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高校专业设置对当代大学生就业产生了许多障碍,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是实现大学生就业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结合未来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现状特点,提出了高校专业结构调整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专业建设 大学生就业

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现状

1.我国现阶段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2011年2月召开的全国就业工作座谈会公布的数据,2010年应届毕业生规模是本世纪初的6倍,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60万人,“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80万,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在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和就业带来严重不利影响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2.我国现在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1)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口率。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数据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为69%,高职高专为59%,均比2009届上升了2个百分点,但仍然低于2008届(本科71%,高职高专61%)。2010届本科专业门类中,专业对口率最高的是医学(88%),其次是工学(75%),最低的为历史学(47%)。而高职高专对口率最高的专业门类为材料与能源大类(86%),其次是土建大类(81%),最低的为法律大类(33%)。

(2)高校毕业生专业需求程度。《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工学(93.3%),最低的是法学(86.7%);高职高专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门类是材料与能源大类(92.9%),最低的是法律大类(79.1%)。2010届本科毕业半年后失业率全国平均为8.8%,其中失业率最高的专业为美术学(15.6%),其次为音乐学(15.0%)。

(3)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据统计,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中西部生源但在东部沿海就学的2008-2010届本科毕业生只有33.9%回到了本区域就业(高职高专为31.3%)。在中西部就学的本科毕业生(包括本区域生源和非本区域生源)有55.8%毕业后留在本区域就业(高职高专为62.0%),在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仅有7.3%既不是中西部生源也没有在中西部地区就学过(高职高专为3.7%)。可见,中西部地区吸引和保留人才的能力都较弱,属于人才净流出地区。同时大学毕业生对就学地有着较高的就业偏好。

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分析

1.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要。毕业生"就业难"不是没岗位,而是人才与岗位不匹配。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下强调以学科基础为依据评估和设置专业,高校对市场需求信息反应迟钝,专业结构不合理,本、专科比例倒置,专业设置过细,毕业生知识面太窄,培养的人才门类不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课程设置上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必修课太多,学生无法根据个人兴趣选修更多的课程。学生急需的就业指导课、创业教育课开设不足或质量低下。此外,高校之间的专业结构严重趋同,特色优势不明,专业建设存在大量的低水平重复现象。

2.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由于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时期,加上高校适应市场的能力还很弱,这时期高校的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需求对接难以把握,以致人才市场的专业供求偏差加大,决定了不同专业就业率差异明显。

3.高等教育与实际需求脱节,教育质量保证机制匮乏。高校扩招后,优质师资、办学经费等教育资源被摊薄,人才培养质量客观地出现下降。大多数高校质量意识淡薄,教师不对学生培养质量负责,学校对毕业生就业能力强弱、社会评价好坏反应迟钝,对落后的教育教学过程和教育质量均缺乏必要的监控手段和保障机制,导致毕业生培养质量的明显下降,无法有效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

高校为促进就业在专业设置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1.政府要对高校专业设置进行宏观调控。专业培养的长周期性与市场变化即时性的矛盾,要依靠教育主管部门的早期预算和宏观调控加以解决;单纯市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容易造成热门专业设置过热,而冷僻专业、艰苦行业专业和基础专业则会受冷落,不利于国家整体人才培养的均衡和协调发展。为此,政府主管部门要提前做好专业整体预测和设置规划,对专业设置实行总量控制。要鼓励学校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发展有市场潜力的专业,加强对新专业的引导,管理部门可以在政策上对新专业进行扶持,如设置鼓励新专业启动基金,适应扩大新专业招生名额等。

2.高校合理定位,主动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高校自身要合理定位,立足长远,重点发展自己的优势专业。不同类型性质的高校根据自己的所长开办相应类型、层次的专业,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挥其潜能。一方面,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培育品牌和特色专业;另一方面,加强新老学科整合,大力发展新兴专业,适应新的产业结构。

3.高校之间要加强合作。高校和高校之间应该加强合作,特别是位于同一地区的高校。所有开办同一专业的学校都应该详细了解该专业培养能力总和和社会的需要,但是由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和对其他学校的不可把握,单个学校的预测往往缺乏准确性,所以可联合其他学校或专门的中介预测机构进行相对科学的预测、确定专业培养规模和布点,进行专业布点的调整。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撰写.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吴克明,张宏武.高校专业设置和招生滞后新解:新制度经济学视角[J].现代教育科学,2005.

[3]贾万刚.大学专业设置与大学生就业相协调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

[4]高校:专业设置如何与需求对接——大学生就业难调查[N].黑龙江日报2010-01-07.

[5]严燕飞.论我国结构性失业的成因及对策[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