地追问下,启发学生联系相关篇目,领悟文学鉴赏的规律,透过文学作品看人性,想自己,探寻思想的远处。

课堂千变万化,每一次追问都无法预设,每一次追问都很艰难。因其无法预设,才往往有意料不到的精彩;因其艰难,追问才能追得更细、更深、更远,也才能追出有品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