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网易等商业网站的名校公开课热潮推动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本土化,这一运动热潮使国内实施八年之余的精品课程面临目标受众、课程效用性、资源免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这些挑战和问题的解决不仅关系到评审制度、运营模式和目标受众等方面的改革,还需要在建设内容、组织管理、服务理念等内在条件上转变。

【关键词】开放教育资源 精品课程 建设

基金项目:陕西省2011年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11BZ47);陕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立项课题(SGH10079)。

2010年11月随着“网易公开课”的重磅推出和新浪等商业网站的相继加入,一场国际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在内陆正式走向了高潮,来自哈佛、耶鲁等世界名校的上千集公开课视频免费向公众开放,并迅速受到了众多关注和热捧。2011年3月25日,“复旦网络课讲堂”正式登陆网易视频公开课主页,标志着“国产”网络公开课正式启动。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开放课程,发挥精品效应,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不仅是今后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还是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基本需求。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本土化热潮对精品课程建设的挑战

开放教育资源是“通过信息通信技术为全社会成员提供开放的教育资源,满足非商业用途的咨询、修改、利用和再传播”[1]。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式启动OCW项目(Open Course Ware开放课件),计划用十年时间在互联网上免费开放2000门课程,并公布讲义、大纲、考试和视频等课程资源供全球各地学习者参考。[2]这不仅是世界高等教育首次通过网络进行优质资源免费共享的实践,同时也拉开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序幕。次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召开“开放课件对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专题论坛,将“开放课件”的概念延伸到“开放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 Resource)。2005年,由哈佛、耶鲁、麻省理工学院等2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和相关教育组织组成的联合体——开放课件联盟(OCW Consortium)成立。OCWC的使命在于促进全球共享正式和非正式学习的教育资源,以及利用自有、开放、高品质的教育材料组成课程。[3]开放教育资源的中国本土化热潮无疑是网易名校公开课的推出。 2011年1月18日,网易宣布正式加入国际开放课件联盟(OCWC),获得国际公开课会员资格,成为OCWC在中国唯一的企业联盟成员。开放教育资源运动推动下的公开课热潮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遇和借鉴平台,同时也引来了更多人对国内教育资源的反思。

1.目标受众的“覆盖面”

目标受众即课程共享平台的服务和受益对象。目标受众的定义不同,则共享群体的覆盖面不同。MIT校长苏珊·霍克菲尔德(Susan Hockfield)提出,“知识是对所有人有益的公共产品,通过OCW来践行这一理念,我们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4],“在全球化时代,大学还负有向全世界拓展学习渠道的职责”[5]。可以看出开放课程着眼于全社会,面向全球各地的学习者。国内精品课程其服务对象着眼于高校师生,受益面相对狭窄,这也是各级精品课程社会认知度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2.精品课程的“效用性”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目的在于推动教育全球化进程,其最大特征在于“公益性”和“平民化”。OCW项目实施十年(2001-2011)之际,MIT已提前实现2000门开放课程的目标,课程的访问总量达10亿,访客人数达7亿。全球已有200多所院校参与了 MIT OCW,发布课程门数共13000多门。[6]目前,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站收录各级共2万余门,访问总量为830万余人次,注册用户总数为70万余人。[7]有调查显示,在使用过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学习者中,76.92%的学习者每次登陆精品课程网站学习的时间不到1小时。[8]此外,能够满足学习需求的教学资源和内容的开发质量仅属于“中等水平”,网络资源获取成功率不高。

3.优质资源的“免费性”

当众多高校注重“知识产权”并对网络资源进行收费的时候,MIT却走了“质量免费”的道路——将课程资源免费开放。这一创举不仅引来了众多争议,也引起了众多反思。争议的是:这么“贵”的课程资源竟能完全免费开放;反思的是:知识是让所有人都能受益的公共产品,而大学的使命就应该让知识“回馈社会”,凸显其“公益性”。这一使命的再次重申得到了更多院校的认同并陆续加入到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中。然而,国内精品课程资源的获取则显得困难重重,不仅学校设置了诸多权限,教师也仅开放有限的浏览资源。

4.精品”的可持续发展

“精品”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受时间、空间和目标受众的影响。同时,“精品”的价值体现必须是目标受众的检验和认可。此外,精品课程不是收藏家的“展示品”,如果“精品”的吸引力和生命力不足,那么谈“精品”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了仪式性的口号。

关于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几点思考

尽管国内精品课程的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开放教育资源运动及公开课服务热潮也对精品课程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树立服务理念,调整目标受众

终身学习及教育大众化的推进离不开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而精品课程作为优质教育资源的核心载体,其目标受众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高校院墙内,精品课程的建设就不能仅仅服务于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因此,精品课程应该着眼于全社会,让每个有需求的学习者都能受益。

2.改革评审制度,建立复核机制

精品课程的评审应采取“一次申报,滚动评审”、“过程评审与级别评审结合”的方式,实现评审滚动式、常态化,加强过程性评审,而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段时期。学校要建立多功能、高性能、易操作的综合平台,课程建设实行开放形式,即课程申报前首先进行网络公开课建设,达到一定期限经评审后再进行“精品”级别认定。课程级别认定后继续在现有平台上开展滚动建设并进行高级别的滚动评审认定。如果课程在“精品”级别认定后没有进行持续建设,那么在滚动评审中就要取消其“精品”的荣誉。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课程建设的积极性,还体现了精品课程的相对动态性。同时,评审应突出课程的应用性指标,建立课程的复核机制,增加普通使用者的评价维度,以保障“精品”的可持续发展。

3.扩大课程辐射,发挥精品效用

精品课程的辐射和共享不够、宣传力度不大是其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对精品课程建设的理念、宗旨、功能、资源、使用等方面进行的宣传和推广,扩大课程资源发布和共享渠道,提高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可获取性是发挥精品效用的必要条件。对于精品课程的应用和推广可借鉴参考国外OCW运作模式,或实行行动推广模式、共建共享模式和自发推广模式相结合[9]。

4.丰富课程资源,增加视频公开

精品课程不仅包括优质丰富的课程资源,也包括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而课程资源不够丰富,实效性内容不多是影响精品课程访问量和应用性不高的原因之一。调查显示,41.94%的学生认为课程网页中所显示的资源与自己的需要不相符,65.81%的学生希望开设网上答疑[10]。因此,课程的“品质”不应仅仅表现为申报材料和著作论文的多少,更应该考虑课程使用者的需求和应用。

5.加强技术支持,保障资源获取

精品课程建设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保证建设平台的兼容性和资源获取的成功性。首先尽可能地减少路径和插件,确保课程使用简捷高效。其次,增加网络专职人员协助课程负责人完成课程的开发制作及后期维护等一系列工作,减轻教师的课程建设负担。此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技术支持,采取“移除”、“替换”和“注明”[11]等策略进行版权清晰化处理,并通过内容管理系统的版权审核机制进行审核。

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仅关系到学科知识的构建,更重要的是针对学习者的需求和认知基础提供学习路径和参考价值,而“精品课程”就应该是上述两方面的品质表现和立体特征。

参考文献:

[1]王龙.回顾与展望:开放教育资源的七年之痒[J].开放教育研究,2009(2):107-112.

[2]http://query.nytimes.com/gst/fullpage.html.

[3]http://v.163.com/11/0119/10/6QON0HBH00853MVP.html

[4]http://ocw.mit.edu/about/presidents-message/

[5]http://qy.swjtu.edu.cn/Article.aspx?ID=31766

[6]http://web.mit.edu/fnl/volume/231/miyagawa.html

[7]http://www.jingpinke.com/news/details.

[8]王佑镁.高校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教学有效性的缺失与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10(8):80-84.

[9]秦丽娟.国家精品课程推广模式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3):50-54.

[10]李开灿,程平,张祖伟.关于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利用率的统计分析[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10-14.

[11]唐巍华,朱家德.国家精品课程复核的保障机制研究[J].云梦学刊,2009(6):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