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受教育扶持力度

近日,教育部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开展“教育经费管理年”活动的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该负责人表示,为促进教育公平,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扶持力度,将其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该负责人强调,2013年,针对目前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将重点加大以下几方面的投入:一是着力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继续推进农村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充分利用中小学富余校舍和社会资源。二是继续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大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尽快使义务教育师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体育场地基本达标。三是大力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普通高中建设,统筹解决普通高中债务问题。四是支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今年,教育部将从完善资助体系、关爱帮扶弱势群体等方面进一步合理配置资源,促进教育公平。一是全面落实从学前到研究生各个阶段教育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切实提高学生资助水平。继续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落实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助学金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二是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扶持力度,将其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保障他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努力满足留守儿童的教育需求,使他们安心学习、安全生活。三是加大特殊教育投入力度,支持启动实施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攻坚计划。启动特殊教育重点建设项目,支持薄弱特殊教育学校基本配足配齐教学康复仪器,支持普通学校残疾学生随班就读资源教室(中心)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部:高校剧毒化学品要落实双人管理制度

近日,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加强对高校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对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毒害品,要落实双人管理制度。

该通知要求,对于危险化学品中的毒害品,要参照对剧毒化学品的管理要求落实“五双”,即“双人保管、双人领取、双人使用、双把锁、双本账”的管理制度。

教育部表示,最近发生的复旦大学校园投毒事件和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室爆炸事件再次敲响警钟。据了解,这也是复旦大学校园投毒事件以来,教育部首次表态。

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和各校对涉及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排查,并要有针对性地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健全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制定并完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保管、使用、处置等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

重点高校提高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定向计划增至3万

5月2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其中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定向招生计划将由去年的1万名增至3万名。此外,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

会议指出,今年要扩大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将去年面向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1万名重点高校招生计划增至3万名,招生区域包括所有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和中央部属高校特别是知名高校。

会议要求,按照高考程序和确定的标准,将今年新增的本科招生计划主要用于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升学压力大、农村考生多的中西部省份。继续实施“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在全国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8.5万个名额,由东部高校招收中西部考生。多措并举,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

陕西:2013年起为基层定向招聘10000名医学类本科生

本刊讯(记者 孙永涛)为基层卫生人才急缺,医疗服务能力弱的现状,深入推进医改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日前,陕西决定从2013年起连续5年在全国范围内,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10000名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并从编制、职称、工资、安家费、住房等方面给予优惠。

据悉,目前陕西省农村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数不足城市一半,乡镇卫生院空编4600余个;全省执业(助理)医师中,县级医疗机构本科生平均只占17.58%,乡镇卫生院本科生仅占3.81%。当前基层卫生人才急缺,医疗服务能力弱,农民看病不方便,已成为制约陕西医改深入推进和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陕西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出台《关于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的意见(暂行)》,从2013年起,连续5年在全国范围内,共为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10000名医学类本科毕业生。

招聘专业包括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药学、中药学、医学检验、卫生检验、医学影像、康复治疗学、护理学等专业。应聘人员应为获得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承认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医学学士及以上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及往届未就业毕业生。根据各县实际需求,省上每年下达招聘计划,优先考虑贫困县、山区县、医疗人才急缺县。定向招聘人员须按照签订的定向就业服务协议书的要求,在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连续工作5年以上。

陕西对定向招聘人员从政策上充分给予优惠:一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一次性补助安家费3万元,由省级与县级财政按照7:3比例承担;在试用期内享受转正定级工资待遇,服务期内在原工资基础上浮动一级薪级工资,在山区县、贫困县工作的浮动两级薪级工资;按有关政策规定优先享受保障性住房;在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工作期间,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可不受单位岗位和名额限制,优先予以评定和聘用;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纳入县级事业单位编制内管理,优先使用空缺编制、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用先进后出的办法,必要时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确保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到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工作有编有岗。

陕西省教育厅五项措施力促28.55万大学生就业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99万人,创历史新高,我省共有28.55万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市场需求减弱的背景下,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据调查,机械、建筑等行业都在不同程度上缩减了用工计划,缩减量在10%-15%之间,这让高校倍感压力。人才供大于求、大学生就业期望高、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不相符,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三大主要原因。

面对重重困难,省教育厅从五个方面入手促进毕业生就业:一是把就业工作作为高校“一把手”工程,召开就业形势分析会,及时部署及早动手。二是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省教育厅与高校联合举办规模较大的分科类、滚动式招聘会81场,高校举办双选招聘会985场、用人单位在高校举办专场宣讲会9675场,累计提供就业信息50多万条。三是引导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和艰苦地区就业,配合有关部门实施基层项目招募、大学生入伍预征和免费师范生就业工作。四是促进创业,建设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和绿色通道,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五是抓好家庭经济困难和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制定帮扶计划、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确保困难学生有人管、能就业。(陕西日报)

陕西获中央7.1亿元教育专项资金支持

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国家发改委日前下达我省4个教育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7.1亿元。其中5.1亿元将用于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及特殊教育学校建设。

据悉,这个专项预算包括:我省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将获2.6亿元,重点用于农村初中新建或改造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厕所等学生生活用房;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获1.9亿元,重点用于边远艰苦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周转宿舍的土建、水暖等配套设施建设;中等职业教育建设获2亿元,重点用于改善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基础设施条件及购置教育教学实训设备;特殊教育学校建设0.6亿元,重点用于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及购置教学康复实验设备。(中国经济网)

陕西今年首招400名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

今年我省将试点招收400名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本专科各200名),委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培养。在校期间免学费、住宿费,补助生活费,毕业后须到县区以下幼儿园任教10年以上。

据了解,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志愿填报安排在提前批次内分别单独设置本、专科志愿,实行梯度志愿模式。录取后,学生要与培养院校和生源所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学前教育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不签订协议,将取消入学资格。录取后经考察不适合从事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免费师范生,入学一年可按规定程序调整到非师范专业。

此外,省招办表示,面向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定向招生 的单设本、专科批次志愿,必须是经县(区)招办资格审查并公示合格的考生方可填报。省招办将在录取结束后,对被录取考生再行公示,如有举报且经查实存在资格造假等违规行为的,取消录取资格,同时追究县(区)资格审查相关人员的责任。

陕西启动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人每年最高可贷6000元

记者从省教育厅获悉,陕西省2013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已经启动,符合条件的在校大学生和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可持家庭经济困难证明到相关机构进行资格认定。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由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用于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贷款额度每人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贷款期限按借款学生正常毕业所需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学生正常在校期间助学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学生毕业后贷款利息由借款人自行承担。

我省从2007年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截至2012年底,贷款发放总额逾41亿元,惠及困难学生达69万人次,基本解决了全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问题。(西安晚报)

陕西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

为切实保障大中小学校,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及“蛋奶工程”的食品安全,陕西省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要求,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未履行职责,导致本行政区域学校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将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的责任。

近期陕西个别县区的中小学相继发生群体性食品安全事件。对此,陕西省要求各教育行政部门应与所属中小学校签订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责任书。学校应建立健全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食品安全责任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学校食堂应做好学校食堂设备设施及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清除过期、变质食品原料和调料,严防食品交叉污染,加工制作四季豆、豆浆等食品时必须烧熟煮透;保证食堂内外环境整洁;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做好自备水源、二次供水设施、食堂蓄水池等供水设施的清洁、消毒工作,饮用水应请卫生部门进行水质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学校食堂采购食材应严格落实索证及出入库管理制度,拒绝接收变质过期食品原料。

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与“蛋奶工程”的中小学应落实校领导陪餐制度、食物留样制度等,切实发挥膳食委员会对学校食品安全的监督作用。各级食药监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学校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力度,各区县应继续落实每月检查辖区内10所学生食堂制度,确保校园食品安全。(许祖华)

陕西试点推行校方无过失责任保险含特殊教育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校园风险管理,日前,陕西省在校方责任险基础上试点推行附加校方无过失责任保险,实施范围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特殊教育学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保费分为2元和3元两档,对应的赔偿限额分别为10万元和12万元,由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承担,不得向学生收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由地方政府单列资金为辖区内学校学生投保校方责任保险及附加校方无过失责任险。

目前,参与试点的共有10个市(区)的79个县区和省级学校,受保障学生达到3127307人。其中,市(区)级覆盖率为100%,县(区)覆盖率为84.04%。(李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