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11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国务院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体教结合,锐意改革创新,推进校园足球普及,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夯实国家足球事业人才基础。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也表示,将完善政策,形成校园足球激励机制,把足球纳入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作为体育课必修内容,为学生提供学习足球的机会。在广泛开展校园足球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各地涌现出的足球特色学校,以点带面推动校园足球普及。力争到2017年在全国扶持建设2万所左右中小学校足球特色学校和2000个高校高水平足球队,并形成区域特色,拟建设30个左右校园足球试点区县。

据了解,足球还将纳入体育教师“国培计划”,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体育教师足球教学实践能力。从2015年起,实施特色学校足球师资国家培训项目,对校园足球骨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示范培训,各地也要相应开展培训。计划在2015年全国初步培训6000名校园足球师资。

政策解读:足球成体育必修课,对积贫积弱已久的中国足球,是一针“强心剂”。更多担忧的声音接踵而至。师资、场地、经费如何解决?会不会是“政绩工程”?教育部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日前就此作出解答。

1.是不是所有学生都要学?

不必一直学,但肯定要学

“足球作为体育必修课并不意味着所有学生都一直学足球,因为在学校体育里,除了教学生基本的跑跳投等运动技能外,还要让学生学习不同的运动项目,如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足球作为必修课,只是指一个学生有一段时间要学足球,其他项目也要学。”

2.足球课程怎样安排?

足球特色学校每周至少一节,其他学校不必

“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里面,学生要有一定的时间段来上足球课,比如现在小学每周4节体育课,初中高中每周3节体育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周至少有一节体育课教足球,非特色学校则不必每周一节足球课。此外,在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内,要制定全国统一的足球学习大纲,确定在不同年级学习什么足球技能。同时,还要组织校内课余的训练,还可以组织班级比赛、年级比赛、学校比赛。”

3.足球会变成应试教育吗?

不考试,但成绩要入档作升学参考

“不会。虽然足球是必修课,但只是把学生的上课情况、参加课余训练时间,是否是班里足球队、年级球队或校队队员,代表班级、年级、学校打过多少比赛获得什么成绩,代表省市打过多少比赛获得什么成绩等,记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里,并不考试,只是作为将来升学的一个参考。”

4.学校四级联赛体系是啥?

小学为地市级比赛,初中省级,高中大学全国比赛

“小学主要是鼓励参与,因此不搞小学的全国比赛,小学比赛只要打到地市就可以了。初中则要组织全省比赛。高中和大学组织全国的分区赛和总决赛,从而形成以学校为单位的四级联赛体系。”

5.如何解决教师问题?

培养、培训加聘请退役运动员有新出路

“目前体育老师不足,有足球特长的就更少,目前的规划是体育教师培养、各类教师培训和聘请兼职教师三条路。其中兼职教师包括足球教练、裁判、退役运动员、社会上有足球专长的人士、在校足球专业大学生等,由政府购买服务。”

6.如何解决场地问题?

因地制宜逐步改善,还要社会、社区共享

“第一是因陋就简、因地制宜,不一定建设标准足球场;第二是逐步改善,新建、改建和扩建要成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里很重要的一块;第三是盘活存量,做到社会、社区体育场馆和学校共享。”

7.经费如何解决?

将纳入各级财政经费,还有社会企业、组织支持

“今后,学校体育在教育中的位置将变得更加重要,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上将向体育倾斜。校园足球经费将纳入各级财政。中央财政会出一部分钱,用于全国性的校园足球教学、研究、师资培训、聘请高水平教练以及全国性赛事,地方各级财政经费用于地方层面的这些领域。此外,还有社会企业、组织的支持。”

8.踢足球时的安全谁保证?

研究“学生体育伤害险”,消除家长顾虑

“应对此问题首先要加强安全管控,之后要完善保险制度。现在学校都有学生体育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我们也希望能够探索另外一种学生体育伤害险,将来能把学生进行所有运动(在各种场合)可能出现的伤害都包含在内。同时要探索第三方调解机制。”

9.会不会变“政绩工程”?

主要目的是学习,踢球是次要

“校园足球不是‘政绩工程’,不是让孩子只踢球不学习,或者主要踢球次要学习,而是在保证文化课成绩的基础上增加足球特长。同时,校园足球是一个试点,如果效果不错,可能很快就启动篮球、排球等特色学校。至于2017年布局2万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是不是‘大跃进’?不是!我们在评估时发现,具备布局条件的学校有十几万所,在考虑各种因素后,才设定了2万所的目标。”

网友热议:

为足球进校园竖起大拇指

多年来,学生的体育课一直在教学中被“边缘化”,功课紧张体育课被占已成惯例,如果还上,反而成了怪事。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也在想方设法加强引导,比如,把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并逐年加大等,但在“应试”大棒的指引下,体育“边缘化”的尴尬依然存在,并没有得到多少改观。由此而导致的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学生体质逐年下降。

现在,因为足球,体育被提到了一个它应该有的高度,虽然有人评论说这种做法有些功利,但让我们抛开那些担忧仔细想一想,不管将来足球教育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能让那些埋在书山题海的孩子们放下书本,在绿茵场上肆意地跑上45分钟,无疑是件好事。

出不出得了能踢进世界杯的足球队,其实并不是足球进校园的最终目的,因为它不是一场选拔,而是将作为一项教育内容被强制执行。作为对抗性很强的集体竞赛项目,足球带给我们的,最初可能是不得不踢的郁闷,而从长远来看,则将是健康的体魄、对体育运动的热爱以及足球所特有的竞争、对抗和协作的团队精神。(黄泽雨)

以平常心看待足球进校园变为必修课

教育必须回归本真,教育必须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一度放松了体育教学,仅有的体育课甚至被文化课挤占,体育课形同虚设。早在2007年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为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掀起群众性体育锻炼热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随即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启动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从顶层设计看来,已经将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到很高的高度。

随着教育改革和招生考试的改革,校园体育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学校体育课需要根据课程标准及招生考试体育项目进行教学和训练,似乎体育教育也陷入到应试教育的圈套。作为三大球之一,足球有着其悠久历史,在中国土地上发明,在中国有其发展强大的土壤,足球以其速度、技术、强度更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强身健体、全面发展,以其特有的魅力受到人们的普遍青睐,所以没有理由不重视足球。国务院重申青少年足球的重要性,提出教育部将主导校园足球,并推出一系列措施推动校园足球进入升级版,是必要的,也是顺理成章的。足球进校园变为必修课,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

现在的教育已经相对均衡了,但是毕竟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农村学校和一些薄弱学校足球的师资和场地相对比较缺乏,校园足球进入升级版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使得足球进入每一个校园变为必修课不是纸上谈兵。(蔡正青)

校园足球需要鼓劲而不是喝彩

国务院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规格而言,称得上空前之高,表明了国家高层对青少年足球的重视。其实,高层从来很重视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从来没说过学生只要读好书便可一好百好,可谓想国人之所想。对于足球运动长期落后和基础不牢,高层早就说过“从娃娃抓起”,可谓急国人之所急。扩大范围说,世界上没有哪个足球强国在其发展过程中得到政府高层这样的关注和指示,中国足球实在是非常幸运的。

不过,要成就一项事业,光有上下的热情和愿望还不够。在现时的国情之下,很多事情都有教训,那就是中间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拿足球来说,主管校园和足球这两方面的教育和体育部门取何种态度,制定何种政策和措施,已成长期以来的短板。不转变应试教育和锦标体育,校园足球能否走上正轨,仍不乐观。

在有关这次会议的报道中,有这样两句话。一句是教育部长袁贵仁说“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现有体育教师足球教学实践能力”,另一句是中国足协副主席魏吉祥说“教育部需要更多的校园足球教练,这也将为职业足球运动员创造就业机会,一定程度解决出路问题”。简言之,管教育的承认学校体育教师不大会教踢球,管足球的着急会教踢球的有劲无处使。

一边缺人才,另一边有门槛障碍。倘若没有政策上的突破,退役球员的一技之长怕是就此作废,完全尽义务教踢球不等于是再就业的出路。对不会踢球的教师再培训,与对退役球员进行文化知识再教育,哪个事倍功半,哪个事半功倍,抑或二者兼行,主管部门应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认真加以解决,也算会议不白开。否则,体育课内必修足球,谁会教?创办各级校园足球联赛,谁会踢?

校园足球只是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重要指示精神的一半,完整的表述是“抓好青少年足球,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意义在于“深化教育改革,振奋民族精神”。应试教育因德育和体育被淡化而成为残缺的教育,又受独生子女状况和社会价值取向影响而积重难返。足球人才短缺事小,民族素质受损事大。开展校园足球是青少年足球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足球是学校体育的一部分,也不是全部。最终,应当促成青少年在学校内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足球广泛、持续开展,是对应试教育的一大冲击,是对偏颇教育理念的一大扭转,是对课堂和书本中无法深入的身心教育一大补足。校园足球要实现效益最大化,绝不只是解决足球人才基础,而是作为民族未来的青少年能够强身健体、全面发展。这不仅是足球界的任务,更是教育界的己任,是全社会人人有责的大计。这也不是量化的数字指标,而是包含体育在内的中国教育质变。在亿万有文化、讲道德、身体棒的青少年当中,何愁培养不出优秀的球员,成就中国足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