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新课标强调关注人的发展,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和解释等活动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究,实现信息进脑,知识上手,用课本死知识解决多类现实问题。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每一位学生的文化素养。但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方面却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基础差,底子薄,没有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这一部分学生成为教与学双向互动的瓶颈。我们一般将这一部分学生称为待优生。待优生虽然在班级中数量极少,但这部分待优生“能量”不可小觑,他们往往对一个班级的管理和全班成绩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数学教学中针对待优生身上存在的众多问题,教师布置作业时首先要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所学,有所思,更有所获。我在数学教学中将待优生的个体差异和教学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确保每一位待优生在不同层面上都有所进步。

一、作业实行分层分类布置

不管是城镇还是农村每个班级都有特优生、优等生和待优生,而这三类在学生认知水平、认知能力等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我们不可能将学生分开进行教学。教师上完一节课如果给这三类学生布置同量、同难度的作业就会导致待优生不能有效的完成,而优等生又不能满足需求。所以教学中我根据待优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低的实际情况,我将例题精讲和基础训练分为两大部分进行,要求特优生和优等生采用多种方法解答例题,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标;而对待优生则要求理解和掌握课本例题,并能运用即可。基础知识训练依据特优生、优等生和待优生实际将试题分为三类,特别是对于待优生我将课本典型例题重新修改组合之后再让学生练习,这样经过三、四道不同类型试题的训练,待优生对课本内容基本上就全面掌握了。

二、作业布置的形式采取多样化

中学学科门类目较多,作业量大,分析理解能力要求高,而待优生学习基础较差,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往往导致他们对学习望而生畏。教师作业布置多样化的主要目的是克服待优生对数学这门抽象学科的恐惧心理。所以,待优生的作业不一定每一道题都做到作业本上,只要让学生用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课外习题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对于待优生我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精挑细选,改题换面,让他们在完成作业中提升自信心。只要待优生有了热情和自信心,他们就会乐学、会学,进而学好。例如已知有10cm的毛线,请以这条毛线的长度为斜边,用直尺和圆规画一个直角等腰三角形。我让待优生动手实践,使学生对直规作图有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同样在第二课堂活动中我让待优生用制作好的四块小正方形卡片来拼图,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这样的数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既动脑又动手,同时用眼观察,用嘴讨论和用心体会,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欣赏几何图形的美。

三、作业布置要能实现纵向交流,横向比较。

纵向比较看进步,横向比较找差距,可见有比较才能有进步,有对照才能有发展。通过纵横比较和交流使待优生发现自己的长处,看见赶上的希望。常言道:“希望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如果一味地批评、打击待优生,就会恶性循环,导致他们放弃梦想,破罐子破摔,不思进取。我在教学中将全班48名学生分三类,8个小组。每周二和周四进行疑难解答活动,活动第一个议程就是作业展评,展评过程中三类学生将自己不同作业中闪光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和汇报,并交流自己上一周学习过程中所取得成就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展评活动三类学生均会发现别人的长处,而反思自己的不足。活动的第二个议程是“师艺大传授”。在这个活动中特优生和待优生结成对子,帮助待优生查找并解决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年龄相同,情趣爱好相近,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也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待优生问题的化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根据学生实际不断探索,不断转变方式。作业布置仅是转差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教师要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促使待优生在学习中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有所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