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文章从企业投资前时期、企业投资时期、企业投资生产或使用时期三个阶段分析了我国企业投资循环内部控制的程序,并从投资决策、投资风险控制、投资信息沟通等三方面分析了企业投资内部控制的主要制度安排。

【关键词】 内部控制 程序 制度安排

前言

企业投资内部控制对企业有效实施对外投资、防范投资风险至关重要。了解企业投资内部控制的程序和主要制度安排,有助于我们对投资的整个过程进行把握和监督,对投资行为及生产行为进行规范性管理,从而实现投资利润的最大化。

投资循环内部控制的程序

1.企业投资前时期

财政部颁发的《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第6号——资金活动》(以下简称“资金活动指引”)第十二条指出:企业应当根据投资目标和规划,合理安排资金投放结构,科学确定投资项目,拟订投资方案,重点关注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企业选择投资项目应当突出主业,谨慎从事股票投资或衍生金融产品等高风险投资。这一时期是指从项目设想到项目的研究和决策这段时间,在整个项目建设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核心内容是对拟投资项目进行科学论证和评估决策,目的是使项目决策科学化,避免因错误决策而带来损失,为日后项目的成功实施和完成奠定基础。项目能否成立、项目的投资规模大小、区域分析、产业类型分析、资金筹措方式、技术和设备造型等问题,都要在这一时期完成。具体地,可以将项目投资前时期的工作程序进一步细分为四个阶段:资金筹措方式、技术和设备造型等问题,都要在这一时期完成。

2.企业投资时期

“资金活动指引”第十四条指出:投资方案需经有关管理部门批准的,应当履行相应的报批程序。投资方案发生重大变更的,应当重新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履行相应审批程序;第十五条指出:企业应当根据批准的投资方案,与被投资方签订投资合同或协议,明确出资时间、金额、方式、双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等内容,按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审批后履行投资合同或协议;第十六条指出:企业应当加强对投资项目的会计系统控制,根据对被投资方的影响程度,合理确定投资会计政策,建立投资管理台账,详细记录投资对象、金额、持股比例、期限、收益等事项,妥善保管投资合同或协议、出资证明等资料。在这一时期,企业应当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对投资项目进行跟踪管理,及时收集被投资方经审计的财务报告等相关资料,定期组织投资效益分析,关注被投资方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投资合同履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当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理。与此同时,企业财会部门对于被投资方出现财务状况恶化、市价当期大幅下跌等情形,应当根据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制度规定,合理计提减值准备、确认减值损失。

3.企业投资生产或使用时期

“资金活动指引”第十七条指出:企业应当加强投资收回和处置环节的控制,对投资收回、转让、核销等决策和审批程序作出明确规定。该时期是企业项目投资周期的最后一个时期,项目成功与否,投资价值的体现都要在这一时期进行验证,其主要就是实现项目的生产经营目标,创造收益,回收投资。

(1)实现生产经营目标。项目的生产经营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按设计或规划生产(或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并达到规定的数量;二是从财务上实现计划的利润目标。实现项目生产经营目标的手段主要有: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原材料的周转和正常供应、不断开发产品的销售市场。

(2)资金的回收和收益的取得。项目在建成投产转入正常生产经营后,就要逐年从收入中回收投资。对企业而言,资金回收和预期收益的取得是整个项目投资周期的最后一个环节,它表明项目投资的成功和一个投资周期的结束。企业应当重视投资到期本金的回收。转让投资应当由相关机构或人员合理确定转让价格,报授权批准部门批准,必要时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门机构进行评估。核销投资应当取得不能收回投资的法律文书和相关证明文件。企业对于到期无法收回的投资,应当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企业投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在整个项目投资过程中,企业有必要建立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框架,发挥控制和监督的作用,以保证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接下来,我们对企业投资内部控制的方法以及控制制度进一步展开探讨,以便使企业投资中建立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框架。

企业投资内部控制的主要制度安排

1.投资风险控制制度

企业投资风险指企业因内、外部环境条件的不确定性,而引起企业的预期投资收益与实际收益之间发生偏差的可能性。企业投资的收益既要受到诸如人员素质、管理水平、技术条件等企业内部环境的影响,也要受到经济、法律、社会、科技等外部环境的影响,还要受到被投资企业经营情况、财务状况、道德风险的影响,所以企业投资是一种风险较大的企业经营业务。

企业投资业务存在的风险主要有[1]:(1)投资业务权责分配不当或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因重大差错、舞弊、欺诈而导致投资损失;(2)投资项目缺乏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因决策失误致使巨大投资损失甚至企业破产;(3)投资项目执行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及执行机制,可能会因被投资者转移、侵吞资产而导致投资损失;(4)投资处置的制度安排与执行不当,也可能导致资产流失和投资损失;(5)投资业务会违反政府相关法律规范等,可能会遭受处罚而使企业遭受损失。为了有效地防范这些风险,就必须建立风险控制制度。其内容主要包括:

(1)风险管理组织。企业实施风险管理需要建立风险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职的风险管理人员。一般地,企业应根据其企业规模、所处行业的具体情况,风险管理组织有三种模式:一是独立型,即企业设立风险管理部门,并赋予该部门相当的权力,直接对董事会负责,该模式主要适用于大型企业;二是直线型,即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实施自上而下的直线式风险管理模式,一般适用中小型企业;三是附属型,即企业仅向风险管理部门咨询风险管理建议,而不授予其实施权力。

(2)风险标准设定。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目标以及投资内部控制的各项目标,企业确定其投资业务层次上的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标准,这样有利于风险控制部门量化各种投资风险因素,也有利于投资决策机构对风险因素情况作出合理判断。

(3)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对企业投资所面临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鉴别风险性质的过程,包括研究风险的类型、风险产生的原因、风险对投资收益和企业信誉产生的影响等。在进行投资风险识别时,企业可以采取决策层、监督层以及执行层座谈讨论形式、或者咨询专业机构等手段识别相关的投资风险因素,同时,企业也应及时总结企业的或同行业的过去的投资经验教训,着重关注多发性以及影响大的风险因素。

(4)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企业投资风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并确定风险影响程度的过程。首先,要对风险进行测量,在分析过去风险资料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数理方法对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作出定量估计。然后,再综合考虑发生概率、损失程度、风险评估标准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分析风险对投资收益和企业信誉的影响,并形成风险评估报告。

(5)风险应对。风险应对是企业根据其投资的风险容量和风险容忍度,制订并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风险控制策略一般有[2]:①风险回避,即对那些风险程度超过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而很难掌控的投资活动实施风险回避。②风险降低,即对那些投资风险在容忍度之内且符合成本效益的情况下,企业通过实行多元化投资等措施而降低风险;③风险分担,即企业通过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手段把风险转嫁给其他组织分担的措施。④风险承担,即企业自身承担那些既无法规避又无法降低或分担的投资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2.投资决策制度

投资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投资的成功与否。为了规范投资决策行为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投资决策制度。

(1)决策规则。企业投资决策中要遵循如下三个基本规则:一是科学决策,即要确保选择最优投资方案,实现决策目标;二是理性决策,即决策前必须进行调查研究、评估项目可行性,不能搞“激情决策”;三是民主决策,即必须确保决策主体的充分参与,听取各方意见,不能搞独断专行的“独裁决策”。

(2)决策组织。完善的决策组织体系是进行科学、理性与民主决策的前提条件,具体包括:①完善董事会制度,建立由股东董事制度、债权人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职工董事制度等董事制度构成的董事会制度;②在董事会下建立健全投资决策委员会制度;③广泛吸收企业内部投资相关部门的主管以及社会相关部门参与投资决策。

(3)决策程序。投资决策程序是指投资决策者实施决策时所必须遵循的步骤和形式。投资决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包括决策方案的设计和优选,而且包括决策的实施以及监督和反馈。投资决策程序主要包括投资建议提出、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决策审批、决策的监督等步骤。笔者认为,为了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理性、民主,企业就必须把投资决策程序制度化。

(4)决策评价。企业投资决策者要想有效评估各投资方案的利弊及可行性并作出最优选择,进行理性决策,就需要依据完善的价值评价体系。总体上,企业投资决策主要有合法性、目的性、可接受性、可行性、可靠性等五个方面的评价标准。

(5)决策监督。企业还须对投资决策行为加以监督检查,以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由此,企业就要在投资决策中发挥监事会和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明确规定它们在投资决策制度中的作用机制。

3.信息沟通制度

信息沟通是内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控制要素,它对发挥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信息传递机制和信息反馈机制至关重要[3]。那么,企业为了将投资各项制度转化成相关部门及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语言,使各个业务环节能够相互衔接、各个控制主体能够相互配合,就必须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制度。

(1)信息沟通组织。企业应该成立专门的信息沟通部门,其主管就是首席信息官(CIO)。该部门负责与投资相关职责主要包括:负责协调制订企业投资战略、投资政策并配合有关部门执行;建立健全企业的信息系统,为提高投资相关部门的沟通效率提供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对信息沟通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馈,保障信息反馈机制的有效性等[4]。如果企业不设立专门负责管理信息沟通的部门,也要指派专人来负责这项工作。

(2)信息获取管理。其内容主要包括:①获取什么信息。企业投资业务就总体来看需要获取有助于十对企业投资进行管理的所有信息,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过去信息、现在信息和未来潜在信息。②何时获取信息。企业投资相关部门需要及时、有效获取所需信息,确保有关信息的时间价值。③以什么方式获取信息。这涉及信息传递的载体,即信息沟通渠道。企业可以通过会计资料、经营管理资料、调查研究报告、信息系统等渠道获取所需的内部信息;也可以通过立法监管部门、行业协会组织、业务往来单位、市场调查研究、新闻媒介等渠道获取所需的外部信息。④信息反馈。任何一个控制环节都要进行信息的反馈,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机制才能使企业掌握完成各项预期目标的程度。

(3)信息沟通控制。企业要确保投资相关部门的信息在各相关部门之间实现有效沟通,就必须建立健全信息沟通机制。这既包括各业务环节之间或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信息沟通,也包括授权部门与被授权部门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的纵向信息沟通,还有企业与被投资企业及其他相关投资者和社会相关部门之间的外部信息沟通。

结 语

为了保证投资收益,或者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有必要建立一套可靠可行的投资循环内部控制机制,对投资行为整个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对投资项目进行投资前、投资后跟踪分析和监控。了解企业投资循环内部控制的程序及主要制度安排有助于投资循环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有利于投资者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和跟踪。

参考文献:

[1]李晶.天津市高新技术风险投资评估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张勋喜,虎恩波,刘涛.试论企业投资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2010,(4):93.

[3]朱志恒.项目投资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J].管理观察,2010,(12):197-198.

[4]徐静.企业投资循环内部控制机制的对策研究[J].管理学家,2012,(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