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从多个层面深入分析了现代音乐中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从而为当前的音乐创作与欣赏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作用。

【关键词】 现代音乐 本质特征 感性 理性

本课题由陕西教育学院科研基金项目2010年度青年人才课题资助,课题名称:现代音乐中理性设计作主导的音乐构成方式之研究,立项号:10KJ062。

《哈佛音乐辞典》里曾提出:“音乐的美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的感官与理智的学科。”简而言之,音乐与人类感受的方式以及精致、深邃的程度存在密切联系,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美感体验。由此可以说,音乐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由外在性向人的内心活动不断深入的过程,从而给人带来美的感受、体验甚至是幻想和想象。然而,在当前流行风潮推动下,人们越来越重视音乐的理性特征,也是如何创作出人们能够千篇一律地精确理解其思想内涵甚至是歌词段落的作品,由此使音乐变得通俗化,失去了激发人们情感、带给人们美的体验与感受的功能特征。因此,如何重拾音乐艺术的感性特征成为诸多音乐创作者思考的一个核心问题。

音乐感性特征的意义内涵

感性认识是指人们通过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关于事物表面现象和外部联系,从而获得一定的体验、认识和理解。特定音乐作品的感性特征主要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以及欣赏者的情感认识。其主要特征在于,既不是把音乐作品视为零散的、互不相关的甚至是没有意义的部分加以承受也不是对特定音乐作品追求精准的意义理解、清晰的词曲表述或者是欣赏者获得千篇一律的意义内涵,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对音乐作品的综合性表现意义加以感受,从而获得一种符合特定欣赏者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审美态度的表面理解和感受,由此激发其情感思想,给其带来无限的联想和想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音乐作品的这种感性特征犹如我国传统艺术的“意境”标准,欣赏者虽然不知其意,但却从内心深入,独得其美。

这是一种潜意识的美的体验和音乐鉴赏活动,是所有音乐作品都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正如美学家马克思·德索在《美学与艺术理论》一书中所说的:“当倾听某歌声的时候,我们虽然还没有听清歌词和旋律,便觉得深受感动。有些音色使人立即兴奋或松弛;有些则会使人狂怒,有些则会像风一样抚慰我们心灵深处埋藏的记忆和情感。”

音乐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

音乐艺术的理性特征追求的是“美是什么”以及“如何程式化、规律化、直白化表现美和欣赏美”的问题。它是一套由诸多音乐元素所组成的明确清晰并且极富逻辑性的概念系统表达出来的。一方面,西方音乐家、作曲家往往采用数理逻辑的方式或者是传统遗留下来的音乐创作规律进行作品的建构,并影响到特定的审美体验模式。比如西方音乐具有严谨的“形式结构”,作曲家和演唱者遵循严格的句法结构。这是西方音乐理性特征的鲜明体现,与其本身的审美习惯和音乐传统存在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在流行风潮的影响下,现代音乐创作呈现出另外一种理性化特征,也是将音乐欣赏视为一个理想化、目的化的过程,从而最大化地追求欣赏者对作品思想、内涵、意义的精准理解和深刻把握,既违背了音乐艺术感性化的本质特征也造成特定音乐作品的通俗、贫乏甚至是“快餐化”的倾向,这是我们须要避免的问题。

基于此笔者认为,现代音乐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东西方迥异的文化背景角度说,音乐的感性与理性并没有优劣之分,而是应当依据不同民众的审美习惯和音乐传统,来选择相应的创作理念。其次,从审美规律的角度来说,感性特征是所有音乐作品都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人们音乐欣赏的初级阶段,同时也是最能打动人、激发情感共鸣的阶段;而理性特征则是音乐欣赏的高级阶段,是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经验、专业知识才能实现的。最后,从我国音乐创作传统以及欣赏习惯的角度来说,我们更应当重视现代音乐的感性特征,营造出特殊的意境氛围,给人们带来美的情感体验。

重拾音乐感性特征的几方面建议

首先,音乐作品要能够承载一定的精神内涵。即作曲家要能够将自己的主观体验、情感思想融入到特定的音乐作品中去,或者是将自己的思想表达作为音乐创作的核心目的。当欣赏者听到该音乐作品的时候,也能够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或者是对美的认识和享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作曲家所要表达的主观体验、情感思想便是音乐作品所要承载的精神内涵,这是该音乐作品重拾感性特征的重要前提。其次,作曲家在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要能够符合人们对声音的听觉感受规律,比如人们往往会把声音物理上的振频、振幅、谐音体验为明暗、高低、大小、强弱、紧张、协和的关系,而这与人们的心理活动体验最为相近,如情绪高低、心情紧张与松弛等等。最后,音乐创作要能够充分考虑特定欣赏者的文化背景、审美习惯以及音乐鉴赏方式等等,从而采用人们熟知的乐器、旋律、曲式结构进行音乐作品的创作,使人们在聆听音乐的时候能够很快进入特定的情境氛围,感知音乐所呈现出来的情感和思想。

高尔基曾经说过:“当你听音乐的时候,你会忘记这是白天还是黑夜,忘记自己是老人还是小孩,忘记一切。”正是音乐激起的感情浪花,拨动着人类心灵的琴弦,使人们放弃思考,沉浸在潜意识的情感体验过程中或者是幻想和想象之中,因此,在音乐创作与欣赏中,感性的审美体验才是首要目的与核心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杨婧.浅论音乐中的感性与理性——中西方音乐的表现[J].山东文学,2008(7):177.

[2]任超平.审美语境中的音乐鉴赏[J].电影文学,2008(2),119-120.

[3]潘汉超.谈谈音乐欣赏的感性经验和理性经验[J].大家,2010(10):10.

[4]徐科锐.论感性体验与音乐抽象表现的建构[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