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能力是指一个人通过自身的方法,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在原有的学习能力水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自主学习能力。对初中物理教学说,让学生学会自学不仅仅是看懂教科书的内容,还包括通过书本的阅读,懂得如何计算,能根据实验的要求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自己动手做实验,能自己分析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未来的时代是知识的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十分必要。

一、充分相信学生,放手学生自主学习

一节成功的物理课与学生的“学”息息相关。他们学得如何,是否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是判断一节物理课是否成功的主要因素。但现实中,不少教师根本不相信学生,总是担心学生学不会,所以什么都自己干,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累,成绩也得不到有效提高。魏书生说过,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自育自学。因此,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学会放手。例如在上课时,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提出一些思考性的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去看教材内容,并进行自主探索、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再进行总结和点评。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很有帮助的。教师必须相信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一定比单纯教学生表面知识获得的效果更大。教师应该找寻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要相信学生,运用物理课堂的一切有效资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二、充分利用物理教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离不开教材的有效运用。一是运用教材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良好习惯。例如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色彩 颜色》内容中的光源这一内容时,笔者在学生预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从教材中发现疑问。这时候有学生提出“老师,为什么月亮不是光源,它不也能发光吗?”“你想知道吗?认真学习这节课,你就知道答案了。”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教材。让学生进行自学必须要有足够的时间。目前的初中生学习任务繁重,这就要求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思考。在探索和思考的过程中摸索出规律,使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学生有了自己动手操作思考的机会,更能认真、仔细钻研教材中的知识点,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

三、精心创设物理情境,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仔细钻研教材进行预习的基础上,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物理情境,多问几个为什么,适时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例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些疑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上网查资料、实验等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创设物理情境让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提高自学能力。例如上文提到的在学习苏科版八年级物理《光的色彩 颜色》内容中的光源这一内容时,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生活中的光源,有学生就问到了月亮也是发光的为什么它就不是光源呢?笔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很快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了问题的答案:月亮是反射太阳光而不是自身发光,太阳才是光源,月亮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给予学生探究器材,方便学生学习探究

初中物理有很多的实验,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丰富多彩,图文并茂,适合初中生的学习特点。教材中所提及的很多实验只需要用到一些简单的材料即可完成,教师可以在教室里设置一个实验角,根据教学内容在这个实验角中放置一些实验材料,可以是教师自己放置也可以是学生放置,引导学生利用课余的时间,结合教材的内容尽情地“玩”。例如在学完静电知识后,可以把一些梳子放到实验角中;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放置了凸透镜、蜡烛、光屏、火柴等在实验角。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激发了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与此同时,自学能力也得到有效提高。

自学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调整和完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