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正在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高等学校将由学术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向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大类型并行发展模式转型。虽然转型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困难,但同时也是新建本科院校发展的一次机遇,新建本科院校需积极主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实现转型。

【关键词】地方 新建 本科院校 转型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了常务会议,讨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等议题,会议已通过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任务措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以及《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将正式公布,这意味着我国高等学校将由学术型为主的发展模式向研究型和应用技术型两大类型并行发展模式转型,职业教育从中职、高职、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将被打通,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趋势更加明显。如何主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手段和方式,实现转型成为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新设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截至2012年,共有647所,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总数的55.3%,占非“211”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61.3%。其招生规模和在校生人数所占比例也都超过了50%。新建本科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必将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生力军,为我国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内涵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了适应我国教育大众化进程,发展速度比较快,规模扩张迅速,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作用的显现,适龄人口减少,高考人数的下降,招生竞争日趋激烈,地方新建本科院校逐步由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由于建校时间短,发展基础相对薄弱,在内涵式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

1.学校定位日趋合理,但顶层设计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特别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开展以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改变了以前盲目照搬老牌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学校办学定位基本为地方型、应用型、教学型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但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还未形成统一共识,部分教职工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认识不十分清晰,教学单位和职能部门对学校整体办学定位的理解不够充分,部分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目标及模式认识滞后,对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未能很好地理解与把握。办学定位等顶层设计思想未能很好地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具体环节中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置、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落实不够,体现不明显。

2.学科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与地方产业结构发展需求匹配度不高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规模快速发展导致专业发展过猛,专业设置过程中存在受短期效益因素影响现象,部分专业缺乏科学论证,设置有一定的盲目性。专业分布不够合理,专业跨度过大,学科专业相互支撑不够。专业设置的适应性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距离,紧贴地方企业升级、经济转型,社会发展需要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不够完善。错位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还没有形成系统,培养规格比较模糊,专业方向与市场、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不紧密。专业建设的个性化和创新性不足,与办学定位相适应的专业优势与特色不明显。没有建立根据录取率、报到率、就业率、社会产业结构变化等数据进行专业调整,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3.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认识不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受“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指导;重知识传授、轻实践训练”等传统教育观影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标准认识还不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规格、方案和内涵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课程体系设置、课程内容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路径选择、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等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还不能完全吻合。

4.教师结构不尽合理,“双师素质”教师不足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教师数量总体偏少,生师比偏高,师资队伍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不尽合理,教师数量与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高学历、高职称教师比例偏低、年龄偏大,缺少较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从年龄结构看,60岁以上及35岁以下青年教师所占比例大,缺少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学骨干。教师培养培训方面偏重学历提高和课程进修,教师到相关行业企业交流学习的机会相对较少,具有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双师素质”教师数量较少,而且专业分布不均衡。绝大多数新进教师是来自普通高校的应届博士、硕士毕业生,从高校到高校,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缺乏行业工程背景,相对而言,他们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实践教学人员数量不足、队伍不稳定,部分人员实践指导能力不强,不能很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

5.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

新建地方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经费、场地、时间、指导等有待进一步落实。各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的系统性、科学性有待提高。课内实践教学、单独开课的实践课程、集中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等实践教学的教学目标、内容、考核方式需要进行系统整合。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数量不足,场地有限,资源共享程度不高。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适用多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综合性基地偏少,集中实习岗位缺乏,分散实习比例偏高。实践教学基地资源的效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不能较好地实现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需求的对接,难以达到实践教学体系深度改革的要求。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指导和考核方式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产学研合作教育整体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广度深度不够,与企业实质性的合作不多。从顶层到二级学院,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缺乏系统设计和举措,合作成果不显著,社会效益不高,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过程中对地方行业企业的吸引力不够,广泛开创校企互利共赢局面的难度较大。

6.教研教改成果应用推广不够,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教学改革整体规划性不够,在教学研究与改革中,存在“重理论研究、轻实践应用”的倾向,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方面的研究偏少,对优秀教改案例的研究和推广力度有待加大。科研的整体实力相对薄弱,科研横向项目数量与经费偏少,应用性科研力量不强,为地方政府、区域行业企业提供的科研成果较少,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7.教学管理制度落实不够严格,质量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近年来虽然教学管理、质量监控的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但是制度的贯彻落实不到位,执行力度不强。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单一,教学质量监控“重监轻控”,质量监控的及时性、有效性、循环闭合过程性和激励与约束机制需要加强,全员性、全方位的质量保障监控仍然不到位,监控手段主要依靠期初、期中、期末教学检查和督导听课、评教、评课等传统方法,包括教学质量信息采集、分析、反馈、改进等环节在内的质量改进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建立。

8.毕业生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依然存在

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据分析,到2015年,我国年均高校毕业生仍将在700万人左右,除了数量的增加, 我国目前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岗位结构矛盾。企业急需大量应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但是高校毕业生与这些岗位并不匹配,高校毕业生无法选择到合适的岗位,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是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趋势

针对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及大学生的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的现状,为采取有效途径解决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发展存在的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国家正在进行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引导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构建新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提出: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部将出台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在办学思路、模式、方法上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表示:教育部将多措并举,支持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在高校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财政投入等方面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地方高校倾斜。

从上述文件、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将成为连通中职、高职、本科和研究生职业教育立交桥的重要环节。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思考

正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剖析的那样,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存在“转变观念难、学校理念转变难、教材建设难、专业建设难、师资队伍建设难、学校布局难”等困难。但是,地方新建院校应转变思想观念,积极适应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趋势,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特点和需要的手段和模式,开拓创新,主动转型,努力成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1.转变思想观念,主动实现转型

我们应当敏感地意识到,构建从中职、专科、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型大学(学院)已经摆上了议事日程。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在行动,2013年6月,由全国三十多所院校发起成立“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截至2014年4月,有178所地方高校加入,致力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的探索。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改变以往惯性思维定式,转变传统思想观念,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引导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主动探索符合经济社会和适合学院自身发展需要的转型路径和方法,争取国家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项目,实现主动转型。

2.科学确定学校办学定位,制订可行发展战略规划

以地方经济发展、产业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科学准确进行学校定位,即办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培养面向现代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高级专门人才,体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将学校办学定位与地方经济发展对接。同时,制订适合自身实际,彰显自身特色,切实可行的学校转型发展战略规划、学科专业调整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等,并稳步实施各项战略规划。

3.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课程体系结构

根据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大现有学科专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对接。构建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文化事业发展需求与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的应用技术型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建设若干优势明显和特色鲜明、发展前景良好的专业群,注重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和学科专业竞争力。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程结构,健全适应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注重专业课程与职业标准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4.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人才培养方案

充分了解服务区域的经济发展现状、方向和需求,进一步深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注重人才培养规格与工作岗位要求对接。积极争取企业、行业参与,构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坚持“基础知识够用、专业知识管用、技能知识会用”的原则,合理安排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及其比例。培养学生将理论转换为技术、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力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注重“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采取“专兼结合、引培并举、才智并重”的原则,加强适应转型发展和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特色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高学历、高职称和高层次学科专业带头人和教学骨干的引进力度,发挥他们对学校转型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顶岗工作和为企业开展技术服务等多种方式,加强在职中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一大批技术应用型的“双师素质教师”;按照“唯求所用,不求所有”的理念,积极从合作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聘请一批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教师,努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6.创新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

鼓励教师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更新教学内容,深化教学方式、手段等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小班教学,开展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情景式教学、项目教学、典型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现场教学、教学一体化教学,努力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采用“学院导师+行业导师”的双导师教学模式,开设由学生和教师共同选题的自主学习课程,构建多元学习模式,加强学生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对接。深化以能力提高为中心的过程考试制度改革,改变传统考核方式,积极推动普及过程考试,采用机试、小论文、口试、笔试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促进以考风带学风的学习鞭策机制的建设。

7.强化产学研合作教育,落实实践教学环节

健全校企合作办学的长效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高校的合作,拓宽合作的领域,强化合作的深度,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发展、合作就业”,实现“资源共用、人才共有、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双赢局面。加强实验、实习、毕业论文以及社会实践等实践性教学环节,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基本技能训练、专业能力训练、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和综合能力训练四个层面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过程体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招工与招生、教学与生产、实习与就业”趋于同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硬环境建设,加强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实践教学共享平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校内实训坚持“学做合一、校企合一、教研合一”;校外实习坚持“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三维一体。

8.完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各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建立完善适应技术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需要的各个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完善相应的教学与管理制度,构建和完善“督导、教务两线监控;校、院系、教研室三级管理;专家、教师、学生、社会四维评价”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工作,加强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教学过程的检测,教学质量的评价、教学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尤其是要加强实践教学、合作教育等方面质量的管理与评价,确保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以更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