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体育运动不仅体现在增进身体健康,而且体现在科学的体育运动有助于人的身心发展,降低应激反应,消除心理障碍。本文在运用文献资料法的基础上,分析探讨了体育运动的心理回馈机制、生理机制和干预因素对心理的改善作用,提出以大学生寝室心理场为隐,以体育运动为显,显隐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心理回馈 效应 大学生 心理

什么是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它通常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看法、态度、倾向和相关的行为[1]。长期处于压力和烦恼的大学生,不仅产生焦虑、自卑、孤僻、忧郁、敏感等消极情绪,而且有少数无法应对,采用转向攻击或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数据显示: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中,大约有14%出现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症状,12%出现敌对情绪;2005年,北京某高校在四个月时间内先后有4起自杀事件;2006年2月28日,广州某高校一周内连续三名学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数字是冰冷、客观而不容回避的。如何指导学生正常地应对各种心理压力,进而保持心理健康,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体育运动的心理回馈机制、生理机制和干预因素对心理的改善作用,提出以大学生寝室心理场为隐,以体育运动为显,显隐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

体育运动的心理回馈机制

众多国外研究者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后指出:利用体育运动的生物反馈方法可以转移和减轻心理压力,在加速血液循环和加深肺部呼吸的同时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心理适应和应对效能。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认为,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1.体育运动对抑郁的心理回馈效应

抑郁是一种复合性负情绪,它会使人产生悲伤、羞愧、恐惧甚至负罪感[1]。其表现为:悲观、绝望、无自尊。巴芬勃格尔记录了23岁到27岁间男性的一次关于抑郁症的回馈关系,发现那些从事高度活动(2500千卡/周)、中度活动(1000千卡至2499千卡/周)和低度活动(少于1000千卡/周)在获得临床抑郁症的风险上分别是8%、17%和28%。McInman等人对运动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紊乱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2]。Mutrie总结了10项随机对照研究,提出:身体活动能降低发展中的临床抑郁症风险;实验研究说明有氧和阻力运动能有效地治疗抑郁症。Martinsen总结多年的临床调查,指出有氧锻炼或不强烈的体育活动有助于轻度和中度抑郁程度的降低[7]。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状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状态。

2.体育运动对焦虑的心理回馈效应

焦虑是个体对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1]。心理学家Petruzzelloe和tal在对104项有关身体锻炼对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后指出:每天长于20min的身体活动,可有效降低焦虑;渐进性放松练习也可有效地降低特质焦虑;身体锻炼比渐进性放松练习更能有效地降低焦虑;长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练习均可有效地降低焦虑状态。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降低焦虑反应[3]。布朗等报告了对167名学生在研究前和运动10周后分别作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慢跑、摔跤、网球有显著意义的降低焦虑。通过研究证实:长期参加体育运动者患焦虑症的危险性明显低于不参加运动者。

3.体育运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心理适应和应对效能的心理回馈效应

体育运动是一种个体参与、集体配合的一项综合性活动。人们在参加运动中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快慰感的同时享受运动给予的回馈:心灵的愉悦和机体迸发的活力使人陶冶情操,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积极上进。运动项目的丰富,参加人数的不同,形式的多样,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要求和爱好,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运动项目,从而获得其中的乐趣。成功感,自我控制感,竞争感,自信使参加者的主观幸福感提高,进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个体的应对效能[3、5、6]。

体育运动心理回馈效应的生理机制

1.内啡呔释放机制。内啡呔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内啡呔的释放。这个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它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以及舒适、欢快的情绪体验。

2.转移机制。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的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当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而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情绪转移取得支配地位。

3.单胺机制。资料证明人脑的神经递质如去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有关。而体育运动可以提高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的改变在促进运动后的情绪变化中起媒介作用。

4.放松机制。身体活动可以引起体温的升高,即脑干温度的变化可导致肌梭活动和大脑皮层电活动的减少,使人产生短时间内安静的效果,进而引起放松状态。

此外,由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降低了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特定的应激对生理的影响。从心理神经免疫学角度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作用途径降低应激反应的强度,抵抗心理压力对机体的损伤。从而使人注意力、记忆力、反应速度、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

体育运动各干预因素的心理回馈效应

运动的构成因素包括: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运动种类。所谓运动干预是指运动各构成因素单独和交互作用与学生心理改善的关系。

1.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从事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1]。一般常用心率指标用最大吸氧量来衡量,有氧运动强度的设定大多依据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健康成年人的有氧运动强度的分级标准:大强度运动量机体最大氧摄取量为70%—89%,心率为每分钟130—150次;中等强度运动量机体最大氧摄取量为55%—69%,心率达到每分钟110-130次;低强度运动量机体最大氧摄取量为35%—54%,心率在每分钟80-100次,其中最大摄氧量为100%,最大心率=220-年龄。目前,国内外研究结果认为:大、中和小强度的有氧运动都会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一定的改善作用,而其中效果最好的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Berger等发现,有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情绪的改善[8];Steptoe等研究指出,适中的体育运动能够改善抑郁、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状态;还有研究表明,长期坚持中等强度运动能够治疗非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症。对于大学生而言,只要从事以中等强度运动为主的身体锻炼,就能够有效地改善心理,增进健康[5、6]。

2.运动频率

运动频率是指每周锻炼的次数[1]。有氧运动为主的活动,每周3到4次;力量性运动一般为每日或隔日活动一次;伸展柔韧性活动一般坚持每天练习。大多数研究证明,有规律的体育活动能有效地保持机体的运动机能水平,降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焦虑抑郁状态。如Long的比较应激灌输训练和身体锻炼降低应激效果的研究[4]。心理学家在研究运动频率的干预效果中,大多数的身体锻炼一般采用的运动频率都是2—4次/周。这个频率是根据生理学运动处方每周2—4次的锻炼标准制订的。依据大学生生理的特点,有关研究表明:每周锻炼3次有利于心理健康和发展。运动1次,由于运动负荷太小,个体的唤醒水平较低,兴奋性较差,不能达到良好的心理效应;相反,运动频率过大,机体易产生疲劳,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

3.运动持续时间

这里的持续时间包括参加锻炼方案的持续时间和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目前,对于持续时间多长能产生最佳的心理回馈效应,研究者的说法不一。Berger等人认为,每次锻炼时间20—60min有利于情绪的改善[8];Long等人认为,坚持8—10周的锻炼能取得良好的心理效应[4]。在研究运用运动持续时间干预心理的研究中,一般将方案持续时间定位为1—12个月不等,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定为30分钟、45分钟和60—90分钟。依据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在运动干预方案持续6周和12周,每次持续运动60分钟和30分钟的研究中发现:6周和12周的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的心理都有改善作用,而其中效果最好的是12周的运动干预。每次持续时间30分钟(不包括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运动干预效果显著。研究认为,每次运动时间在20—60min之间对情绪有良好积极的改善作用;运动方案的持续时间越长对心理产生的效果就越好,尤其是对焦虑症、抑郁症和低自尊的人群治疗效果最好[3、5、6]。

4.运动种类

运动的种类包括:竞技运动和休闲运动;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集体运动和个人运动等等。Berger研究发现,无氧运动与有氧运动都有减轻抑郁程度的作用[8];Mantisen在回顾以往的研究文献后指出,进行有氧的体育运动有助于降低轻度和中度的抑郁症状[7];中国传统的体育锻炼项目如太极、气功等与西方典型的体育锻炼项目如有氧运动、健身操相比,两种内涵不同的运动项目在对心理的干预研究中都有良好积极的改善作用。大学体育教学开展的运动项目主要有田径、球类、武术和体操类项目等。对于这些项目对心理的干预研究表明,健美操对转移、羽毛球对求助和忍耐、篮球对幻想影响显著;集体项目对孤独、怪癖影响显著;乒乓球、网球、跨栏对优柔寡断影响显著。总之,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运动种类、项目的不同对心理的回馈效应也不同,对心理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5.交互作用

运动各干预因素对心理的影响都有各自单独的作用。然而,在运动的过程中各干预因素都以各自独立的变量参与运动的效果。各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的心理干预研究发现,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项目之间会以交互作用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经过12周的运动干预后,项目和强度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维度产生积极的影响;持续时间和强度在应对应激反应的维度上交互作用显著[5、6]。

构建以大学生寝室心理场为隐,

以体育运动为显,显隐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

1.构建大学生寝室心理场隐性干预教育

(1)构建大学生寝室心理场的理论前提

“心理场”是运用物理学中有关“场”的理论来阐明人的心理也是一个应力和应变的能量系统的理论。“心理场”理论最初是由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勒温提出的,主要是指人的心理和行为场。勒温指出:“场是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任何一种行为,都产生于各种相互依存事实的整体,以及这些相互依存的事实具有一种动力场的特征,这就是场论的基本主张”。勒温的“心理场”理论中的“生活空间” 即是决定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所有事实。勒温的“心理场”理论为我们构建大学生寝室心理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前提。

(2)构建大学生寝室心理场的形成机制和意义

大学生寝室心理场是以大学生寝室为单位,以寝室所居住的大学生为主体,以寝室中的物质环境、文化环境、人际关系环境、个体知觉环境为构件,以各构件相互作用、相互依存为中介所形成的大学生特定群体的生活空间。其中物质环境是否整洁、干净,布局是否合理,成员密度大小都是潜藏一定心理影响的动力。而寝室成员的穿衣打扮、生活习惯、娱乐倾向、消费方式、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精神维度对寝室成员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和驱动能量。大学生寝室心理场是以大学生心理为中心,以个体所处生活空间的多种环境能量要素相互作用为构件而形成的某种特定的心理场机制。布局合理、关系和谐会使人感到温暖、愉快、安全,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而杂乱不洁、冷漠、充满敌意则会使人感到焦虑、压抑、痛苦,从而阻碍人的积极性的发挥,增强心理的负影响。李琴、马加爵事件显示出我们对大学生寝室生活空间建设的忽视。因此,大学生寝室心理场的构建对大学生心理有其重要的意义。心理场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的放松,能够给大学生带来有效的心理支持,使他们在“归属”和“认同”的同时得到“安慰”和“支持”,心理得到成长和优化,以此逐渐形成健康、自信、开朗、向上的积极健康的心理。

(3)构建大学生寝室心理场的现实方式

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寝室不仅仅是吃饭睡觉的地方,而且成为他们学习、交流、娱乐、放松、休息的多功能生活空间。调查显示:大学男生一周平均在寝室度过的时间是82.4小时,女生是92.1小时,分别占一周总时数的49.04%和54.82.%。可见寝室生活占了他们大学生活的一半或更多。研究表明,大学生引发心理障碍的原因有35%涉及宿舍生活。有学者指出,寝室是大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因此,首先校领导及各级管理部门要重视和支持;其次要转变管理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寝室管理理念,积极营造和谐温馨的“心灵家园”。在完善设备、制度、美化环境的同时注意成员人数的合理匹配;最后要把握教育的时机性和重要性,在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念的同时,为大学生心理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反馈。

2.以体育运动为显性干预教育,构建显隐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

如前所述,体育运动对心理的回馈有其特有的优势,作为影响大学生心理的显性教育,以目的明确,内容针对,涉及面广的教育特性干预学生的心理发展,且效果显著。但体育运动的显性教育也有其固有的不足,如:体育运动的各干预因素对心理的回馈效应还需做深入的研究,干预只流于形式。因此,在显性教育干预不充分的同时,必须依靠隐性教育的辅助和支持。一方面,体育运动本身蕴藏着丰富的隐性教育资源,如运动的环境、运动的氛围、教师的人格魅力、运动的组织方式都会对大学生心理产生潜在的影响,另一方面,隐性教育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大学生而言,通过构建寝室心理场等隐性教育会使他们开阔视野、感恩生活,是心理形成的潜在因素。而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会使他们强化心理、磨炼意志、陶冶情操、体会运动带给的心理回馈,体验身心愉悦的快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者相互依存,相互补充,因此,积极构建以大学生寝室心理场为隐,以体育运动为显,显隐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对大学生心理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祝蓓里,季 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McInman,A.D.&BengenB.G.Self-concept and mood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erobic dance.Australian Journal of Psychology[J].1993,45:134-140.

[3]陈华利.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心理压力、心理适应及应对效能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8.

[4]Long,B.C..Aerobic conditioning(jogging) and stress inoculation interventions:An exploratory study of cop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1993,24:94-109.

[5]孙海艳.不同持续时间、运动项目与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应对方式、人格、心理压力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8.

[6]邓雷,孙海艳,颜军. 不同持续时间、运动项目和强度的身体锻炼对大学新生人格和心理压力的干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2):86-90.

[7]Martinsen,E.W..Therapeutic implication of exercise for clinically anxious and depressed patie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J],1993,24:185-199.

[8]Berger B.G,Mcinman A.Exercise and the quality of life[M].In:singer R.N,Murphey M,Tennant L K,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3.